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衛星導航信號高靈敏度接收技術研究 隨著衛星導航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對導航接收機的靈敏度要求越來越高,高靈敏度可以使接收機在室內或其他衛星信號較弱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定位和跟蹤。目前傳統接收機為超外差中頻采樣結合基帶信號處理架構,該架構降低了對ADC信號采集以及基帶信號處理的壓力,但接收機靈敏度性能已趨于極限。隨著ADC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衛星導航信號進行直接數字采樣已漸漸成為現實。提出了一種基于高速ADC對衛星導航信號進行直接數字采樣的方案,通過與傳統超外差中頻采樣方案對比分析、仿真論證及實際測試,驗證了新方案切實可行,并且能較大程度提升接收機靈敏度等關鍵技術指標,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發表于:10/7/2016 大偏差下手繪太陽黑子圖像的歸一化 為解決手繪太陽黑子圖像的不一致性給黑子信息自動測量帶來的困難,研究了一種大偏差下手繪太陽黑子圖像歸一化的方法;利用Hough變換檢測圓初步確定圖像圓圈的位置,再基于最小二乘擬合圓準確定位圓圈的位置,從而實現圖像大小的歸一化;對大小歸一化后的圖像特定區域進行Hough變換直線檢測以及CNN(卷積神經網絡)字符識別,確定圖像的偏轉角度,從而完成整個圖像的歸一化。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較好的準確性、魯棒性和穩定性。 發表于:10/7/2016 中國的無人機產業 為終將被西方超越 現在的科技行業,每過幾年就有那么幾類產品被推上風口,引來資本的競相追逐。雖然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很多產品都是直擊需求的現象級產品,但魚龍混雜之間,也不乏一些濫竽充數,噱頭十足但沒有實際用途的產品。被風口吹起來是一回事,能飛多久是另一回事,有不少廠商雖然一時飄得高,但最后也難免摔得粉身碎骨。 發表于:10/2/2016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參加“2016全國軟件化雷達技術應用大會” 2016年9月24-25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2016全國軟件化雷達技術應用大會”在北京市召開。會議邀請何友院士為大會總顧問,清華大學湯俊教授為大會主席。大會邀請了13位專家就軟件化雷達關注的問題做了大會報告。總共有130位代表參會,分別來自航空、航天、船舶、兵器、電子等軍工行業,以及裝發、空軍、海軍、火箭軍等軍方單位。 發表于:9/30/2016 人類搜尋地外文明為何無果 外星生命或只是高級人工智能 據國外媒體報道,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向宇宙廣播著我們的存在。人類世界最早的電視信號——1936年由納粹德國舉辦的奧運會電視直播信號已經在宇宙中擴散,到今年已經越過了幾顆潛在宜居的系外行星。而流行美劇《權力的游戲》第一季的信號也已經抵達了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系統。 發表于:9/29/2016 這架無人機不用電池照樣飛 為了能讓無人機飛行時間更長,飛行距離更遠,制造商一直都致力于生產比以往更大的電池。但有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不需要使用電池的無人機。 發表于:9/29/2016 解讀馬斯克登陸火星計劃 30天到火星 北京時間9月28日早間消息,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二介紹了殖民火星的計劃。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一些趣的細節。美國媒體對此進行了整理 發表于:9/28/2016 解析太陽能電池能源系統的“防彈衣” 記者日前從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簡稱建材總院)獲悉,天宮二號采用了該院研發改進的新材料——耐輻照石英玻璃。 發表于:9/27/2016 細分領域悄然孕育藍海 無人機市場風雨飄搖 目前,全球民用無人機發展雖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世界各國都已意識到無人機在民用領域所具備的巨大應用潛力和廣闊應用前景,對無人機產業發展給予廣泛重視和大力扶持。總的來說,技術的進步正在引領民用無人機以極低廉的成本實現越來越多的功能,整個市場的前景是令人樂觀振奮的。 發表于:9/27/2016 軍用IP核標準體系關鍵共性技術分析 基于軍用IP核標準體系現狀,結合現有標準對于軍用IP核的適用性,針對軍事應用的需求和特點,研究分析了軍用IP核的交付項要求、質量評測、測試方法學、可靠性試驗和檢驗等關鍵共性技術,為制定和完善軍用IP核標準體系提供參考建議和技術指導。 發表于:9/26/2016 天宮二號科學應用載荷開張 今有望獲取第一批次數據 天宮二號上的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經過近7天的待機準備,于22日18時41分正式“開張”,絕大部分有效載荷全面開展試(實)驗。 發表于:9/26/2016 超級天眼整體完工 可收1351光年外脈沖星信號 在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整體工程完工之際,科研人員在近日通過一次試驗性觀測,成功接收到來自1351光年外一顆脈沖星發出的脈沖信號,這是FAST進行試驗性觀測以來,接收到的質量最好的一組電磁波信號。這組信號的獲取,有利于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FAST望遠鏡的性能指標及后續的調試。這樣的試觀測和調試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進行,直到望遠鏡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 發表于:9/26/2016 無人機發展得怎么樣 還得看大疆 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如火如荼舉行的2016年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云集了無數代表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尖端企業,而說到中國智造中享譽全球的,那就當屬全球無人機領航企業——大疆。 發表于:9/26/2016 俄開展模擬實驗啟動登月計劃 向建立永久月球基地目標邁進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SC)已經選擇上世紀70年代初在埃內爾西婭修建的能模擬月球重力的平臺,啟動一系列模擬宇航員在月球生活的實驗,邁出了宏大登月計劃的第一步。 發表于:9/23/2016 科技巨頭們說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已經沒有機會 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解碼人工智能”主題峰會上,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和億航無人機聯合創始人熊逸放、佰才邦CEO孫立新、易瓦特無人機CEO趙國成、光峰光電CFO周雪華、樂駕科技CEO馬斌斌,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當無人機市場遭遇“死亡潮”的討論。 發表于:9/23/2016 ?…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