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據外媒CNBC報導,英特爾首席財務官David Zinser在近期的一場投資者大會上證實,已于日前正式收到美國政府的一筆57億美元的入股的資金。這是此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向英特爾投資89億美元以換取其9.9%股權交易的一部分。
報導指出,盡管部分資金已實際到位,但特朗普政府方面仍表示,與英特爾的交易仍由商務部進行討論與敲定中。這番話顯示,雖然核心交易已經啟動,但具體的條款、法律細節和實施方式仍在最終確認階段,尚未完全確定。而從英特爾的角度來看,盡管該公司在7月25日公布了優于市場預期的第二季財報,但由于市場對其晶圓代工業務部門的擔憂,英特爾的股價在財報發布后仍下跌了8%。
針對未來發展,David Zinser 暗示了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尋求外部投資的可能性。他強調,這將可能成為公司第二個籌集資金,以資助晶圓代工業務成長的機會。這項聲明也代表了英特爾在晶圓代工領域高資本投資的壓力,以及尋求多元化資金來源以支持其擴張計劃的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日前發布的一份文件中發出警告,指出與特朗普政府的這項交易可能引發來自多方的不利反應。
具體來說,首先,特朗普政府是以低于當前市價的折扣價格認購普通股,這將直接稀釋現有股東的權益。 若認股權的條件觸發并被行使,股東可能遭受更嚴重的稀釋。
其次,美國政府將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盡管采購協議要求政府按照公司董事會的建議進行投票,但這仍將削弱其他股東在董事選舉和公司提案上的投票影響力,而美國政府的利益可能與其他股東的利益不盡相同。
第三,美國政府作為英特爾重要股東,以及其對公司相關法律法規的廣泛影響力,可能大幅限制英特爾未來追求對股東有利的戰略性交易發展,甚至可能降低第三方與英特爾進行此類交易的意愿。
第四,在國際銷售面臨不利影響的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報告也指出,英特爾截至2024年12月28日為止的財年,約有76%的營收來自海外市場。美國政府成為公司重要股東之后,可能導致英特爾在其他國家面臨額外的法規、義務或限制,例如補貼法等,進而對其非美國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這些潛在的不利反應可能立即發生,或者隨著時間推進而顯現。至于這些不利反映影響對象包括投資者、員工、客戶、供應商、其他商業伙伴、外國政府或競爭對手。英特爾也提及,此交易甚至可能引發相關訴訟,或增加公司面臨的公眾及政治審查。這些警告強調了這筆政府注資和股權交易的復雜性,及其可能帶來的廣泛影響和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