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能量密度行業最高 寧德時代發布鈉離子動力電池 4月21日消息,在正在進行中的“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上,寧德時代帶來了全新的鈉離子動力電池,該產品將于今年12月正式量產,可應用于混動和純電車型。 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擁有175Wh/kg的行業最高能量密度,混動純電續航超200公里,純電續航超500公里,支持5C超快充,擁有10000次的循環壽命。 鈉離子安全性遠超鋰電池,其經過了嚴苛的測試,包括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鉆穿透、電池鋸斷,均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最新資訊 Omdia觀察:電信運營商如何利用基站電池降低能源成本 Omdia觀察:電信運營商如何利用基站電池降低能源成本 來自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報告寫到,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需要電網中額外的存儲容量。鋰離子電池可以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社會越來越依賴移動通信,監管機構可能會要求運營商在蜂窩基站部署電池存儲,以防電網中斷。如果運營商使用蜂窩基站電池在夜間(電力價格便宜時)儲存電力,并在白天(電力價格昂貴時)釋放電力,那么蜂窩基站電池就可以收回成本。運營商通過為電網提供頻率恢復服務還可以創造收入。芬蘭電信運營商Elisa開發了一種將蜂窩基站電池存儲變現的系統,并估測鋰離子儲能的投資回收期在三到五年之間。 發表于:3/12/2024 意法半導體推出靈活多變的同步整流控制器 2024 年 3 月 7 日,中國——意法半導體 SRK1004 同步整流控制器降低采用硅基或 GaN 晶體管的功率轉換器的設計難度,提高轉換能效,目標應用包括工業電源、便攜式設備充電器和 AC/DC適配器。 發表于:3/11/2024 三星SDI:明年初可量產46毫米大直徑電池 三星SDI:明年初可量產46毫米大直徑電池 發表于:3/11/2024 中國科學院院士宣布研發出新固態電池 據國內媒體報道稱,我國有科學家已經研發除了新的固態電池。這可以大大延長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南開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團隊已經研發出400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這跟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300瓦時每公斤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相比要超出30%。 “未來一到兩年,要突破600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研發,讓充一次電,電動汽車就可以跑一千公里以上。”陳軍說道。 目前不少國家都在研究固態電池,其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發表于:3/11/2024 SK On將于2026年開始面向北美車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 SK On 首席執行官李碩熙(Lee Seok-hee)在 InterBattery 2024 峰會上表示,該公司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磷酸鐵鋰(LFP)電池的開發,計劃于 2026 年開始生產。 他表示,雖然中國公司被認為在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上具有價格競爭力,但韓國公司在考慮北美市場時也很有競爭力。 SK On 今年年初還表示,公司正在與一些主要傳統汽車制造商或原始設備制造商(OEM)進行談判,這些制造商正在尋求達成 LFP 電池供應協議。 發表于:3/7/2024 豐田加碼純電動汽車電池 3 月 7 日消息,豐田于 5 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將收購松下所持雙方合資公司 Primearth EV Energy 股份,加碼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生產。 Primearth EV Energy 成立于 1996 年,當時名為 Panasonic EV Energy,初始由松下持股 60%,豐田持股 40%。經過豐田兩次提升持股比例,該企業于 2010 年更為現名(簡稱一直為 PEVE),目前豐田持股 80.5%,松下持股 19.5%。 發表于:3/7/2024 德州儀器全新產品系列不斷突破電源設計極限 中國上海(2024 年 3 月 6 日)– 德州儀器 (TI)(NASDAQ 代碼:TXN)今日推出兩個全新的功率轉換器件產品系列,可幫助工程師在更小的空間內實現更高的功率,從而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超高的功率密度。 發表于:3/6/2024 三星SDI計劃到2027年為電動汽車生產全固態電池 據韓聯社,三星 SDI 公司表示該公司計劃在 2027 年開始量產全固態電池 (ASB),以滿足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 (EV) 時代的需求。 三星 SDI 在本周三舉行的 InterBattery 2024 展會前概述了他們在 ASB 領域所做的準備工作,稱其是易燃鋰離子電池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3/6/2024 我國2023年動力電池產量675GWh 增速暴降84% 3月4日消息,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 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2023年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940GWh,同比增長25%,行業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 發表于:3/5/2024 人工智能已悄然成為RECOM工程師的最強大腦 乍一看,人工智能 (AI) 和電源設計似乎沒有太多共同之處。然而,RECOM 已經在至少三個不同領域積極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旨在提升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請繼續閱讀,了解人工智能、電力和 RECOM 如何變得密不可分。 智能數據表對比 RECOM 生產約 33,000 種標準產品。我們的產品組合之所以如此豐富,是因為需要通過各種排列組合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僅以 RECOM REC5 系列的 5 W DC/DC 轉換器為例。作為標準配置,該產品提供六種不同的輸入電壓和九種不同的輸出電壓。這就是 54 種不同的輸入/輸出組合。此外,該系列產品還有四種不同的隔離電壓額定值和六種不同的引腳選項可供選擇。如果再包括金屬而非塑料外殼、遠程控制開/關功能 發表于:3/5/2024 ?…363738394041424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