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最新文章 英特爾攜手生態伙伴助數據中心智能化發展,為數字經濟打造強引擎 在今日舉行的2022英特爾中國數據中心合作伙伴技術峰會上,英特爾誠邀產業伙伴一同就數據中心硬件架構、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技術創新展開深入探討,并進一步展現了英特爾如何與產業伙伴形成合力,通過構建行業統一標準和聯動技術創新,推動數據中心的綠色、智能、高效發展,從而為數字經濟發展鑄就堅實基石。 發表于:8/25/2022 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服務器規模近2000萬臺,算力總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Arm的技術野心,勢在必行的國產化,資本的重點關注,共同拼湊起了這一輪的半導體盛宴。在所有芯片分類中,作為運算及控制中心,CPU一直是驅動各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最核心芯片。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21年全球CPU總銷售額超830億美元,由于其技術壁壘極高,市場格局也極為穩定,基本為英特爾、高通、AMD等巨頭壟斷。 發表于:8/25/2022 Rambus擴大面向數據中心和PC設備的DDR5內存接口芯片組合 ? 推出集成到服務器和客戶端DDR5內存模塊芯片組中的串行檢測集線器(SPD Hub)和溫度傳感器 ? 與業界領先的DDR5 RCD相互補充,提供領先的帶寬和容量 ? 改進系統管理和熱控制,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發表于:8/22/2022 突破數據存儲邊界,賦能開放計算 西部數據在OCP帶來創新解決方案 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今天,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推動著企業的業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隨著云計算、5G、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獲取數據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簡單,數據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態勢。根據IDC預測,至 2025 年,中國將產生 41ZB 的數據。面對不同類型的海量數據,如何在存好、管好數據的同時,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主要挑戰。 發表于:8/19/2022 基于Flutter開發框架的數據存儲訪問機制研究 移動端應用程序需要存儲與訪問的數據越來越多,而移動端設備的存儲空間有限,很難滿足用戶需要,在進行移動端應用程序開發時,選擇合適、高效的數據存儲與訪問機制受到普遍關注。針對Google推出的Flutter跨平臺移動開發框架提供的key-value鍵值對、File文件、SQLite數據庫和網絡4種數據存儲訪問機制,深入闡述了它們的內在工作原理,給出了具體實現方法和實現代碼。最后,根據4種數據存儲訪問機制各自的特點和實際的應用程序開發需求,分析了每種機制的應用場景。 發表于:8/9/2022 大數據公有云服務優勢日益凸顯:《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1》報告發布 IDC于近日發布了《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1》,報告針對2021年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增長速度、主要玩家、市場與技術的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研究。 發表于:8/4/2022 線纜基礎設施的未來發展:數據性能要求如何塑造數據中心架構 數據中心的傳輸速率要求經歷了相當大的演變。業界的要求從20 Gbps、56 Gbps 達到現在的112 Gbps,消費者和品牌廠商期望獲得更快速、更高效的在線使用體驗,這就要求數據中心持續變革。而且,這種狀況在未來并沒有放緩的跡象。 發表于:8/4/2022 【創刊詞】鄂維南:打造好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為《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致創刊詞。鄂院士在創刊詞中為加速數字經濟發展,建設高效、高質量和高安全性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強化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創新建設。希望《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能夠為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研究提供一個前瞻、理性、開放和務實的討論空間。 發表于:7/26/2022 【創刊詞】方濱興:踐行網信使命 開展數據要素化探索實踐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方濱興為《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致創刊詞。方院士強調數字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揮好數據在數字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和支撐性關鍵作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更是把握新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路徑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 發表于:7/26/2022 陸志鵬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經濟分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7月23日下午,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經濟分論壇舉辦,主題是”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網信辦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國家信息中心、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共同承辦。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陸志鵬作題為《以工程路徑推動數據基礎制度落地,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 發表于:7/25/2022 一種基于高程數據的全球地形高度檢測方法 在飛行模擬器訓練領域,很多分系統都需要實時獲取飛行位置的地形高度。基于衛星影像高程數據,提出了一個全球范圍的地形高度檢測方法。該方法將全球高程數據按度進行區域劃分和規范化命名,然后基于碰撞檢測的思想,從飛行當前位置垂直向下求取與地形面的交點,交點處的高程值即地形高度。針對不同采樣間距、不同分塊大小情況下的算法檢測效率進行了比較分析,實驗結果表明,該檢測方法能夠較好地滿足實時性和準確性要求。 發表于:7/20/2022 基于內生安全的數據共享信息系統架構研究 在研究了我國數據共享信息化發展的階段規律和相應架構體系變遷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數據治理法規標準體系要求和PKS自主計算體系發展現狀,研究在可信安全計算環境中數據不脫離數據擁有方的、可主動免疫的架構設計原則、實現方案,包括底層可信的基礎軟硬件系統,上層應用零信任的主動審計防御體系,以及“數據擁有方主導+數據交易第三方負責的可信網絡路由交換集中運維”的數據共享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實施路徑等。最后指出未來數據共享應用場景中可能面臨的新風險、新問題,并提出構建符合法理要求和內生安全理念的新一代信息化架構體系的一些綜合建議。 發表于:7/20/2022 一種推薦模式下的謠言傳播模型 隨著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通過信息推薦平臺的謠言信息傳播成為了謠言傳播的重要方式,構建推薦模式下的謠言傳播模型對網絡謠言的治理具有積極作用。考慮到推薦機制對用戶的分割效應,在謠言傳播過程中根據人物相似性將網絡用戶劃分在不同的傳播域,定義了傳播域中用戶與信息的交互方式,提出了一種基于謠言信息熱度和平臺用戶密度的謠言傳播模型,并對影響謠言信息傳播的因素進行了仿真分析。通過仿真發現:在推薦機制下,人們對信息的接受率主要是受信息本身影響;在推薦平臺上,增大謠言信息傳播閾值有利于阻止謠言的傳播;謠言的接受率越大,對辟謠信息的加入時間要求越高。 發表于:7/20/2022 國內網絡輿情情感研究熱點分析 以中國知網收錄的網絡輿情情感分析主題論文為數據來源,以文章摘要為詞源,借助TF-IDF方法提取關鍵詞并對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結果顯示,目前國內網絡輿情情感研究熱點包括對輿情信息內容進行情感分析,對情感分析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對輿情傳播過程中的各個要素進行情感分析等方面。所使用的共詞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單個關鍵詞的熱門程度,對網絡輿情的科學分析和有效應對提供了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發表于:7/20/2022 “大數據殺熟”的法律規制研究 隨著大數據技術發展,“大數據殺熟”現象日益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諸多合法權益。針對該現象,在充分研究了其成因和目前規制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相關法律規制的建議,使大數據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應有價值,有助于在互聯網平臺利益與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 發表于:7/20/2022 ?…30313233343536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