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高通將發布驍龍 898 芯片:將采用三星或者臺積電 4nm 工藝技術 因全球電子芯片出現短缺,手機芯片的平均交貨周期已經達到了19周(業界一般認為,只要交貨周期超過16周,就意味著供應鏈處于非常緊繃的狀態),對于行業來說固然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各大芯片制造商對于研發更高端的產品不會就此停下。就目前來說,基本可以確定下一代高通驍龍旗艦處理器將于今年在年底發布,暫定名為驍龍898芯片。 發表于:11/28/2021 晶圓探針測試工藝以及相關設備介紹 晶圓探針測試主要設備有探針測試臺,探針測試機,探針測試卡三部分,全部由測試系統應用測試程序來執行測試。 發表于:11/27/2021 上海先楫半導體發布微控制器HPM6000系列 目前全球性能最強的實時RISC-V微控制器HPM6000系列,主頻高達 800MHz,創下超過9000 CoreMark?和4500 DMIPS性能的新記錄。 發表于:11/27/2021 ?意法半導體單片三頻衛星導航接收器提升汽車定位精度 2021 年 11月25日,中國 -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半導體領導者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推出了全球首款能夠為汽車高級駕駛系統提供高質量位置數據的汽車衛星導航芯片。 發表于:11/27/2021 為可穿戴醫療提供更“小”的解決方案,ADI在模擬前端AFE和PMIC上實現更高集成度突破 根據Yole Development 2020年報告,醫療健康可穿戴產品的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3.47億件,將持續增長到2025年達到7.54億件,這個增長主要的驅動在醫療類穿戴市場和消費類穿戴市場。 發表于:11/27/2021 GPU重大突破:“光子”架構實現移動端光線追蹤 光線追蹤是指在模擬場景中對若干條模擬光線進行單獨追蹤,模擬光線其與場景中物體、物體表面材質的交互,從而達到全局照明場景中更真實的渲染效果。相比傳統的光柵化渲染的方式,光線追蹤雖然效果更好但同時對于計算資源的需求更高,傳統軟件實現方式并不能大規模普及開來。英偉達在2018年推出了通過硬件加速來實現實時光線追蹤的桌面級GPU,這可以看作是GPU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而今時隔3年之后,Imagination推出了全新的移動GPU平臺——C系列,通過全新的“光子”架構讓光線追蹤進入到了移動端,成為GPU史上又一次的重大邁進。 發表于:11/27/2021 英飛凌的物聯之道 5G的發展解鎖了更多的應用場景,隨著數據傳輸速率的提升,物聯設備逐漸升級。節點的計算能力、無線連接和感知能力都有相應的提升,并且出現了AI/ML前置的方式,來優化從端到云的整體反饋效率。此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更多的連接也對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的這些變化,對于開發者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開發者也更青睞在整套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上再進行定制化的開發,從而減少開發的時間和難度,搶占市場先機。 發表于:11/27/2021 IBM中國揭秘首款2nm芯片 IBM中國日前發布視頻,題為《YYDS!IBM發布全球首個2nm芯片》。 發表于:11/27/2021 基于ZigBee無線傳感網絡的遠程醫療健康監護終端的設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生態環境與疾病譜的改變,居民健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于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服務的內容也從疾病的治療到疾病預防和保健。而醫院及監護中心數量有限,是必導致醫患矛盾加劇,利用計算機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實現遠距離的疾病診斷、治療和健康護理等多種醫學功能的遠程醫療監護模式,勢必將成為一種必然。 發表于:11/27/2021 時代和需求的變化單片機將推動智能家居產品持續發展 隨著單片機的飛速發展,智能家居已漸漸入駐各個家庭,方便人們的生活。而這類電子產品上的創意,總是離不開一個電子器件,那就是“單片機主控芯片”,它是各種產品的中控系統相當于人體的大腦。隨著物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家居已漸漸入駐各個家庭,方便人們的生活。而這類電子產品上的創意,總是離不開一個電子器件,那就是“單片機主控芯片”,它是各種產品的中控系統相當于人體的大腦。 發表于:11/27/2021 全球首個2nm芯片面世,能耗減少75% 摩爾定律是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的經驗之談,其核認為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言之,處理器的性能每隔兩年就會翻一倍。 發表于:11/27/2021 乘風破浪的AMD,服務器CPU市場的未來屬于誰? 對于服務器CPU廠商,缺芯像把雙刃劍,一方面導致了無法供貨,一方面又為市場帶來了變化的機遇。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成立儀式舉行,數據交易所的成立再次表明了數字化時代下數據資源的重要性,因此數據中心市場也會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繁榮。在市場旺盛的需求下,服務器CPU的主要玩家英特爾和AMD都為自家的市場份額摩拳擦掌;與此同時,服務器CPU的市場還有其他力量蓄勢待發。 發表于:11/27/2021 詳解全球首款 7nm 電視芯片,聯發科在該領域技術有何布局? 近日,聯發科發布了全球首款 7nm 電視芯片 Pentonic 2000。這是全球率先采用臺積電 7nm 先進制程的智能電視 SoC ,支持高達 8K 120Hz 超清顯示。今天,聯發科官方對 Pentonic 2000 芯片進行了詳細介紹。 發表于:11/27/2021 蘋果計劃2023年起由臺積電生產其5G調制解調器芯片 蘋果正與臺積電加強合作,希望減少對高通的依賴,并計劃讓臺積電從2023年起生產5G iPhone調制解調器。四名知情人士稱,蘋果計劃采用臺積電的4納米芯片生產技術,批量生產蘋果首款自主研發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兩名知情人士說,蘋果也在研發自己的電源管理芯片,專門用于調制解調器。高通最近證實,其iPhone調制解調器訂單的份額將在2023年降至約20%。 發表于:11/27/2021 被冷落的28nm,如今各方都在跑馬圈地 隨著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家電等領域需求的快速增長,最為緊缺的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供應似乎成為關注的焦點。 發表于:11/27/2021 ?…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