頭條 寧德時代擬將換電技術引入歐洲 6 月 26 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報道,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正計劃將其換電與回收技術引入歐洲。寧德時代董事會秘書蔣理表示,換電模式在歐洲有 " 巨大潛力 ",可以降低電池成本、延長使用壽命。 由于建站成本高昂,換電技術在中國以外拓展緩慢。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電動車銷量攀升,關于電池供應鏈的擔憂也在上升,換電模式正在獲得更多關注。 最新資訊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召回160.3萬輛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 2023 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上面顯示,2023 年,我國共實施 214 次汽車召回,涉及車輛數量高達 672.8 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 4.9% 和 49.9%。截至 2023 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 2842 次,涉及車輛達 1.03 億輛。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召回數量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去年,我國共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 72 次,涉及車輛 160.3 萬輛,占全年召回總數量的 23.8%。新能源汽車召回數量同比增長 32.3%,創歷史新高。 發表于:3/13/2024 傳音旗下Infinix推出首款電源管理芯片 傳音旗下Infinix推出首款電源管理芯片 發表于:3/13/2024 LG新能源與高通合作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 LG新能源與高通合作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 發表于:3/12/2024 我國充電樁數量突破900萬 同比暴增63.7% 3月11日消息,中國充電聯盟發布了《2024年2月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902.3萬臺,同比增加63.7%。 2024年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53萬臺,同比上升6.17%。 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為15.6萬臺,同比上升5.72%,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為41.6萬臺,同比上升7.09%。 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102.5萬輛,樁車增量比為1:1.9。中國充電聯盟發表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發表于:3/12/2024 我國重型車輛液氫儲供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3 月 11 日消息,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發文官宣,我國重型車輛液氫儲供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日,科技部高技術中心下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論的通知,由航天六院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重型車輛液氫儲供關鍵技術研究 " 項目通過綜合績效評價。 發表于:3/12/2024 Omdia觀察:電信運營商如何利用基站電池降低能源成本 Omdia觀察:電信運營商如何利用基站電池降低能源成本 來自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報告寫到,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需要電網中額外的存儲容量。鋰離子電池可以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社會越來越依賴移動通信,監管機構可能會要求運營商在蜂窩基站部署電池存儲,以防電網中斷。如果運營商使用蜂窩基站電池在夜間(電力價格便宜時)儲存電力,并在白天(電力價格昂貴時)釋放電力,那么蜂窩基站電池就可以收回成本。運營商通過為電網提供頻率恢復服務還可以創造收入。芬蘭電信運營商Elisa開發了一種將蜂窩基站電池存儲變現的系統,并估測鋰離子儲能的投資回收期在三到五年之間。 發表于:3/12/2024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多變的同步整流控制器 2024 年 3 月 7 日,中國——意法半導體 SRK1004 同步整流控制器降低采用硅基或 GaN 晶體管的功率轉換器的設計難度,提高轉換能效,目標應用包括工業電源、便攜式設備充電器和 AC/DC適配器。 發表于:3/11/2024 三星SDI:明年初可量產46毫米大直徑電池 三星SDI:明年初可量產46毫米大直徑電池 發表于:3/11/2024 中國科學院院士宣布研發出新固態電池 據國內媒體報道稱,我國有科學家已經研發除了新的固態電池。這可以大大延長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南開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團隊已經研發出400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這跟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300瓦時每公斤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相比要超出30%。 “未來一到兩年,要突破600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研發,讓充一次電,電動汽車就可以跑一千公里以上。”陳軍說道。 目前不少國家都在研究固態電池,其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發表于:3/11/2024 SK On將于2026年開始面向北美車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 SK On 首席執行官李碩熙(Lee Seok-hee)在 InterBattery 2024 峰會上表示,該公司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磷酸鐵鋰(LFP)電池的開發,計劃于 2026 年開始生產。 他表示,雖然中國公司被認為在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上具有價格競爭力,但韓國公司在考慮北美市場時也很有競爭力。 SK On 今年年初還表示,公司正在與一些主要傳統汽車制造商或原始設備制造商(OEM)進行談判,這些制造商正在尋求達成 LFP 電池供應協議。 發表于:3/7/2024 ?…424344454647484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