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Maxim Integrated發布Trinamic開源參考設計,大幅縮減機械臂尺寸并加速其開發進程 中國,北京 – 2021年5月27日 –TRINAMIC Motion Control GmbH & Co. KG,現隸屬于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 MXIM),宣布推出一款開源、全集成參考設計,有效簡化工業機器人的臂端(EoAT)開發。TMCM-1617-GRIP-REF參考設計集成了基于硬件的現場定向控制(FOC)和3個通信端口,將電子機器人夾具的設計尺寸減小3倍,開發時間縮短一半。參考設計采用了Maxim Integrated的MAX22000工業級、高精度可配置模擬輸入/輸出和MAX14906四通道數字輸入/輸出,用于調節Trinamic TMCM-1617單軸伺服驅動器的多種模式。 發表于:6/1/2021 Cadence 發布云端版 Clarity 3D Solver ,為復雜系統電磁分析提供簡單易用、安全和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中國上海,2021 年 5 月 31日——楷登電子(美國 Cadence 公司,NASDAQ:CDNS)今日宣布推出Cadence® Clarity? 3D Solver Cloud,利用云平臺獲取計算資源,這種全新方式簡單易用、安全且極具成本效益,可大幅提高 3D 電磁 (EM) 仿真的效率。Clarity 3D Solver Cloud 利用與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的安全連接,將 3D 有限元法 (FEM) 電磁仿真容量從 32 個CPU內核擴展到數千個內核的規模。 發表于:6/1/2021 萊迪思sensAI解決方案集合簡化AL/ML模型在智能網絡邊緣設備的部署 中國上海——2021年6月1日——萊迪思半導體公司(NASDAQ:LSCC),低功耗可編程器件的領先供應商,今日宣布推出屢獲殊榮的sensAITM解決方案集合的增強特性,加速開發基于萊迪思低功耗FPGA的AI/ML應用。此次更新包括支持萊迪思PropelTM設計環境進行基于嵌入式處理器的開發,以及支持TensorFlow Lite深度學習框架以實現片上推理。新版本sensAI還包括了萊迪思sensAI Studio設計環境,用于端到端的機器學習模型訓練、驗證和編譯。憑借sensAI 4.0,開發人員可以使用簡單的拖放式界面,通過RISC-V處理器和CNN加速引擎來開發FPGA設計,從而輕松快速地在功耗敏感的網絡邊緣設備上實現機器學習應用。 發表于:6/1/2021 行情丨國內機器人投資開啟新一輪熱潮,67家公司融資超百億 疫情催化下,國內機器人發展得如火如荼,一邊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走進復工復產的門店、工廠,另一邊機器人創企們開啟新一輪攬金熱潮。 發表于:6/1/2021 基于Wi-Fi和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鎖系統設計 針對傳統門鎖存在的安全問題,設計了一款將Wi-Fi技術與人臉識別技術相結合的智能鎖系統。該系統采用STM32F103作為核心控制器件,CC1101作為通信傳輸模塊,有效降低功耗的同時實現了信息的交互。同時提出MULBP人臉識別算法,相較于改進前增強了圖像灰度均值與每行、每列以及對角線元素的關系,得到的全新LBP算子值更能夠反映出局部紋理特征,再與2DLDA算法相結合找到投影矩陣,使樣本更容易被區分,更便于特征提取。結果表明,這種融合算法在降低特征維數的同時也提高了識別率,使得系統達到了智能防盜的目的。 發表于:6/1/2021 基于QFD的智能音箱測評體系建立 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終端之一,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測評機構相應開展了關于智能音箱的測評工作。但由于大部分測評機構主要以智能音箱本身的技術要求進行測評工作,未能充分結合客戶需求,導致測評結果無法有效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將質量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引入智能音箱測評體系建立,從客戶需求角度建立測評體系,可為業界提供參考。 