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隨著通信技術、元器件制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自動識別技術在許多領域得到了普及。門禁管理系統就是基于自動識別技術識別出進出的人員信息,通過和系統數據庫的信息相比較,做出相應的響應。常見的自動識別技術又條形碼、生物識別(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IC卡和射頻卡。條碼技術存在介質存儲容量小、不易改寫、污損后無法識別等缺點;生物識別則存在算法復雜、識別效率低、容易誤識別等缺點;而IC卡識別做為當前的主流,也存在需要接觸識別,對污染和腐蝕缺乏抵抗力的缺點。基于RFID的射頻識別技術無需人工干預,支持讀寫操作,數據容量大,可克服在惡劣的環境下,快速識別,射頻卡可進行密碼設置保證了數據傳輸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在某些特定的場合,特別是危險工作場所,對區域內的工作人員有著嚴格的設定:無佩戴授權進入員工卡、訪客卡的人員禁止進入,強行進入則需報警提示;危險工作場所工作人員和來訪人員限定人數,一旦超過人數設定,則禁止進入。基于RFID識別技術的單通道雙向門禁控制系統,利用RFID、傳感、計算機、紅外、數據庫、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可以很好的對人員出入危險區域進行軍事化和信息化管理。
2系統設計
該系統主要完成四種功能:無卡非授權人員進出危險區域時,屬于非法進出,報警系統動作,閘機處于關閉狀態,值班人員進行預警處理,系統顯示并記錄非法進出時間,信息通過網絡自動上傳至控制中心;當班工作的危險區域人員或者已授權進入的來訪人員超過規定的人員設定時,報警系統動作,閘機處于關閉狀態,系統顯示當前工作人員/來訪人員的額定數和實際數,信息通過網絡自動上傳;屬于該危險區域工作人員在非當班時間進出時,報警系統動作,閘機處于關閉狀態,值班人員進行預警處理,系統顯示人員信息及其非法出入時間,信息通過網絡自動上傳至控制中心;當發生已進入人員再進入或者已退出人員再退出的情況是,屬于非正常進出或者一卡多用,上位機根據系統中的信息判斷,報警系統動作,閘機處于關閉狀態,值班人員預警,系統顯示并記錄人員信息和上次進出的時間,信息自動傷處至控制中心。系統控制框圖如下:
2.1信息獲取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無源電子標簽、RFID讀寫器、射頻接口、信號處理組成。當佩戴有無源電子標簽的工作人員靠近入口時,讀寫器通過射頻接口讀取該電子標簽中的人員信息,并將信號輸出至上位機。其中集成讀頭采用RD500,工作頻率為13.56MHz,支持空中通信接口協議ISO18000-3,識別距離60-120cm可調。
2.2紅外傳感器
采用集成四對紅外傳感器切割分析,能準確判斷人員的進出。當無卡人員緊跟合法人員進入時,該模塊發出多人進入的信號至上位機,防止尾隨。主要為上位機提供信號輸入和人員通過判斷。
2.3報警系統
接收來自上位機的報警信號。當上位機通過RS232/485模塊發出報警信號時,I/O模塊7060輸出信號有效,繼電器動作,交流220V聲光報警器輸出報警。
2.4閘機控制
接受來自上位機的開關信號。上位機通過門禁控制器連接閘機,控制閘機的打開與關閉。
2.5上位機
系統采用C/S設計模式,基于SQLServer進行數據庫開發。接收來自信息獲取系統和紅外傳感器的信號,控制報警系統和閘機控制系統,并進行數據上傳。
2.6信息上傳
服務器采用B/S的設計模式,基于SQLServer進行數據庫開發,通過WebServers進行數據傳輸。
3軟件設計
4實際應用
5結論
基于RFID技術單通道雙向門禁系統有效的阻止了無卡非授權人員、非當班人員的出入,防止了人員尾隨、一卡多用、違規刷卡的現象,杜絕了危險區域超員現象,實現了對危險區域人員進出的軍事化、信息化管理。同時,由于采用單通道雙向控制技術,相比雙通道單向控制,有效地實現了車輛和人員的雙通道流動,減小了人車并行所需要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