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工業4.0從概念到現實 是進化也是革命 德國“工業4.0”戰略旨在將信息通信技術同傳統制造技術進行深度結合,將對制造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工業4.0”概念自從提出以來,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經過討論和實踐檢驗,實施路徑日漸明晰。 發表于:7/20/2016 借鑒四次工業革命 促進工業物聯網發展 歷史上,通過延長工業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投資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因為這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能夠鞏固公司的基石。 發表于:7/20/2016 2016年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工業機器人 智能制造是從端到網的智能連接根據我們對行業的實際訪談,得知:智能制造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動信息化”、“互聯化”到“智能化”層層遞進、演變發展的。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 發表于:7/20/2016 軟銀買下ARM 專家 眼光放在智能機器 軟銀(SoftBank)砸重金收購矽智財大廠ARM(ARM)。工研院 IEK 副組長楊瑞臨觀察,ARM可能正積極發展人工智能軟件。軟銀收購ARM,為了布局智能機器。 發表于:7/20/2016 反蓄意模仿說話人識別系統中特征參數提取的研究 當模仿者蓄意模仿說話人的語音且相似度極高時,說話人識別系統就有可能被欺騙。特征參數的提取是說話人識別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了系統的識別性能。MFCC是語音識別中最熱門的特征參數之一,但由于其只反映了語音的靜態特性,為了提取更具個人語音特性的特征參數,引入加權MFCC,同時結合離散小波變換得到DWTWC,根據增減分量法,提出了DWI-MFCC。實驗表明,DWI-MFCC倒譜系數比MFCC能更有效地區分語音的相似度。 發表于:7/19/2016 7月畢業季,我去公司報道的第一天 7月,幾年的大學生活結束,宿舍的兄弟姐妹各奔東西,從校園跨入社會,從學生變成職場新人。一個人生階段的結束,另一個人生階段的開啟。 在步入職場的第一天,一定有新鮮的感觸、突發的狀況、觀念的沖擊。用您的筆記錄下來,“我”的職場生涯如何開啟。 發表于:7/19/2016 軟銀收購ARM 日本扼住中國芯發展的咽喉 ?這不是笑話,也絕不只是“產業地震”那么簡單,如果我們的“有關部門”不想辦法攪黃軟銀對ARM的收購,之前我們走到一半的“芯片國產化”之路,基 本上就算白費了。雖然寶貴的半導體設計經驗仍具備價值,但指望國產芯能夠在未來的物聯網、工業4.0大環境下“遍地開花”并發揮作用——在徹底解決核心底 層技術完全由他國掌控的問題前,基本上還是不要奢望了! 發表于:7/19/2016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將顛覆資管行業原有運作模式 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人工智能,將為投資帶來全新視角,嘉實基金正在這一最前沿的領域傾力研究。 發表于:7/19/2016 SMIC XMC領跑中國晶圓代工產能投資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全球晶圓廠預測(World Fab Forecast)報告指出,2015 年晶圓代工業整體產能已超越存儲器,成為半導體產業當中最大的部門,并且在未來幾年可望持續領先。預料晶圓代工產能每年將成長 5%,超越業界整體表現,晶圓代工產能到 2017 年底預計將達到每月 600 萬片(8 吋約當晶圓)。 發表于:7/18/2016 人工智能進入快速發展期 醫療機器人將成焦點 近日,百度云計算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圍繞人工智能發表了演講,吳恩達表示,人工智能現在發展很快,將會在醫療、消費金融、反作弊、教育和物流優化等領域改變社會和生活。 發表于:7/18/2016 巨能 讓“機器換人”的夢想成為現實 智能制造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是德國,他們叫‘工業4.0’,簡單說就是互聯智能工廠。但隨著德國智能化工廠發展,我國一些中小企業由于沒有現成、合理的機器人應用方案,往往無從下手,不知如何進行‘機器人化’的改造?!?月15日,寧夏巨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文靖告訴記者,通過自治區經信委“兩化融合”的評估,巨能公司個性化定制已經搶占了“機器換人”這一戰略高地,成功為國內企業提供了70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使“人工矩陣”的制造工廠,徹底變成了無人工廠、黑燈工廠。 發表于:7/18/2016 智能制造起步于工業智能 融于人工智能 構建智能系統,尤其是數量巨大的初級智能系統,并非首先用到人工智能,而是首先用到由長期的工業技術積累所形成的工業智能和其它智能技術。 發表于:7/18/2016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路徑及投資價值分析 目前,國內外人工智能差距有多大?深度學習的快速發展是否會短期遇到瓶頸?語音識別技術作為較成熟的技術,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有哪些?企業在研發推廣人工智能產品時,面臨的主要困難以及需要政府哪些方面的支持?未來人工智能產業投資時序,哪些技術、哪些產品最具有投資價值? 發表于:7/18/2016 “機器換人”已成定局 如何排解就業壓力 目前國內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區的企業,運用機器人的幾率比較大,同時發生“機器換人”的情況也比較多。相關專家認為,中國現在還處于全球產業鏈底部,正在艱難的向上爬行,對于大學生來說,需要最多的白領崗位供不應求。 發表于:7/18/2016 為什么他們的儀器會被稱為“中國好儀器”? 說起測試測量,安捷倫、泰克、羅德與施瓦茨是當之無愧的三大巨頭,幾乎就要壟斷了國內的測試測量市場。然而,近幾年來,中國國產電子儀器發展迅猛,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國產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廠商,他們在技術創新、市場開發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發表于:7/15/2016 ?…81481581681781881982082182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