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適用于低滾降系數成型脈沖的定時恢復方案[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針對低滾降系數成型脈沖條件下平方定時恢復算法性能下降的問題,提出了基于絕對值非線性定時估計器的定時恢復方案,并指出絕對值非線性是一類基于高階統計量定時恢復算法的特例,仿真指出當滾降系數在0.1~0.4之間時,絕對值非線性有顯著的性能增益。并設計了相應的預濾波和后濾波結構,給出了仿真性能。 發表于:9/13/2018 3D設計技術在SiP中的應用[EDA與制造][工業自動化] SiP(System-in-Package)系統級封裝技術是最新的微電子封裝和系統集成技術,目前已成為電子技術發展的熱點。SiP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在封裝中采用了3D(Three Dimensions)技術,通過3D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的系統集成度,在更小的面積內封裝更多的芯片。從設計角度出發,介紹了應用在SiP中的3D設計技術,包括3D基板設計技術和3D組裝設計技術,闡述了3D設計的具體思路和方法,可供工程師在設計3D SiP時參考。 發表于:9/13/2018 基于PUF的可信根及可信計算平臺架構設計[嵌入式技術][其他] 物理不可克隆函數(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PUF)在設備認證和安全密鑰存儲等應用中具有高度靈活性,并被廣泛用于嵌入式系統的安全防護。利用PUF技術為雙核安全架構提供可信根(PUF-based Root of Trust,PRoT),設計了以PRoT為信任錨點的信任鏈和密鑰更新協議,保證了在SoC系統上可信關系的逐級擴展以及安全啟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測試實驗表明,PUF能夠為嵌入式系統提供安全靈活的可信根,PRoT能夠以較小TCB運行于雙核隔離SoC系統中,其隨機數種子和唯一設備密鑰對多種攻擊具有抗性。 發表于:9/13/2018 基于DAGSVM的軸系扭振故障診斷方法[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針對船舶軸系扭振故障小樣本事件,基于小波包Shannon熵與二叉決策樹支持向量機(DAGSVM) 理論建立一種軸系扭振故障診斷模型。首先通過船舶軸系扭振實驗平臺提取軸系扭振四種模式信號;然后利用小波包變換提取Shannon熵值,作為故障輸入特征向量;最后利用K-CV交叉驗證法提升支持向量機,對故障進行建模識別。試驗表明,此法具有較高識別率,為船舶軸系扭振故障診斷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在線診斷方法。 發表于:9/13/2018 一種基于QoE效用函數的OFDM系統子載波和功率分配算法[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以系統平均用戶感受質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為優化目標,提出一種基于QoE效用函數的子載波和功率分配算法。該算法先根據用戶需求與實際信道狀態對子載波進行分配,將QoE引入效用函數構建中,并以系統平均QoE最大化為目標對子載波進行功率分配,在功率分配過程中使用導數迭代的方法逼近最優的功率分配結果。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在獲得較高系統平均QoE的同時,根據系統功率資源供求情況,平衡考慮了系統、容量以及用戶公平性。 發表于:9/13/2018 多用戶分布式MIMO-OFDM系統的多維資源分配算法[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針對多用戶分布式MIMO-OFDM系統中的資源分配問題,結合分布式架構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分級優化的天線、子載波與功率聯合分配算法。該算法將三維的資源聯合分配問題分級轉換為兩次二維資源聯合分配問題,即先引入端口并行處理機制,完成天線與子載波的分配,形成“用戶-子信道對”,進而采用注水功率分配的方式,完成功率在“用戶-子信道對”上的分配。仿真結果表明,相比于典型的DSPA(Decouple Sub-channel and Power Allocation)和MASA(Multi-user Antenna & Sub-carrier Allocation)算法,該算法的容量性能明顯提高,且其端口并行處理機制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分配效率。 發表于:9/12/2018 可重構雙基雙域模乘器設計與實現[通信與網絡][信息安全] 選擇素數域和二進制域上基于字的Montgomery模乘算法,分析傳統雙域模乘器在二進制域上運算效率不高的問題,首先選擇能夠使兩個域上模乘器延遲時間相當的字長,并對模乘器進行雙域的可重構設計,使之能夠同時支持素數域和二進制域上的運算。相較以往設計,采用雙域雙基設計的模乘器使時鐘周期數平均縮短了48%。 發表于:9/12/2018 基于WiFi的體溫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通信與網絡][醫療電子] 為實現住院患者體溫的非接觸式實時采集和監測,減少感染機率,設計了基于WiFi的體溫實時監測系統。