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新式原子級電晶體為下一代運算技術鋪路 美國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化學組裝方法,能夠實現僅有原子厚度的電晶體與電路,從而為下一代電子與電腦運算技術鋪路。美國能源部羅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開發出一種結合采用2D石墨烯材料和二硫化鉬(MoS2)電晶體的組裝方法。 發表于:7/15/2016 市場快速增長 機器人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總體部署,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16年4月27日,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發表于:7/15/2016 機器換人或不可避免 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 近期,關于機器人、人工智能的討論再次升溫,尤其是在人口紅利消失的當下。環保意識加強、生產成本提高等都推動著“機器換人”的趨勢,使用機器人亦是我國產業機構調整、升級的一種必然選擇。但是,大規模機器換人會不會帶來大規模失業? 發表于:7/15/2016 云漢芯城攜手英特爾共同開拓中國物聯網市場 國內領先的電子產業服務平臺——云漢芯城(ICkey,www.ickey.cn)與英特爾(Intel)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攜手英特爾共同開拓中國物聯網市場。此次合作將打造強大的物聯網產品在線銷售渠道,引入英特爾全系列物聯網產品線,為嵌入式產品開發者、硬件創客、ODM、OEM行業客戶提供更便捷的采購服務。物聯網產品線致力于為嵌入式市場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卓越產品,產品覆蓋工作站服務器、PC、IPC、消費電子,為萬物互聯提供強大的產品支持。 發表于:7/14/2016 美光 華亞科若合體加速 雙方都有好處 美光收購華亞科股權案傳好事已近,美光執行長鄧肯(Mark Durcan)近日親自率領高層來臺,已大致完成與南亞科洽商收購華亞科股權相關事宜。據悉,收購案最快本周揭曉,每股收購價維持30元不變,南亞科也將認購美光私募與可轉債,成為其股東。 發表于:7/14/2016 2016年《財富》中國500強 聯想控股 中興上榜 7月13日晚間,《財富》(中文版)發布今年的中國500強排行榜。在科技公司方面,中國移動位列第六,是科技行業的龍頭老大,在更具體的互聯網層面,京東排名第31位,騰訊排名第57?!敦敻弧诽匾庵赋?,樂視、攜程等互聯網企業首次上榜。 發表于:7/14/2016 工業機器人進入加速臨界點 未來發展怎么走 機器人已經越來越多地滲透進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之中。然而國產機器人想要達到領先的水平還有很多路要走。更多的機械化工作都將由機器人代替是不可阻擋的技術更替,無論工業發展還是人們的生活。國內企業如何在這項未來趨勢上彎道超車是值得關心的事情。 發表于:7/14/2016 國內機器人智能化不夠 仍需努力 迄今為止,國際大環境下,最先進的機器人當屬日本的阿西莫機器人,功能比較多,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動作和行為、像跳躍、行走、跑步等,甚至可以接待人。但是該機器人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并沒有投入銷售,還在測試。再看一下我們國內機器人,很多動作都做不了,只能做機械運動,但是銷售火熱。其實從機器人的實用性角度來看,我們國家的機器人實用性很低。 發表于:7/14/2016 機器人想要自主行走 它還缺個“小腦” 提到機器人,你腦海中出現的會是什么?《超能陸戰隊》中的“萌神”大白?《星球大戰》中的“BB-8”?還是《機器人瓦力》中的掃地機器人瓦力? 發表于:7/14/2016 臺積電 聯電 臺灣地區半導體接連投下震撼彈 首先是2015年3月聯電與廈門合作,總投資62億美元,取名“聯芯”,作55/40納米的邏輯代工,未來可升級至28納米,月產50,000萬片的首條與臺灣地區合資的12英寸生產線,將于2016年底開始6,000片通線。 發表于:7/14/2016 物理學家利用人工智能設計量子力學實驗 維也納大學研究人員安東·齊林格(Anton Zeilinger)及其團隊設計了一種名為Melvin的人工智能算法,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推進量子力學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發表于:7/14/2016 信號調理模塊的原理與應用 信號調理模塊或稱隔離變送器,是采用光電、磁電等隔離技術,實現輸入輸出信號相互隔離轉換的裝置。因其抗干擾能力強,傳輸精度高,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油田、石化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是工業控制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發表于:7/13/2016 2016年中國(成都)電子展現場花絮 權威的綜合性專業電子展。中國電子展(CEF)始于1964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電子行業展會。中國電子展以領先的基礎電子技術,促進中國電子產業自主創新,與中國電子產業共同成長。完善的戰略布局。中國電子展春夏秋三季配合,布局華南-中西部-華東,全年展覽規模達到15萬平方米,服務于3C、工業和國防等應用行業,助你全面拓展中國市場,贏得更多商機。 發表于:7/13/2016 當CPU遇到FPGA 異構計算威力大無窮 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里,我們使用單核CPU進行計算,然而隨著晶體管尺寸的不斷減小,單核CPU的性能提升遇到瓶頸。而單純的增加核心數目對性能提升有限,同時由于同構處理器累加造成能效低下,功耗、散熱、可靠性等問題難以解決。 發表于:7/13/2016 捷多邦PCB快捷生意經 PCB行業是電子領域中典型的紅海,大家都在拼價格、拼體力,恨不得把價格拼到成本線以下,一味的靠低價贏得市場。 發表于:7/13/2016 ?…8158168178188198208218228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