發表于:6/1/2021 基于邊緣計算中極端姿態和表情的人臉識別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在支付、工作和安防系統中應用的越來越多。在邊緣計算系統中,為了處理的速度,通常選擇較小的神經網絡進行人臉識別,這樣會導致識別率低。并且在實際應用中大多都是對于圖片質量較高的人臉可以很好地識別,但對于受光照影響較大、表情和姿態變化大的圖片識別率不是很高。因此,選擇SqueezeNet輕量級網絡,該網絡層數小,可以很好地運用于邊緣計算系統中。采用了預處理的方法來對圖片進行預處理,然后改進了SqueezeNet網絡的損失函數以及加入了ResNet網絡中的殘差學習方法。最后通過對LFW和IJB-A數據集進行測試,該研究方法明顯提高了識別率。 發表于:6/1/2021 幫助智能眼鏡制造商突破傳統產品的瓶頸限制 盡管智能眼鏡技術的發展在過去十年中有起有伏,但時至今日,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一方面市場對這項技術的需求正在穩步增長,另一方面,3D打印與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的發展也正在引領市場需求。Facebook和Amazon等公司正準備推出自己的智能眼鏡產品,進一步表明智能眼鏡技術已經蓄勢待發。 發表于:6/1/2021 滴滴自動駕駛完成新一輪融資額超3億美元,廣汽集團投資2億美元 據報道,滴滴自動駕駛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超 3 億美元,其中廣汽集團投資 2 億美元(廣汽集團直接投資 1 億美元,廣汽資本旗下基金投資 1 億美元)。知情人士稱,投后,滴滴自動駕駛估值將超過小馬智行。 發表于:6/1/2021 獨家對話阿里巴巴副總裁華先勝: 基礎科研的突破,是大浪的源頭 “一個依靠別人來獲得基礎科學知識的國家,無論其機械技能如何,其工業進步都將步履緩慢,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力也會非常弱。” 范內瓦·布什 發表于:6/1/2021 珞石機器人完成C系列超3億融資,領跑全球智能制造轉型賽道 近日,機器人領域領軍企業珞石機器人宣布完成2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創投集團和遠翼投資聯合領投。截至目前,珞石機器人C系列融資額累計超3億元。本輪融資完成后,資金將進一步用于公司新產品的研發、行業應用推廣以及商業化交付。 發表于:5/31/2021 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 鐵路是可持續交通運輸系統的支柱。在全球范圍內,這種依靠鋼輪在鋼軌滾動的運輸方式歷史悠久。鐵路交通具有安全、可靠的特點,一直是人員和貨物輸送的主要方式。 發表于:5/31/2021 特斯拉Cybertruck新用戶界面專利曝光 續航里程或超600英里 據外媒報道,近日,特斯拉申請了一項情境感知用戶界面(UI)專利。推特用戶@AMuchBetterFace指出,專利文件中的圖片顯示,Cybertruck Tri Motor的續航里程為610英里,遠高于目前特斯拉網站上顯示的500多英里。此外,該項專利還包含許多其他有趣的功能。 發表于:5/31/2021 南昌礦機與羅克韋爾自動化簽約,開啟“智能運維”,點亮商業新模式 當智能制造風起云涌,新一輪悄無硝煙的數字變革點燃了礦山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引擎”。礦山機械已經由價格競爭逐漸演變成為研發競爭,礦山機械設備正在向大型化、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進階發展。未來工程機械的終極目標是“0排放,0事故,0停機”,而這一目標的達成,必然需要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 發表于:5/30/2021 日立安斯泰默開發“Dynamics Planning”技術 提高自動駕駛車輛舒適度 5月25日,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Hitachi Astemo)宣布開發出高精度車輛路線規劃技術“Dynamics Planning”(動態規劃),專用于自動駕駛電子控制單元(AD ECU)。該技術采用Dynamics Planning算法,可控制Level 3汽車的不適搖擺和加速的算法,從而帶來舒適的駕駛體驗。 發表于:5/29/2021 ?…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