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最新資訊 DSP編程技巧之:詳解cmd文件 cmd文件是編譯完成之后鏈接各個目標文件時,用來指示各個數據、符號等是如何劃分到各個段,以及每個段所使用的存儲空間的。許多筒子對cmd文件有畏難情緒,不容易理解各個段的含義,特別是在程序編譯沒有問題。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不得不看的編譯指示 編譯指示(Pragma Directives)可能是所有的預處理指令中最復雜的了,它的作用是設定編譯器的狀態或者是指示編譯器完成一些特定的動作。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非常“關鍵”的關鍵字 什么是“關鍵字”?關鍵字就是已被C語言本身使用,不能作其它用途使用的字,例如關鍵字不能用作變量名、函數名等。那“關鍵字”到底有多關鍵?簡單得說,就是如果不掌握它們的使用方法,程序就不能按照我們的設計產生預期的結果。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使用代碼優化時必須考慮的五大問題 前面我們提到了使用編譯器的優化選項進行不同級別的代碼優化的方法。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即使我們有了強大的代碼優化工具,使得我們書寫的符合ANSI/ISO C/C++的代碼能被高效執行,我們在寫代碼時也要考慮到一些必要的原則,從而既能實現代碼的優化。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數據類型 DSP的C/C++編程時有多少種數據類型?float,double和long double,long和long long這些繞口的名字究竟有什么區別?數據類型使用不正確又會有什么后果?如果你感覺說不清楚,那我們來看看這些到底都是何方神圣吧。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鏈接匯編代碼與C/C++代碼 在DSP的開發中,常用的算法都可以用C/C++代碼來高效實現。但是對一些特殊寄存器的讀寫,例如某些CPU寄存器的讀寫,因為C/C++代碼無法直接對其訪問,仍然需要使用匯編代碼進行操作。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運行時模型以及鉤子函數與庫函數 當我們在PC運行一些C/C++編寫程序的時候,如果缺少必要的庫文件或者說一些dll文件之類的,程序會崩潰并在各種崩潰聲音的提示下彈出一堆對話框,提示我們“run-time error”,缺少xxxx運行庫文件等等。那運行庫文件是做什么的呢?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控制與語言選項以及預處理與診斷 編譯器有一些控制選項,這些選項是供我們來控制編譯器的,不像前幾篇文章提到的那些選項那樣,是編譯器用來控制編譯結果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們可以使用的控制編譯器的選項有哪些。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調試與路徑選項 在程序的編寫與測試中,調試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步步的調試與觀察才能找到一些隱藏很深的bug,所以要對編譯器的調試選項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們首先看一下編譯器的調試選項都有哪些。 發表于:9/18/2015 DSP編程技巧之:程序優化 在二三十年前人們剛開始使用C語言代替匯編進行開發的時候,因為當初的處理器/控制器性能很弱,而編譯器的能力也有限,所以形成了一些C語言編程效率不高的印象。 發表于:9/18/2015 ?…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