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消息稱英偉達及高通正考慮將部分2nm芯片生產交給三星 1 月 3 日消息,綜合韓媒《Chosun Daily》和 SamMobile 報道,有消息稱英偉達和高通正在考慮將旗下部分 2 納米工藝訂單從臺積電轉至三星,這是出于“產能和成本考慮”。 發表于:1/3/2025 Weebit Nano宣布向安森美提供ReRAM技術授權 當地時間 2025年1月1日,以色列先進存儲技術廠商Weebit Nano宣布,已將其電阻式隨機存取存儲器(ReRAM或RRAM)技術授權給了一級半導體供應商安森美(Onsemi)。 發表于:1/3/2025 盤點2024年半導體行業十大事件 過去的2024年,國際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全球半導體行業在充滿挑戰的大環境中迎來了復蘇,AI熱潮對行業的影響持續加劇,而半導體企業在產業發展中各有悲歡。歲末已至,小編梳理2024年度半導體行業十大事件,與大家共同回顧過去這一年。 發表于:1/3/2025 英偉達今年將超越蘋果成臺積電最大客戶 據臺媒報道,花旗分析師看好英偉達推動臺積電AI相關營收增長,有望超越蘋果成為最大客戶。 發表于:1/3/2025 2024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揭曉 1 月 2 日消息,據“國資小新”公眾號,綜合網友投票情況和專家意見,“2024 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結果已經于 1 月 1 日出爐。 發表于:1/3/2025 臺積電美國工廠4nm成本將增加30% 1月2日消息,臺積電在美國的巨額投資即將開花結果,位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新工廠即將量產4nm工藝,但卻不得不面臨成本激增的尷尬,相比在臺灣省本土至少要貴30%! 發表于:1/3/2025 國家大基金三期斥資1640億元參股兩支投資基金 1月2日消息,根據企查查資料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大基金三期”)近日參股兩支投資基金。 發表于:1/3/2025 中國商務部將28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2025年1月2日下午,中國商務部發布2025年第1號文件,宣布將28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商務部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通用動力公司等28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件),并采取以下措施: 發表于:1/3/2025 今年臺積電CoWoS半導體先進封裝產能將翻倍 中國臺灣省媒體《經濟日報》今天(1 月 2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臺積電正積極提高 CoWoS 先進封裝產能,預估 2025 年產能接近翻倍,達到每月 7.5 萬片晶圓,而且因市場需求強勁,會在 2026 年繼續提高產能。 發表于:1/3/2025 IEEE Spectrum發布2024年半導體產業10大動向 年關將至,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旗艦雜志 IEEE Spectrum 盤點了 2024 年行業內的十大動向,涵蓋主要的技術進步、頭部半導體企業動態以及行業競爭格局等內容 發表于:1/2/2025 工信部發布151項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1 月 2 日消息,據工信部今日公告,根據《關于組織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科函〔2024〕301 號),經單位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環節,確定了 151 項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工信部公告稱,請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加大對典型應用案例的政策、資金及項目支持力度,切實發揮案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人工智能在新型工業化的應用推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發表于:1/2/2025 曝高通因臺積電報價太高開始測試三星2nm工藝 1月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臺積電在新竹寶山工廠開始了2nm工藝的試產工作,隨著2nm工藝的到來,其價格也隨之上漲。 據悉,臺積電2nm晶圓的價格已經超過了3萬美元,相比之下,目前3nm晶圓的價格大約在1.85萬至2萬美元之間。 發表于:1/2/2025 臺積電2nm已經風險試產約5000片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稱,在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即將量產4nm之際,臺積電位于中國臺灣的2nm量產計劃也在持續推進。業界傳聞顯示,臺積電已于竹科寶山廠已小量風險試產2nm制程約5,000片,相關進展順利,2nm有望如期量產,后續高雄廠也將跟進量產2nm。 發表于:1/2/2025 日月光攜手封裝基板產業成立AI應用聯盟 日月光攜手封裝基板產業開發AI檢測技術,成立AI應用聯盟 發表于:1/2/2025 韓國2024年芯片出口飆升43.9%創新高 1月1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來自中國的需求增加且半導體銷售保持彈性,韓國12月出口保持增長勢頭。 韓國12月份經工作日差異調整后的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3%,未經調整的出口增長6.6%,整體進口增長3.3%,貿易順差為65億美元,連續19個月保持順差。 發表于:1/2/2025 ?…686970717273747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