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對抗無人機新方法? 無人機雖然只是科技玩具,但如果不好好監管,一樣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發表于:2/13/2017 NASA發力電推進NEAT平臺擔重任 目前,航空界正在開展用于未來航空運輸的各種電驅動概念研究。 發表于:2/9/2017 世界首發太空清理實驗失敗 日本“鸛6”孤獨返回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7日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嘗試以鉤爪與纜繩拖拉太空垃圾,實驗最終失敗。 發表于:2/9/2017 俄航天集團擬召回火箭檢查發動機等產品質量 衛星新聞莫斯科1月25日電 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代表向衛星通訊社表示,集團決定對該領域企業產品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為此正在進行火箭發動機的附加試驗。 發表于:2/9/2017 最后一架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完成最后一次飛行 據外媒報道,已經在停機坪停了13多年的最后一架協和式超音速客機--Concorde Alpha Foxtrot日前在英國布里斯托爾-菲爾頓機場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次飛行。 發表于:2/8/2017 制造者之夢:MS-21窄體干線客機 日前,俄羅斯伊爾庫特公司正在進行MS-21首飛前準備工作。 發表于:2/8/2017 東方紅一號:閃耀世界的中國星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航天事業一直在不斷攀登,這不僅使我國走入航天大國行列,而且提升了民族工業的技術水平。中國航天史上樹起的一座座里程碑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座。 發表于:2/8/2017 2017年我國計劃實施30次航天發射任務 多領域發展將提速 我國全年計劃實施約30次發射任務,不僅載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將繼續推進,在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科學實驗衛星以及商業航天領域也將“多點開花”。 發表于:2/8/2017 美國數位全球公司最新遙感衛星投入商業運行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消息,美國數位全球公司(DigitalGlobe)最新遙感衛星WorldView-4已于本周投入商業運行。WorldView-4發射于2016年11月11日,已在軌測試與校準近三個月。 發表于:2/8/2017 面向SAR雷達信號處理的異構多核SoC研究 首先介紹了目前星載SAR(合成孔徑雷達) 系統構成,從中分析出開展高性能多核處理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接下來介紹了正在研發的面向SAR雷達信號處理的異構多核SoC,詳細介紹了芯片的系統結構和片上網絡總線。芯片內總線采用多層二維網格總線,每層總線內部存在兩種傳遞模式:動態傳遞和靜態傳遞。動態面向數據包的靈活傳遞,靜態面向高速數據流傳遞。最后,在性能和功耗等方面與目前常用的數字信號處理器進行了對比,并說明此異構多核SoC對SAR雷達信號處理結果。 發表于:2/8/2017 基于瞬態熱仿真的宇航厚膜SSPC可靠性設計研究 以北京衛星制造廠研制的某型宇航固態功率控制器(SSPC)為研究對象,簡述了產品的工作原理、熱設計、熱阻的理論計算;闡述了產品使用時“負載短路時開通”、“容性負載開通”、“開通后負載短路”3種極端瞬態工況,并針對此瞬態工況進行了瞬態熱仿真分析,提取了MOS芯片在瞬態工況下達到的最高溫度及相關的熱態特性,據此優化產品的設計,提高產品使用的可靠性。 發表于:2/8/2017 谷歌X大獎今年將嘗試機器人登月 谷歌主辦此次大賽,是由非營利組織XPrize基金發展的九個正在進行的聯賽之一,旨在推動航空航天、醫藥、環境衛生和其他技術的私人部門發展,用現金獎勵具體成果。 發表于:2/7/2017 X射線空間望遠鏡將運抵俄羅斯,為2018年發射做準備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將完成建造的eROSITA X射線空間望遠鏡從慕尼黑運送至莫斯科的拉沃契金生產聯合體廠房。為2018年春天的發射做準備,還將對探測器做進一步的測試和系統集成。 發表于:2/7/2017 SpaceX將把NASA與私企衛星同時送入太空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火箭計劃于2018年初將美航天局和銥星通訊公司的衛星同時送入太空。這種同時發射官方衛星與私企衛星的方式很少見,被認為“很經濟”。 發表于:2/7/2017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在軌測試交付用戶 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18日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 發表于:2/7/2017 ?…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