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永不放棄:C919大飛機背后的故事 從中國大飛機“三起兩落”的歷程中,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要堅信中國道路,堅信中國大飛機道路,這是不可動搖的!——劉斌 發表于:6/15/2018 中國將在太空獵捕引力波,預期2033年發射三顆衛星 中國在太空中獵捕引力波的旅程,將由一對雙子星擔當探路先鋒。 發表于:6/15/2018 V-280傾斜旋翼機的前世今生 V-280到底是高科技堆砌出的“雞肋”還是未來螺旋槳飛機的發展方向?我們今天就來嘗試分析一番。 發表于:6/15/2018 美國海軍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正式入役 諾斯洛普·格魯門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系統正式加入美國海軍艦隊,開始飛行作業。 發表于:6/15/2018 3D打印又出新成員,無人機傳感器了解一下? FT Technologies是一家專門從事超聲波風速傳感器開發和生產的英國公司,該公司近日推出了首款無人機專用3D打印設備。 發表于:6/15/2018 中國正在加大力度推進毫米波太赫茲技術研發 如今,以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航天科工二院、首都師范大學等一大批高校院所,積極布局毫米波和太赫茲相關技術、器件和系統的研究,希望可以在這一嶄新的領域為中國爭得自主可控的一席之地。 發表于:6/14/2018 一種基于包交換的有效載荷時間同步方法的設計和實現 為了解決航天器上各有效載荷時間同步精度有限的問題,提出了基于包交換的時間同步方法。該方法通過步進式的時間補償和頻率校正,實現多載荷、高可靠、高精度的時間同步。同時進行網絡調度控制,保證同步周期和網絡背景流量的變化對時間同步精度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實驗驗證中,將該方法的實現與光纖網絡結合,在Xilinx K7系列FPGA板卡上實現了整個時間同步系統。使用小部分的硬件和網絡資源,實現納秒級的時間同步。 發表于:6/13/2018 基于ARMv7-A架構的虛擬存儲系統技術研究 在機彈載設備綜合化、智能化、低功耗的發展趨勢下,嵌入式系統設計中近幾年也廣泛采用了ARM系列處理器。其中ARMv7的VMSA(虛擬存儲系統架構)支持虛擬化擴展、安全擴展以及大物理地址擴展,使得多虛擬機的運行或分區操作系統實現有了硬件系統的支持,復雜嵌入式設備可采用新一代嵌入式處理器完成系統綜合化與小型化。主要針對ARMv7-A體系結構中擴展后的VMSA內存管理的應用結構變化進行了研究,并就其在機載設備上的應用方式進行分析,為ARM處理器在機載設備的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發表于:6/13/2018 我國成功研發出一款便攜式次聲探測儀并投入使用 據了解,次聲波為頻率在0.0001-20Hz的聲波,這個頻段通常是人耳無法感知的,但由于人體各器官的固有頻率也大致處于這個范圍,所以大功率、高強度的次聲一旦作用于人體,其產生的共振效應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據媒體報道,某國駐外使館曾受到“聲波”攻擊,其工作人員健康受到了一定影響。 發表于:6/10/2018 民航局:加快ADS-B地面站建設 形成“智慧空管” 加快推廣應用ADS-B是我國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建設新一代航空運輸系統的一項重要任務。 發表于:6/10/2018 波音Phantom Express航天飛機的首臺AR-22火箭引擎已完成組裝 Aerojet Rocketdyne 剛剛完成了首臺升級版 AR-22 火箭引擎的組裝,它將用在波音公司打造的 Phantom Express 航天飛機身上。 發表于:6/10/2018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云二號H星 6月5日21點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云二號H星。 發表于:6/10/2018 高分五號兩臺載荷傳回數據和圖像 5月28日和5月29日,搭載在高分五號衛星上的大氣環境紅外甚高光譜分辨率探測儀和全譜段光譜成像儀分別獲取國內首幅掩星觀測數據和首批圖像。 發表于:6/10/2018 空軍“藍盾-18”地面聯合防空演習打響 6月5日凌晨,空軍“藍盾-18”多軍兵種地面聯合防空演習拉開戰幕。 發表于:6/10/2018 波音公布“超級大黃蜂”Block Ⅲ改進要點 波音官方推介將在明年下線的F/A-18E/F“超級大黃蜂”Block Ⅲ飛機。 發表于:6/10/2018 ?…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