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能量密度行業最高 寧德時代發布鈉離子動力電池 4月21日消息,在正在進行中的“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上,寧德時代帶來了全新的鈉離子動力電池,該產品將于今年12月正式量產,可應用于混動和純電車型。 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擁有175Wh/kg的行業最高能量密度,混動純電續航超200公里,純電續航超500公里,支持5C超快充,擁有10000次的循環壽命。 鈉離子安全性遠超鋰電池,其經過了嚴苛的測試,包括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鉆穿透、電池鋸斷,均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最新資訊 進軍全新業務領域:博世將開發氫電解部件 2022年5月4日,德國斯圖加特和雷寧根——全球領先的技術與服務供應商博世正在大力投入綠氫。為了采取更有效的氣候行動,博世不僅計劃使用氫能這一新型燃料,而且還將成為生產該燃料的公司之一。因此,博世正在開發電解槽部件,電解槽可將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風能或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是理想的用電來源,從而得到“綠氫”。 發表于:5/5/2022 比亞迪DM-i超混外放!深圳兄弟車企創維首搭 比亞迪DM-i超混系統,當前依然是供不應求,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比亞迪竟還會首次外供DM-i超混,首搭車企為創維汽車。 發表于:4/30/2022 新款高壓、長壽命干簧繼電器具有驚人的最高200W額定功率 2022 年 4 月 29日,于英國 Clacton-on-Sea。英國Pickering Electronics 公司再次發布了一款屬于特別的 67系列的高壓繼電器。 新產品是 Pickering 產品全線中功率最高的開關,額定功率高達驚人的 200W。 67系列繼電器具有最高8 kV 的截止電壓和 6kV的 切換電壓,以及200W的額定功率,采用單列直插(SIL)的引線框架,且線圈采用無骨架繞線結構, 因此該系列繼電器的封裝比其他同類器件更小。 發表于:4/30/2022 Lucid Motors 與 Wolfspeed 強強合作,在屢獲殊榮的 Lucid Air 車型中采用 SiC 半導體 2022年4月28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與中國上海市訊 — 全球碳化硅(SiC)技術引領者 Wolfspeed, Inc. (NYSE: WOLF) 于近日宣布,與 Lucid Motors 達成重要合作。Lucid Motors 將在其高性能、純電動車型 Lucid Air 中采用 Wolfspeed SiC 功率器件解決方案。同時,Wolfspeed 和 Lucid Motors 簽訂多年協議,將由 Wolfspeed 生產和供應 SiC 器件。 發表于:4/29/2022 創新型封裝如何推動提高負載開關中的功率密度 從智能手機到汽車,消費者要求將更多功能封裝到越來越小的產品中。為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TI 優化了其半導體器件(包括用于子系統控制和電源時序的負載開關)的封裝技術。封裝創新支持更高的功率密度,從而可以向每個印刷電路板上安裝更多半導體器件和功能。 發表于:4/28/2022 Microchip推出面向電力運營商的全新彈性、冗余的安全網絡授時和同步源 發電廠和變電站依賴高速通信網絡傳輸關鍵數據,包括可操作性指標、網絡健康度、故障監測、功率測量和使用趨勢。為了同步通信并確保這些網絡的連續性,變電站需要安全且精確的授時和同步,以防止假跳閘并提供準確的變電站數據時間戳,包括系統故障、功率測量數據和變電站狀態信息。為了協助電網運營商滿足相關要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27日宣布推出GridTime? 3000 GNSS時間服務器 —— 這是一款軟件可配置解決方案,為變電站提供全新水平的冗余、安全性和彈性。 發表于:4/28/2022 意法半導體的AMOLED電源管理芯片 提升便攜式設備的視覺體驗和電池續航時間 2022 年 4 月 19 日,中國——意法半導體為AMOLED 顯示器新開發的高集成度電源管理芯片 (PMIC)兼備低靜態電流和高靈活性,可延長便攜式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 發表于:4/26/2022 意法半導體車規柵極驅動器提高電機控制的靈活性 2022 年 4 月 15日,中國——意法半導體的L9908高集成度車規三相柵極驅動單元(GDU)支持12V、24V 或 48V汽車電源系統,具有靈活的輸入輸出通道,可在傳統油車和混動/電動新能源汽車上實現多種應用。 發表于:4/26/2022 功率半導體的創新驅動下一代能源網絡建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全球變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全球科學家已達成共識,必須將溫室氣體排放足跡減少到 2000 年的水平,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 1.5oC 以下,才能擁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要實現面向未來的可持續能源網絡,綠色轉型勢在必行,下一代能源基礎設施必須對環境有利。安森美認為下一代能源網絡將主要基于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并結合能源儲存的能力。此外,我們認為能耗必須向電動汽車 (EV) 等高效和零排放的負載遷移,以實現可行且可持續的能源網絡。 發表于:4/24/2022 應對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設計挑戰 電動汽車充電需要的不僅僅是充電站車道上的電源插座。電動汽車數量的增加,提高了對電能需求,同時還需改進電網管理系統,提高充電器的能效,整合家庭能源管理。 發表于:4/21/2022 ?…919293949596979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