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一種異網組合的遠程無線控制系統[嵌入式技術][工業自動化] 以單片機STC12C5A60S2和單片無線通信模塊WISMO228、無線射頻收發器nRF24L01為基礎,采用遠程無線通信和近距離無線局域網相結合的方法,設計并實現遠程無線控制系統。系統使用手機進行遠程控制,局域控制網絡節點采用電源插頭方式,可以“即插即用”、隨意組合,應用領域較寬,性價比較高。 發表于:7/27/2015 LHC光纖數據鏈路傳輸中 LOCic系統編解碼延時測量[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在高速數據傳輸中,數據傳輸延時是表征編解碼系統性能的重要參數,特別是在歐洲核子中心 LHC(大型強子對撞機) ATLAS(超環面儀器實驗)探測器讀出系統里尤為重要。針對將用于LHC ATLAS實驗升級中的LOCic(線碼在芯片專用集成電路)線性編碼系統的FPGA實現給出了其延時參數測量的設計方法和實現過程。準確地測得了延時大小,說明了LOCic線性編碼的低延時特性,為用于ATLAS實驗升級中對該線性編碼系統性能標定提供了依據。 發表于:7/27/2015 基于安路FPGA的雙端口千兆以太網視頻傳輸卡[可編程邏輯][通信網絡] 本文介紹了一種使用ANLOGIC(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3 FPGA實現的基于千兆以太網的實時視頻傳輸系統。本文首先對AL3 FPGA的特點,KSZ9031RNX千兆PHY芯片和視頻傳輸帶寬計算等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詳細描述了系統硬件架構和FPGA程序架構,通過采用乒乓式的頁模式訪問SDRAM解決視頻緩存帶寬瓶頸,實現了1080P 30幀/秒的實時視頻傳輸。 發表于:7/27/2015 一種基于ATP微生物檢測儀的設計與實現[嵌入式技術][工業自動化] 介紹了一種基于三磷酸腺苷(ATP)生物發光原理的微生物含量檢測方法,并利用這種方法設計了一種檢測儀的軟硬件系統。其中主要采用光電倍增管以及外部放大處理電路將ATP光信號轉換為電脈沖信號,然后利用微控制器進行脈沖計數從而計算出待測物體中的ATP的濃度,通過μC/OS-II實時操作系統以及μC/GUI圖形庫將結果實時地顯示在觸摸屏上,并同時保存在外部microSD卡中。最后對系統進行了詳細測試并給出了相關數據。 發表于:7/26/2015 無線傳感器網絡LEACH協議的 二進制粒子群改進算法[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針對無線傳感器網絡LEACH協議分簇時,能量較低的節點可能會成為簇頭,簇頭在簇中的位置未必最優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二進制粒子群的LEACH協議優化算法。首先在成簇過程中使簇的個數最優,然后應用二進制粒子群算法在每個簇中選擇最優簇頭。仿真證明,二進制粒子群優化的LEACH協議較原始LEACH協議有效降低了總的能量消耗,延長了網絡的生命期。 發表于:7/26/2015 一種高速數字視頻信號記錄裝置關鍵技術研究[嵌入式技術][航空航天] 針對數字視頻信號傳輸速度快、數據量龐大的特點,結合航天遙測系統對儀器設備可靠性和穩定性的實際要求,設計了一種專用的數據記錄裝置。從圖像完整采集、高速數據存儲和圖像準確回傳三個方面介紹了程序編碼算法,使用異步FIFO解決了模塊間跨時鐘域的問題,選擇Flash交叉雙平面的工作方式并提出一種“無效塊動態管理算法”以保障高速存儲,最后使用檢測設備現場模擬系統前端攝像機和終端計算機,驗證了程序編碼算法的有效性。 發表于:7/24/2015 無線體域網高能效競爭接入機制研究[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低能耗是無線體域網WBAN通信最重要的指標。構建了IEEE 802.15.6無線體域網CSMA/CA競爭接入的功耗模型,分析了用戶優先級、MAC幀負荷尺寸和數據到達量對信道接入能耗的影響,提出了一種通過數據匯聚傳輸提高能量效率的增強型信道接入方法。仿真結果表明,在低業務量及混合業務場景下,所提方法能夠顯著減少信道接入的能量消耗。 發表于:7/24/2015 射頻MOS管的非線性特性分析與線性度提高技術[微波|射頻][通信網絡] 基于射頻(RF) MOS管的等效電路及非線性等效模型,采用Agilent公司ADS軟件中的Symbolically Defined Device(SDD),對RF MOS管的非線性特性進行了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柵源電容(Cgs)、跨導(gm)、輸出導納(gds)和漏極結電容(Cjd)四個主要非線性源,提出了多柵晶體管補償、PMOS管補償、NMOS管補償、共柵管柵電容補償、深N阱和二次諧波短路等線性度提高技術。將這些線性度提高技術應用在射頻功率放大器(PA)上,該PA采用TSMC 0.18 μm RF CMOS工藝設計,仿真結果表明:采用線性度提高技術后,該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提高了4~10 dB。 