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能量密度行業最高 寧德時代發布鈉離子動力電池 4月21日消息,在正在進行中的“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上,寧德時代帶來了全新的鈉離子動力電池,該產品將于今年12月正式量產,可應用于混動和純電車型。 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擁有175Wh/kg的行業最高能量密度,混動純電續航超200公里,純電續航超500公里,支持5C超快充,擁有10000次的循環壽命。 鈉離子安全性遠超鋰電池,其經過了嚴苛的測試,包括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鉆穿透、電池鋸斷,均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最新資訊 FEV采用“電池到模塊”方法 推出創新型高性能電池系統 6月10日,全球領先汽車和動力系統硬件和軟件開發服務供應商FEV采用“電池到模塊”(cell-to-module)的方法推出一種創新型高性能電池系統,可應用于混動汽車。除成本和封裝優化的T骨設計外,該模塊化、高度集成的概念系統還采用創新型主動母線冷卻技術,可實現最高功率密度。該電池系統功率密度高達2 kW/kg,能量為2 kWh,且重量僅為50kg時,可以提供功率100kW,因此可很好地為混動汽車提供支持。 發表于:6/13/2021 Factorial Energy推出40Ah固態電池 可用于電動汽車 據外媒報道,固態電池技術公司 Factorial Energy推出其首款40Ah固態電池,可用于電動汽車和其他應用。 發表于:6/13/2021 NanoGraf研全球能量密度最高鋰電池 將電動汽車運行時間延長28% 據外媒報道,為了更好地實現電動化未來,當地時間6月10日,先進電池材料公司NanoGraf表示,已經生產出全球能量密度最高的1865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與由傳統電池化學成分制成的電池相比,運行時間可延長28%。 發表于:6/13/2021 付于武:燃料電池汽車是建設汽車強國的重要“抓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需要交通、發電、工業等多個領域同時進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燃料電池將貢獻重要的力量。“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在6月8日開幕的第六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上說。 發表于:6/13/2021 韓國電池展:SK Innovation考慮研發新型圓柱形和棱形電池 據外媒報道,6月9日,SK Innovation在韓國最大電池展Inter battery上表示,正考慮生產新型電動汽車電池,包括圓柱形和棱形電芯,以擴大其客戶群。目前,該公司只有袋狀電芯。 發表于:6/13/2021 Gentherm投資電池兩相冷卻技術 加快充放電速度 據外媒報道,創新熱管理技術開發商Gentherm宣布,成為Carrar公司種子輪融資的主要投資者。Carrar是一家總部位于以色列的技術開發商,為電動出行市場開發先進的熱管理系統。Carrar的兩相冷卻技術(two-phase cooling technology)有潛力實現電池快速充放電,從而克服電動汽車電池、車載電子設備和充電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 發表于:6/13/2021 鋰電材料企業最新進展及布局分析 強強聯合,合作將使雙方在研發創新以及產品組合方面形成互補,能夠實現供應鏈以及客戶資源的整合,進一步增強擬成立的合資公司的競爭能力,推動中國正極材料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發表于:6/13/2021 楊紅新:動力電池新周期“三大挑戰”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經歷了探索的“萌芽期”、百花齊放的“膨脹期”和格局重塑的“低谷期”,如今迎來了蓬勃向上的“加速期”,并開始換擋提速。 在6月5日“2021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金壇長蕩湖峰會”上,蜂巢能源董事長、CEO楊紅新發表“新形勢下動力電池企業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 發表于:6/13/2021 德國新研究發現:固態電池界面涂覆納米涂層可讓電池穩定 固態電池中的離子需要在多層材料界面中穿行,而這會帶來一些挑戰。據外媒報道,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凱撒·威廉物理化學和電化學研究所和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組成的一個團隊表示,在此類材料界面上涂上納米涂層,就可以讓電池穩定。 發表于:6/13/2021 吉利商用車新能源項目落成 6 月 5 日,吉利商用車—云南棠豐新能源遠程 E5L 首批車輛交車儀式暨云南棠豐新能源項目圓滿落幕。 發表于:6/11/2021 ?…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