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AI影像正在經歷一場“盛世危機”,誰是真AI,誰是假泡沫? 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AI影像仍然為醫療領域最熱賽道,上半年融資數量達15起,融資金額13.1億元,遠高于文本挖掘與知識圖譜、制藥科技其余兩個賽道。到目前為止,國內醫療影像AI公司就不下百家 ,其中活躍的就有推想科技、圖瑪深維、健培科技、體素科技、依圖科技、深睿醫療、匯醫慧影、視見醫療、華潤萬里云等。 發表于:11/7/2018 日本開發出隱形眼鏡式血糖測試儀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31日報道,這是一款看起來有點特別的隱形眼鏡。黑色的部分是能夠測定眼淚中葡萄糖濃度的小型傳感器,配備通過葡萄糖發電的功能,無需從外部供電。這是最小尺寸的一體型元件。開發者是日本名古屋大學的準教授新津葵一等人。 發表于:11/7/2018 連續無創式血壓測量方案,告別“擼袖子”時代 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超過了2.7億,其中有四成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為了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我國于2017年頒布了“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并試圖通過早期預防來控制高血壓患病率。有專家建議,正常成年人至少每2年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高危人群每半年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患者至少每周測量一次血壓…… 發表于:11/7/2018 布魯克推重磅磁共振技術組合解決方案,助推新藥研發上市步伐 日前,在2018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 期間,布魯克公司旗下Biospin部門攜以磁共振技術為核心的全線產品參展,重點展示了其在制藥領域、生命科學領域、食品領域的創新分析系統和高價值解決方案。 發表于:11/7/2018 都說防比治重要,那么智能硬件能否幫人預測健康風險呢? 眾所周知的是,如果癌癥發現的早并采取治療就不會引起病情擴散,預防很多時候比治療更重要。但或許正如商業著作《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那句經典語錄說的那樣: 發表于:11/7/2018 微軟HoloLens首個AR醫療解決方案獲批,讓手術規劃更準確 最新獲悉,微軟HoloLens首個AR醫療解決方案OpenSight增強現實(AR),現已獲得了FDA 510(k)的批準,它將可用于術前規劃。基于Novarad數十年在圖像處理的基礎上,OpenSight以交互式的方式呈現出患者的2D、3D、4D圖像,同時還能準確地將其直接覆蓋到患者身體上。 發表于:11/5/2018 Semtech:SK Telecom采用其LoRa技術監測牲畜健康情況 Semtech Corporation宣布,韓國最大的電信企業之一的SK Telecom利用Semtech的LoRa® 器件和無線射頻技術(LoRa 技術),推出了基于物聯網 (IoT)的奶牛健康護理解決方案。這個名為 LiveCare的產品是一種應用了LoRa的生物膠囊,將它植入奶牛的胃腸道內,來追蹤和監測奶牛的多項健康指標。 發表于:11/4/2018 基于有向最短路徑的冠脈主分支全自動提取算法 在臨床應用中,從心臟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圖像中提取冠狀動脈的中心線一直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因此,提出了一種基于模型映射的有向最短路徑算法,全自動地提取和識別冠脈主分支中心線。在提出的方法中重新定義了最短路徑的代價函數,并利用先驗模型提供冠脈感興趣區域和冠脈中心線的方向信息,全自動地提取冠脈主分支的中心線。在實驗中,基于先驗模型的有向最短路徑在中心線提取過程中顯示出較強的魯棒性,冠脈3個主分支中心線提取結果的平均重疊率達到了81.0%。 發表于:11/2/2018 癌細胞內發現自殺開關,更安全有效的治癌方法或將問世! 科學家估計,包含在核糖核酸中的“致死代碼”存在已超過8億年,它存在的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身體免受疾病侵害。 發表于:11/1/2018 AI進軍慢性病領域,傳統醫學難題或可迎刃而解 慢性病是我國乃至世界面臨的重大醫療難題之一,糖尿病、帕金森、阿茲海默癥等慢性病,發病癥狀不明顯,早起病癥不容易被察覺,而晚期確診后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對患者進行日常照料與護理,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發表于:11/1/2018 合力泰為員工上演愛心接力,眾志成城傳遞正能量 一直以來,合力泰十分重視對員工的關愛和支持,從多方面呵護員工的身心健康。近期,在合力泰萬安廠區上演了一場令人感動的愛心接力,為陷入困難境況的員工送去溫暖的關懷。 發表于:10/31/2018 如果AI走進現實,醫生會被取代嗎? 我們正在經歷新技術快速擴張的時代,它在融合信息世界和實體生物世界。AI、電子健康記錄和大數據、遠程醫療、家用監控的“可穿戴設備”和虛擬/增強現實這些新科技正在塑造著未來,讓醫療保健服務變得更有效、更準確、且更具可持續性。 發表于:10/31/2018 TI推出高精度數字溫度傳感器,為基于RTD和醫療應用的設計帶來無與倫比的簡便性 TI的單芯芯數字溫度傳感器可在寬范圍內實現高達 ±0.1°C 的精度,幫助工程師簡化設計工作 發表于:10/30/2018 AI時代,醫生會被人工智能算法取代嗎? 我們正在經歷新技術快速擴張的時代,它在融合信息世界和實體生物世界。AI、電子健康記錄和大數據、遠程醫療、家用監控的“可穿戴設備”和虛擬/增強現實這些新科技正在塑造著未來,讓醫療保健服務變得更有效、更準確、且更具可持續性。來自DeepMind和IBM Watson等行業領導者已經在英美的醫療保健領域進行AI測試。 發表于:10/30/2018 亞馬遜加入NIH的STRIDES計劃,意在促進生物醫學的創新研究 2018年10月25日,獲悉,AWS(亞馬遜網絡服務)將加入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RIDES(發現、實驗和可持續性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基礎設施)計劃,利用AWS云端的先進技術促進生物醫學的創新研究。 發表于:10/30/2018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