發表于:7/24/2015 三相電壓型逆變器的一種非線性復合控制策略研究[電源技術][工業自動化] 為了減少在三相電壓型逆變器系統中應用精確線性化時選擇反饋增益矩陣參數的隨機性,提出將精確線性化方法和反步法結合起來應用于此系統中。首先根據非線性微分幾何理論,驗證了該系統仿射非線性模型滿足2輸入2輸出系統精確線性化的條件。經過非線性坐標變換得到系統的參數嚴格反饋形式模型,再根據反步法的設計步驟,逐步設計虛擬控制相量和中間控制相量,使系統的狀態分量具有漸近穩定性,從而得到原非線性系統的控制模型。最后通過實驗驗證了該復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發表于:7/24/2015 三通道高亮度LED驅動芯片的ASIC設計[嵌入式技術][物聯網] 根據LED驅動芯片的應用場合和應用模式設計了一款脈沖式LED驅動芯片。該芯片自帶3路PWM驅動輸出,具有8位(256灰度等級)數據解析和2 048級對比度的顯示性能。同時,完成的芯片具有自動整形轉發技術,從而實現了芯片單線級聯的功能。在實際應用中芯片級聯個數僅受限刷屏技術要求,大大簡化了應用電路的復雜度。所設計的驅動芯片的版圖完全通過dracula的DRC和LVS驗證。目前芯片已加工制作完畢,測試結果正常,完成了預定的功能。 發表于:7/24/2015 強電磁干擾下遠距離綜合無線通信設計[嵌入式技術][通信網絡] 針對大功率電磁干擾環境下以及復雜煙霧條件下的排爆機器人作業時的通信控制問題,提出了一套集無線通信、紅外通信、激光通信于一體的多手段綜合無線通信系統。并對各通信方式采取了多項改善措施以提升通信效果:一是采用功耗低的2.4 GHz頻段無線通信,以提高無線射頻的抗干擾能力;二是使用大功率紅外發射管設計了大功率紅外發射電路,利用反射鏡與凸透鏡凝聚紅外光束,在接收端使用多接收器旋轉陣列的方式多方向采集信號并利用遮光罩屏蔽雜散光線,從而提升紅外通信距離;三是利用視頻標注的方式解決激光通信對準的難題。通過試驗驗證了所設計電路良好的通信效果,達到了設計目標,并為類似的工程項目提供了參考。 發表于:7/24/2015 均流式并聯雙向DC-DC控制器的設計[電源技術][汽車電子] 首先介紹混合動力列車能源框架圖;然后對其中的核心樞紐(并聯雙向DC-DC)進行建模與分析,提出了自均流的雙閉環控制方案;最后,為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在Simulink下進行了仿真。結果表明,均流式并聯雙向DC-DC控制器在雙閉環的控制下,不僅能夠保證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的穩定,并且在自均流的控制方案下,能夠將初始電感平均電流差值由0.34 A降到低于0.01 A以下,驗證了上述理論方案的可實踐性。 發表于:7/24/2015 基于蟻群和自適應濾波的模糊聚類圖像分割[嵌入式技術][工業自動化] 為了改進模糊C均值聚類(FCM)算法對初始聚類中心敏感、抗噪性能較差、運算量大的問題,提出一種新的基于蟻群和自適應濾波的模糊聚類圖像分割方法(ACOAFCM)。首先,該方法利用改進的蟻群算法確定初始聚類中心,作為FCM初始參數,克服FCM算法對初始聚類中心的敏感;其次,采用自適應中值濾波抑制圖像噪聲干擾,增強算法的魯棒性;最后,用直方圖特征空間優化FCM目標函數,對圖像進行分割,減少運算量。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克服了FCM算法對初始聚類中心的依賴,抗噪能力強,收斂速度快,分割精度高。 發表于:7/24/2015 通用可編程接口IP核的設計與實現[通信與網絡][工業自動化] 為滿足SoC外設接口高帶寬、外部電路接口多樣性的要求,利用可編程狀態機和波形描述符存儲器,設計了一種通用可編程接口IP核。分別從接口硬件連接設計、固件程序設計、波形描述符設計和仿真平臺設計等方面對接口的設計流程進行了詳述。以8051 CPU核為基礎,利用所設計的接口IP核構建了仿真驗證環境,對接口IP核編程后實現了對外部存儲器的訪問,并通過比較寫出和讀入的數據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 發表于:7/24/2015 基于ZigBee的分體式便攜導航系統設計[微波|射頻][工業自動化] 為了使便攜式導航系統穿戴方便、工作可靠,設計了一種基于ZigBee技術的分體式便攜導航系統。系統由傳感器無線發送終端和手持無線接收終端兩部分組成,發送終端采集微慣性測量單元(MIMU)數據并通過無線傳輸給接收終端。與其他個人導航系統相比,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成本低和便于攜帶等優點,傳感器數據通過無線傳輸不需要硬件連接,并且采用了DMA控制器實現串口數據收發,極大地提高了MCU利用效率。經過測試系統能夠穩定可靠地實現導航數據無線傳輸和導航功能。 發表于:7/24/2015 ?…646647648649650651652653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