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利用AI助力癌癥診斷,市場空間廣闊 去年7月,阿里發布“DoctorYou”AI系統,主要應用于醫學影像診斷;去年8月,騰訊發布AI醫學影像產品“覓影”,用于早期癌癥診斷;今年9月,英特爾技術團隊發布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幫助提升乳腺癌篩查的檢測精度和效率;不到一個月,谷歌又開發出了一種名為“淋巴結助手”的AI系統,采用癌癥檢測算法,能夠自動評估淋巴結活檢。 發表于:10/26/2018 中國智造Kang Watch血壓手表,亮相國際高血壓大會 9月13日召開的蘋果發布會上,唯一一次雷鳴般的掌聲和高潮,出現在蘋果宣布 Apple Watch 加入心電圖(ECG)功能的時。無獨有偶,中國的智能可穿戴領域同樣值得世界的矚目,來自康康血壓的Kang Watch智能血壓手表,已率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認證。Apple Watch滿足了用戶基于手表的醫療級心電監測的功能, Kang Watch完美的解決了基于手表的醫療級血壓監測需求。2018可謂是消費級醫療監測設備的新元年,Apple Watch、Kang Watch雙雙引領醫用級可穿戴醫用設備進入全新時代。 發表于:10/26/2018 平安好醫生推AI+中醫技術,實現中西醫兼治 10月23日消息,平安好醫生今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中醫“智能聞診”系統已正式上線。其融合AI+醫療科技和傳統中醫理論精髓,通過采集用戶聲音并進行AI分析,識別其是否屬于氣郁、氣虛、陽虛等中醫體質,實現聽音辨病。 發表于:10/26/2018 互聯網醫療市場暗流涌動,新規政策的出臺促進行業格局新變動 上個月14號,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以及《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3份配套文件,細化了互聯網醫療發展方向,從業務規范、管理配套、技術實現這三大維度規范了互聯網診療行為。新規政策的出臺,無疑是為互聯網醫療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將其引入了落地實操的階段。 發表于:10/26/2018 互聯網醫院扎堆出現,想辦法保障它們的信息安全勢在必行 2018年,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重量級政策和標準頻發,這為醫院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奠定了基礎。但無論是醫院信息化建設、互聯網醫院還是遠程醫療,都離不開數據安全的問題。云時代的來臨,更是讓醫院保障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 發表于:10/26/2018 AI對視頻的智能化分析,對醫療影響深遠 AI之于醫療影像,可以說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超強的算力結合學習能力,讓AI可以從無數醫療影像片中快速找到規律,將醫生幾十年之間的閱片經驗轉換成可復制、可普及的技術工具。除了極大地解放出醫生的生產力,讓緊張的醫療資源稍有緩和以外,還開始在某些疾病的發現上超越人類,像在最近的報道中谷歌和美國一家醫療機構合作利用人工智能診斷、監測乳腺癌,在轉移性乳腺癌的監測中,谷歌人工智能系統就獲得了99%的準確率,已經超過了人類病理專家的水平。 發表于:10/26/2018 AI醫療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在眾多的技術上面仍然是不成熟 醫療問題一直以來作為社會上最主要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不都在為各種疾病和醫療難題投入大量的研究,雖然有突破,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在國內,醫療環境的極具惡劣,諸如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平衡、醫護人員嚴重缺失、專業水平的極具差距,在加上急速增長的老齡化,相比起來其醫療的研究速度遠遠落后于問題發生的速度。如果有一種能夠快速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勢必會成為社會、政府大力推崇和投入精力、財力進行深入研究的對象。 發表于:10/26/2018 人體植入芯片這件事,離普通人到底有多遠? 關于植入芯片到人體內部,從技術層面來講,已經沒有什么難度。舉個例子,喜好養寵物的人,有不少人會選擇為自己的寵物植入寵物芯片。這一種很典型無線電射頻芯片,只比大米粒大一點點,使用特定的裝置打入寵物體內。如果用特定的儀器掃描芯片中記錄的信息,如寵物主人的名字,地址,聯系方式等,就會被全部讀出。某些更為高端的芯片甚至還有定位功能,如果自己寵物走失,主人也可以輕易地找回。人體芯片也比較類似,當然根據芯片的不同,與人體連接的方式也會不一樣,比如有的芯片需要轉入,而有的芯片可以直接貼到皮膚上。 發表于:10/26/2018 新一代磁性位置傳感器助力無人機、輕工業、醫療以及太空機器人應用 在過去幾年里,一系列新的終端市場和應用開始涌現,推動了對更高性能位置傳感器的需求。這在磁性位置傳感器 IC 領域尤為明顯,此類傳感器的供應商已經響應市場的急切呼喚,開始推出新產品,專為快速發展的機器人和無人機市場量身定制。新型磁性位置傳感器更加智能,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更小更輕,而且功耗遠遠低于其前代產品。本文將簡述一下磁性位置傳感器的歷史,以及它們以往所服務的終端市場和服務方式,然后深入探討當今新一代器件中引入的特殊的新功能和性能。 發表于:10/26/2018 膀胱術后自動沖洗治療系統的設計 根據尿路手術后護理的發展趨勢,設計了一套膀胱術后自動沖洗治療系統。該系統采用OV2640圖像傳感器拍攝病人引流液的圖像,由STM32微處理器接收拍攝的圖像并將其顯示在液晶屏上。后續程序中通過平均灰度值和腐蝕算法對顯示在液晶屏上的引流液的圖像進行分析,并判斷引流液中溶有血液的濃度以及是否混有血塊,最后微處理器根據識別的結果調節流量閥控制沖洗速率,從而達到智能沖洗的目的。該方法具有計算量小、處理速度快的優點。測試實驗結果表明,本系統實現了對引流液中溶入的血液和血塊的自動檢測,并且確保了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發表于:10/25/2018 多款醫療機器人驚艷亮相9月世界機器人大會 隨著人類智能制造的水平不斷提升,機器人在醫療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多,在9月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就有多款醫療機器人集體亮相站上“風口”。 發表于:10/25/2018 醫生也將失業?中國公司開發人工智能技術診斷癌癥 一家中國新創公司利用Nvidia深度學習平臺為肺癌診斷開發人工智能斷層掃描(CT)診斷解決方案… 發表于:10/25/2018 四川:首個“機器人護士”上崗 記者23日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四川首個“機器人護士”已在該院正式上崗,通過機械手臂能夠快速精準配置腫瘤患者的化療藥物,不僅提高了配藥效率和精確性,還減少了醫務人員的職業傷害風險。 發表于:10/25/2018 AI醫療探索前行:YY創始人李學凌體內植入芯片真相調查 科幻黑科技成了現實? 昨天,納斯達克上市公司YY的創始人李學凌發朋友圈說:自己在體內植入了芯片。 發表于:10/25/2018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醫學檢測,精準檢測揪出“搗蛋”細胞 對普羅大眾來說,談起醫學檢驗大家也許只想象到,發燒等身體不適時在醫院做的檢驗。然而,在醫學界,檢驗是一項專門的學科,而且對醫生的診斷和治療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發表于:10/25/2018 ?…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