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最新文章 AMD/Intel處理器纏斗史:為創造偉大產品而生 隨著銳龍系列處理器的問世,AMD憑借出色的產品表現以及優秀的市場反應,讓AMD的處理器市場份額重新拉回到和Intel對等的位置,在很多玩家看來,AMD與Intel的關系似乎是水火不容的競爭對立的關系,但是實際上,AMD的與Intel之間的關系遠比你想象中的要復雜的多。 發表于:11/28/2018 專訪紫光展銳市場副總裁南明凱:2019年商用首款5G手機平臺 芯片作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近年來取得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芯片市場,也是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隨著5G、人工智能的逐漸商用,芯片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據預測,2018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首度突破5000億美元,預估增長14%。中國芯片產業迎來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一方面,中國的芯片長期依賴進口,2017年中國芯片產業進口上升到2601億美元,超出原油進口總花費1000億美元;另一方面,中國在核心領域的“缺芯”問題嚴峻,如移動通信終端芯片方面,“中國芯”的市場占有率不足三成。 發表于:11/28/2018 中日韓爭鋒新型電池研發 被視為新一代電池頭號種子的「全固體電池」出現了向生活和產業普及的可能性。在可放在指尖上的小尺寸產品方面,日本電子零部件企業TDK拿出了實用化時間表。 發表于:11/27/2018 異構計算是挑起人工智能大梁的最優選擇 “ 除了算法、數據外,異構計算將會為AI應用帶來更強大的支持。異構計算,特別是加速器的發展和創新,將會為業界、最終用戶和創業公司帶來更無限的商機。” 發表于:11/27/2018 AI催動芯片市場爆發,這家公司成最大贏家 近年來,中國私募市場中人工智能企業投資頻數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17年人工智能企業投資數量有352件,投資金額為754億元;2018上半年投資金額一路飆升,金額突破1500億元,投資數量僅有156件。 發表于:11/27/2018 中科曙光增持天津海光,加碼國產X86處理器 昨晚,中科曙光發表公告,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參與競拍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高投”)持有的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5.46%股權及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產投”)持有的海光信息5.46%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為捆綁轉讓,上述股權競拍起拍價合計為107,140萬元。 發表于:11/27/2018 elmos推出最新電機驅動器和LED控制解決方案 2018年11月26日,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訊,半導體技術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elmos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最新電機驅動器解決方案和LED控制器IC產品,并在剛剛閉幕的慕尼黑電子展期間展示。截至目前, elmos已向全球客戶交付了超過5億個電機驅動器芯片。除此之外,該公司還為LED尾燈提供具有特殊專利的熱分配解決方案。 發表于:11/27/2018 存儲芯片之戰,中國廠商能否吹響勝利號角 中國反壟斷機構對于三星、海力士、鎂光三家企業的調查案,在近期已獲得重要進展,市場監管總局從三家公司調查獲取了大量證據資料,證明這三家內存廠商聯合在一起,對市場進行壟斷實現對價格的完全管控。本次調查,三家公司惡意操縱市場,謀取暴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存儲芯片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回想起之前的福建晉華事件,曾有言論指出中國存儲芯片市場將會受到嚴重打擊,那么現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格局呢? 發表于:11/27/2018 AI能夠干什么?逗貓弄狗逗你玩兒 不管是寵物,亦或是人類,出于排解寂寞、娛樂調節等多樣性的需要,娛樂AI成為了一種“剛性”需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性表達上,多數AI產物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教”。 發表于:11/27/2018 浴霸三攝很厲害?LG新專利曝光,將配備浴霸16攝 年初,華為P20 PRO憑借后置三攝的設計一舉成為拍照最好的手機,而在10月份發布的華為MATE 20 PRO再次延續了這個特色,只不過將攝像頭的排列方式換成了浴霸造型。而三攝的相機帶來的成像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所以現在不少手機廠商都開始嘗試三攝或者是多攝手機。 發表于:11/27/2018 人工智能:驅動邊緣物聯網 改變物聯網架構 未來學家預言,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將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深刻改變人類社會,其影響力甚至會超過工業革命和數字革命的總和。現在,我們已經初步看到了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世界的雛形。然而,盡管未來發展前景正在我們面前慢慢展現,卻很少有人談及AI驅動的物聯網是如何有效實施并實現盈利的。 發表于:11/27/2018 小米搬離遷居武漢 科技公司將要搬離北京? 在中國互聯網圈,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如果哪天全國的互聯網都癱瘓了,那一定是后廠村大堵車了。恰巧,不久前鎂客網受邀去北京參加新品發布會,地點就在后廠村。 發表于:11/26/2018 存儲領域競爭加劇,3D NAND蝕刻逐步明朗化 3D NAND的出現也是因為2D NAND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NAND閃存不僅有SLC、MLC和TLC幾種類型之分,為了提高其容量、降低成本,NAND的制造工藝也在不斷進步,厚度開始不斷降低,但NAND閃存和處理器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雖然先進的工藝帶來了更大的容量,但是其可靠性和性能卻在下降,因為工藝越先進,NAND的氧化層越薄,其可靠性也就越差,廠商就需要采取額外手段彌補這一問題,這必然會提高成本,以至于在達到某個最高點之后完全抵消掉制造工藝帶來的優勢。 發表于:11/24/2018 硅光芯片的市場前景和產業化難題 近幾年,硅光芯片被廣為提及,從概念到產品,它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嘆。硅光芯片作為硅光子技術中的一種,有著非常可觀的前景,尤其是在5G商用來臨之際,企業紛紛加大投入,搶占市場先機。硅光芯片的前景真的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嗎?筆者從硅光芯片的優勢、市場定位及行業痛點,帶大家深度了解真正的產業狀況。 發表于:11/24/2018 Cold Split技術讓英飛凌以1.24億歐元收購Siltectra GmbH公司 2018年11月12日,英飛凌以1.24億歐元收購了位于德累斯頓的SiC初創公司——Siltectra GmbH。 發表于:11/24/2018 ?…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