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最新資訊 一種基于FPGA/DSP的靈巧干擾平臺設計與實現 本設計中,FPGA不僅需要與DSP協同工作,完成對偵察信號的處理,同時負責對整個平臺的控制。信號處理板上與FPGA通訊的接口有:AD/DDC接口、DA/DUC接口、DSP接口、RAM(SRAM/SDRAM)接口及CPCI接口。 FPGA要實現與這些接口的通訊,并協調各接口之間的工作時序,調度各接口之間的數據流向。 發表于:3/9/2010 CEVA發布業界首個用于聯網多媒體設備的多用途可編程高清視頻和圖像處理平臺 純軟件可編程的低功耗平臺CEVA-MM3000采用可擴展、可配置的多內核架構,支持便攜式多媒體和家庭娛樂設備的高級視頻編解碼和圖像信號處理 發表于:3/9/2010 全數字QAM調制射頻輸出的FPGA實現 一種采用AD9739與FPGA相結合、在FPGA上實現全數字QAM射頻一種采用AD9739與FPGA相結合、在FPGA上實現全數字QAM射頻調制的方法。闡述了柰奎斯特濾波器、插值濾波器、多相濾波器、多相數字頻率合成器的實現方法,并采用多相濾波技術和OSERDES技術解決了射頻信號高采樣率問題。介紹了AD9739的接口設計,并給出調制器的射頻輸出信號的實測結果,性能指標符合國家制定的DVB_C標準。 發表于:3/9/2010 Altera Stratix IV FPGA通過了Interlaken通用性測試 Altera公司(NASDAQ: ALTR)今天宣布,Stratix® IV FPGA通過Interlaken聯盟的器件通用性測試。Altera認證了與使用Interlaken協議的第三方組件的高性能FPGA接口。Stratix IV GT FPGA通過6.25-Gbps線速通用性測試,是業界唯一支持10 Gbps線速的Interlaken解決方案。器件通用性測試驗證了Stratix IV FPGA芯片間Interlaken接口,確保它們能夠為下一代無線和固網基礎設施應用迅速提供全包解決方案。 發表于:3/9/2010 基于GPS的異地數據采集的改進同步方法及其實現 提出了基于GPS授時的同步數據采集系統改進方法。該方法預置采集開始時刻,利用GPS授時檢測所產生的觸發信號,用于同步各異地分布的數據采集裝置。理論分析和仿真實驗結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達到微秒級的時間同步。 發表于:3/8/2010 地震影響晶圓雙雄產能 半導體缺貨雪上加霜 臺灣高雄4日發生芮氏6.4地震,高科技重鎮南科園區因鄰近高雄甲仙震央,在地震發生的同時,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措施。晶圓雙雄臺積電及聯電位于南科園區的廠區因此受到影響。 發表于:3/5/2010 基于PC104總線的2FSK調制器的設計與實現 本調制器是一種基于PC104總線的嵌入式系統的外圍設備,嵌入式計算機系統通過PC104總線將數據發送到端口,調制器接收數據并進行調制后,將信號輸出到受控設備,從而對相應設備起到控制的功能。在本調制器的硬件電路中使用FPGA,提高了系統的通用性。 發表于:3/5/2010 Actel推出SmartFusion,帶有ARM Cortex-M3處理器和可編程模擬資源的FPGA器件 愛特公司(Actel Corporation)宣布推出世界首個智能型混合信號FPGA器件SmartFusion,該產品現正投入批量生產。SmartFusion器件帶有Actel經過驗證的FPGA架構,該架構包括基于ARM Cortex-M3硬核處理器的完整微控制器子系統,以及可編程Flash模擬模塊。SmartFusion器件能讓嵌入式產品設計人員使用單芯片便能輕易構建所需要的系統,獲得全部所需功能,而且無需犧牲產品性能。 發表于:3/5/2010 激光微加工系統及基于DSP+FPGA的控制單元的研究 針對納秒脈沖激光微加工系統的發展,提出了一種集成圖形文件解析和高速運動控制的加工系統,包括控制單元、激光器、機械結構和光路系統。在介紹了各個部分的功能之后,重點分析了控制單元,包括上位機圖形解析平臺及以DSP和FPGA為核心的下位機控制硬件。通過實驗分析和算法優化,解決了加工誤差,在單晶硅表面得到了較好的微結構加工效果。 發表于:3/4/2010 利用串行RapidIO實現FPGA協處理 開發人員不但要跟上日益提高的性能需求,還得注意保持成本低廉有效利用基于串行RapidIO的FPGA作為DSP協處理器就能達到這些目的。基于標準的設計通常比“自由發揮”的設計簡單得多,也是今天的典型設計模式并行連接標準(PCI、PCI-X、EMIF等)雖能滿足當前需求,但若考慮到可調整性和可擴展性就有所不足了隨著分組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連接標準的發展趨勢顯然傾向于高速串行連接從圖1中就能看出這一趨勢。 發表于:3/4/2010 ?…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