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阿里云寫書畢馬威打造國內首家智能化體檢中心 體檢中心自動識別會員抵達,自動提供智能化診室導航,自動分診叫號,刷臉開啟檢查,不是科幻,這是國內首家智能化體檢中心成都曉康之家真實的場景。6月18日,畢馬威、阿里云技術支持的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啟用。 發表于:6/25/2019 為何如此期待智能醫療技術落地 每個人都怕死,包括我自己,但作為一名媒體人從內心深處總是感覺離死神更近,因為極其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是這個行業的特點,媒體人有一個行為準則叫“隨時待命”。 發表于:6/25/2019 聯通攜手華為助力5G智能醫療行業發展 今年北京世園會的一大亮點,就是聯通攜手華為所搭建的5G遠程急救協作、遠程會診、遠程手術協作系統及急救指揮服務中心。 發表于:6/25/2019 牡丹江地區實現首例5G-MR遠程指導手術 14日,黑龍江省醫院、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黑龍江拓盟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牡丹江市分公司、華為公司五方聯合完成了牡丹江地區首例5G-MR遠程指導手術,為我市一名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遠程指導手術,在我市首次詮釋了醫療、5G技術、人工智能的完美融合。 發表于:6/25/2019 華為云展示智慧醫療數字平臺 助力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云醫共體解決方案具備易管理、架構優、可擴展、高可靠、低成本等優勢,通過攜手合作伙伴聯合打造區域醫共體云平臺,可以實現百姓在不同層級醫院間的疾病咨詢、網絡預約、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病理中心、在線處方、醫保結算等多種功能,打通了醫保局、衛健委、疾控中心、藥房等醫學單位間的信息連接,解決了百姓看病難、貴、慢的問題,讓百姓足不出戶便可以享受優質的遠程醫療服務。 發表于:6/25/2019 5G的到來或使未來醫療趨向智能化 5G是指第五代移動網絡,消費者可將其視作升級了的4G網絡。但5G不僅僅是4G的一個簡單延伸,而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它帶給用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更快的速度,更穩定的連接與更大的容量。 發表于:6/25/2019 5G醫療千里之外指導疑難手術 中國的醫療資源不平衡,80%的患者來自農村地區,但大多數優質醫院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患者常常要“千里迢迢”地跑到大城市大醫院就診。郭惠明認為,擁有超高速的5G無線網絡技術將構建新的遠程醫療模式,讓更多患者能就近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發表于:6/25/2019 5G讓智慧醫療為患者帶來福音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全稱,也被認為是萬物互聯的開端。相較于4G而言,5G的理論下行速度為10Gb/s,能達到4G速度的百倍?!案咚俾?、大容量、低時延”,這正是5G的三個特點。5G僅能為工作和生活帶來速度的變化,同時更具有重塑、推動行業快速變革的潛質。將5G網絡應用到醫療領域時,它將會如何改變傳統醫療呢? 發表于:6/25/2019 山東完成首例“3D+5G”腎結石微創手術直播 6月23日,海信、華為、中國移動、煙臺毓璜頂醫院等多方聯手,面向全國泌尿外科領域舉行了一場“3D+5G”腎結石微創精準手術遠程直播,這是海信第一次完成“5G+醫療”的實際應用,也是山東省醫院泌尿外科領域首次以“3D+5G”新方式,對復雜的腎結石微創精準手術進行高清遠程示教和互聯網直播。 發表于:6/25/2019 疆域醫創助力智慧醫療開啟新時代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云、大數據、5G等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四川成都率先發布了《成都市5G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2年,將成都建設成為5G網絡供給全國領先、行業應用深度融合、核心生態高度匯聚、產業聚集效應凸顯的中國5G創新名城。 發表于:6/25/2019 5G時代下遠程醫療已成為現實 5G網絡技術應用在醫療中,可以預見的是將會開啟一個全新的醫療模式。目前手術示教與遠程會診是醫院與運營商之間開展最多的試點合作,其次才是遠程手術和應急救援。 發表于:6/25/2019 人工智能遠程醫療 與醫生聯手圍獵癌細胞 說來有趣,21世紀最時髦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現代醫學,與中國幾千年流傳至今的傳統中醫,竟有不小的相似之處。 發表于:6/25/2019 建立醫療共享平臺 電子病歷有望互聯互通 6月19日,在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市政務服務局聯合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上,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透露,醫耗聯動改革啟動5天以來,北京市醫療機構門診的平均費用稍微有所下降,住院方面的平均費用也有所下降;另外,本市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有望實現互聯互通。 發表于:6/25/2019 Melexis 推出業界最小的醫療級 FIR 傳感器 Melexis 宣布推出業界最小的醫療級精度標準的 FIR 溫度傳感器--- MLX90632。該款傳感器采用貼片式封裝,適用于可穿戴設備(尤其是先進的入耳式設備,即所謂的可聽戴設備)以及需要對人體溫度進行高準確度測量的臨床檢測等多種應用。 發表于:6/23/2019 中國在這一領域做出國際原創,從此將不易被"卡脖子"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網上公布了《準產批件發布通知》,“正電子發射及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掃描系統”(以下簡稱全數字PET)赫然在列。這是我國科學家用19年的心血,凝煉一系列自主原創技術打造的全數字PET。拿到這一批文,意味著這一國產全數字PET醫療器械正式進入市場。 發表于:6/23/2019 ?…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