本系統主要由數據采集單元和監控中心組成,數據采集單元由溫度傳感器和低功耗WiFi芯片GS1010組成,完成數據采集和發送功能。監控中心通過無線AP點(Access Point)接收,解析和實時顯示數據。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性能可靠,能夠快速完成溫度顯示,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發表于:9/12/2018 基于S變換的雷達脈內調制特征提取方法[通信與網絡][信息安全] 針對利用常規參數進行復雜體制雷達輻射源信號分類識別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S變換的雷達脈內調制特征提取方法。將S變換引入雷達脈內信號分析中,首先提取信號S變換時頻圖像的不變矩特征;然后針對其在BPSK和QPSK信號分類上的不足,提出了基于S變換峰值包絡特征提取方法;最后用支持向量機作為分類器進行分類實驗。仿真結果表明,在一定信噪比范圍內,提取的特征具有較好的聚集性和可分性,對6種雷達脈內調制信號取得了較好的分類正確率。 發表于:9/12/2018 知識圖譜精化研究綜述[模擬設計][其他] 知識圖譜是一種在移動互聯網大時代下產生的新型知識表示方法,而精化是知識圖譜應用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其主要任務是知識圖譜補全和錯誤檢測等,在信息檢索、機器人、智能問答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因此,對知識圖譜精化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當前知識圖譜精化方法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總結,并對知識圖譜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發表于:9/12/2018 基于Cortex-M3的齒輪傳動軸損傷動態 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模擬設計][工業自動化] 針對傳統的齒輪傳動軸監測與診斷系統的局限性,提出了在封閉小體積環境下局域強信號的采集與傳輸機制。詳細論述了系統的工作原理、硬件及軟件設計,給出了系統的測試結果。該系統已經成功用于某型汽車發動機傳動軸損傷動態監測,對齒輪傳動系統的損傷動態監測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發表于:9/12/2018 LTE系統PRACH基帶信號的研究與實現[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PRACH信道用于UE進行上行同步或小區之間的切換,通過對PRACH基帶信號算法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種PRACH基帶信號的生成實現方案。通過對比和仿真,驗證了該實現方案的高效性和可行性。該方案已在TD-LTE射頻一致性測試儀表中得到應用。 發表于:9/12/2018 基于擬牛頓法的常模盲多用戶檢測算法[通信與網絡][信息安全] 分析了傳統常模算法及其改進算法的缺點,將線性約束和擬牛頓法應用于常模算法,提出了線性約束擬牛頓常模盲多用戶檢測算法,稱之為LC-QNCMA。在DS-CDMA系統中,對本文算法與傳統的線性約束常模算法(LC-CMA)及最小二乘常模算法(LSCMA)進行了仿真比較。結果表明,與LC-CMA相比,LC-QNCMA的信干比性能和誤碼性能方面有較大改善;與LSCMA算法相比,LC-QNCMA算法復雜度有明顯降低。本文算法在兩種算法的優缺點中取得了較好的折中。 發表于:9/12/2018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研究[模擬設計][工業自動化]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是一個將信息空間的離散模式與物理世界的連續動態模式相結合后形成的智能復雜系統,由感知、計算、通信、控制等要素組成。解析了CPS的基本概念和組成結構,提出了CPS的技術體系,并從智能感知和自動控制、網絡通信技術、智能平臺服務技術3個方面對涉及的關鍵技術進行了討論。最后,主要結合工業應用,對CPS技術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及可能的研究方向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發表于:9/12/2018 基于SoPC的雙頻激光回饋位移測量系統設計[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介紹了一種基于SoPC的雙頻激光回饋位移測量系統的實現方法。該系統利用雙頻激光回饋理論和數字細分電路,對兩路正交的光回饋信號采用五細分和四細分電路相結合進行細分處理,解決了單偏振光測量位移分辨率不高的問題。實驗證明了本系統的可行性,精度達到了0.791 nm,是一種應用很好的位移測量系統。 發表于:9/12/2018 ?…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