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基于DSP和ARM的電氣化鐵路接觸線覆冰監測系統設計 為預防接觸線上的冰害事故以及為除冰融冰提供支持,設計了集成視頻傳輸、覆冰厚度測量、導線溫度測量、現場微氣象采集的接觸線覆冰監測系統。介紹了由控制單元和測量傳感器組成的監測系統結構,簡略闡述了微氣象傳感器的選擇、無線導線測溫傳感器的設計和攝像機電磁屏蔽與防凍設計。重點描述了基于圖像處理的控制單元的軟硬件設計,研究應用DSP與ARM的HPI接口使DSP兼具視頻傳輸與圖像處理的功能,ARM通過EPON傳輸控制信號與測量數據。使用多閾值下的邊緣融合算法優化了基于模極大值的邊緣檢測算法,并提出覆冰厚度和冰凌長度的計算方法。 發表于:6/7/2016 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讓處理器“飛起來” 時鐘速度(clock speed)是衡量一款電腦速度的重要標準,目前,個人計算機的時鐘速度已經達到GHz級別,然而這還不夠瘋狂,現已有科學家運用石墨烯把該速度提高到了讓人們吃驚的100GHz。 發表于:6/7/2016 終極人機大戰將上演 人工智能再迎“升”機 據悉,圍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將在年內和“阿爾法狗”進行圍棋“終極人機大戰”。人工智能概念再引發關注。分析人士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將首先從專業性較強的細分領域開始應用,隨著數據庫的積累和算法進步漸漸拓展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從而匯聚成為通用智能。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帶動多個產業的發展,逐步打開萬億級別的市場。 發表于:6/7/2016 工業仿真系統的應用領域 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發表于:6/7/2016 工業機器人機遇=用工成本 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工荒,不漲工資,招不到人;工資漲上去,企業吃不消。用工成本上漲迅速,特別是在近年企業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附著在工資上的成本又太高,對企業構成較大壓力。用工成本怎么降? 發表于:6/7/2016 首屆LabVIEW國際挑戰賽火熱啟動 NI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NI) 作為致力于為工程師和科學家提供解決方案來應對全球最嚴峻的工程挑戰的供應商,今日啟動主題為“LabVIEW面向未來”的首屆“LabVIEW國際挑戰賽”,旨在為LabVIEW 使用者及愛好者打造一個全球性的學習交流平臺。首屆LabVIEW國際挑戰賽將率先在中國大陸、臺灣和韓國三個賽區同時開展,最終的冠軍將受邀出席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辦的2017 NIWeek。 發表于:6/6/2016 工業應用正朝著嵌入式處理邁進 工業應用領域正在不斷增長,工業生態系統也始終需要更高的性能和更多樣化的處理能力。而這正是Sitara? AM57x處理器系列成為業內眾多應用理想處理器解決方案的原因之一。憑借其獨特的內核以及一個位于中央的高性能ARM® Cortex®-A15,該處理器系列為工業市場提供了一個擁有高性能和高靈活性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6/6/2016 國產桌面計算機系統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一組使用兆芯、龍芯、天道等國產處理器和中科方德、中標麒麟國產操作系統的臺式PC、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服務器亮相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發表于:6/6/2016 美又向華為出手 懷疑其向禁運國出口技術商品 據報道,美國商務部已向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公司發出行政傳喚,要求華為提供過去五年向朝鮮、伊朗、敘利亞、古巴和蘇丹出口的全部信息,配合有關美國對通訊技術出口限制的調查。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朗等國有技術禁運。商務部的調查旨在查明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的禁運,把美國技術轉賣給了這些特定國家。 發表于:6/6/2016 “迷你晶圓廠” 或顛覆全球半導體制造業 臺積電最新的超大晶圓廠(GIGAFAB),每個月可生產超過 10 萬片 12 寸晶圓,每座造價高達 3 千億新臺幣(約合610億人民幣)。但今年 4 月 1 日,日本推出的“迷你晶圓廠”(Minimal Fab),瞄準物聯網時代小量、多樣的感測器需求,起價卻只要 5 億日元(0.3 億元人民幣)。有媒體稱之為:“顛覆全球半導體業界的制造系統”。 發表于:6/6/2016 通用電氣新生產線開工 采用機器人和3D打印技術 GE Oil & Gas在意大利塔拉莫納的兩條新高科技組件生產線已投入使用。其中的一條新噴嘴生產線是GE Oil & Gas首條全自動化生產線,而另一條新添加劑生產線將使用激光技術對燃氣輪機燃燒室的爐端燃燒器進行3D打印。這兩條新生產線使得該工廠成為油氣行業中的一個杰出中心。 發表于:6/6/2016 工業4.0的潛能 顛覆“西方至上”的思維模式 2013年,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首次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工業4.0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或“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德國政府宣布“工業4.0”為其高科技戰略之核心部分,以確保德國在未來繼續保持其“工業生產基地”的地位。 發表于:6/6/2016 半導體封測雙雄聯手可望推動產業升級 拓墣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近幾年加速整并,大者恒大的趨勢益發明顯,尤其是封測產業間的整合更是層出不窮,因此這次臺灣封測雙雄的合作勢必有利于新穎技術的開發與促進。 發表于:6/6/2016 服務機器人發展迅猛 邏輯能力成重點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在他的科幻作品中第一次提到“機器人”這一詞語,是世界首次。第二年,西屋電器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之后,分別于1954年和1959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直到上個世紀末,隨著傳感和運算技術的突破,智能機器人進入孕育期。 發表于:6/6/2016 一大波國產“語音智能”機器人正在襲來 DT君最近在第一財經技術創新大會上一時技癢,對話了幾個語音智能機器人。在從“玩具”向真正成熟的人工智能進化過程中,TA們雖然還有許多路要走,和國外科技巨頭正在研發的聊天機器人也差距頗大,但由于有資本的青睞和推動,DT君已經預感到未來會出現一大波智能機器人撲面而來的盛況。 發表于:6/6/2016 ?…82983083183283383483583683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