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的高級技工缺口很大,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則達50%。而中國這一比例僅為5%。正值兩會,不少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呼吁,當務之急要為大國培養更多“工匠”。
李守鎮:缺口近千萬人 當務之急打造更多“大國工匠”
據媒體3月9日報道,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3月9日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李守鎮在大會發言時指出,要實現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華麗轉身,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更多“大國工匠”已是當務之急。
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言時,李守鎮說,縱觀世界工業發展史,凡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則達50%。而中國這一比例僅為5%,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
他表示,由于產業工人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中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于美國的7.4%。以2015年為例,中國單位勞動產出7318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18487美元,而美國是98990美元。
“簡單地說,1個美國人創造的財富,相當于我們13個人創造的財富,這也是我國工業制造‘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守鎮提出一個問題,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靠什么贏得主動、成就夢想?
今年2月《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李守鎮認為,這是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為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明確了“路線圖”“時間表”。
他說,應不折不扣地將《改革方案》落到實處,盡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
此外,李守鎮也建言,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改革,讓職業院校真正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并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
12年前5%,現在依然5%
據查詢,被稱為“灰領”的高級技工緊缺并不是新鮮事。
2005年4月,《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在西方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技工總數的比例超過35%,而我國7000萬技工中,可稱為“灰領”的高級技工僅占5%。按“十五”規劃,這一比例應達到15%,因此,當時的缺口達700萬人!
12年過去了,據統計,西方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在勞動者中的比例已經提高到40%,我國依然徘徊在5%的低水平上。
麥肯錫公司在201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用人單位將需要1.42億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勞動者的技能不能進一步得以提升,中國將面臨2400萬的人才供應缺口。
而人社部在2014年底的數據顯示,在我國1.57億技能勞動者當中,高技能人才僅4136.5萬人,比例為26.3%。
2011年7月6日,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是中國第一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但是出臺國家層面的高技能人才重大項目,在五年規劃中是首次提則是2016年出爐的“十三五”規劃,其列出6項未來五年將要實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其中一項是關于高技能人才的“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