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 2021年6月5日,由上海拿森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拿森”)、蓋世汽車聯合主辦的第一屆自動駕駛線控底盤技術研討會暨拿森新產品發布會在杭州隆重召開。本次活動匯聚了行業專家、整車高管、互聯網公司代表等多位嘉賓,圍繞汽車產業發展態勢、技術變革、自動駕駛線控底盤技術等焦點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發表于:6/13/2021 密歇根理工大學進行測試 探索全自動駕駛汽車在惡劣天氣下的行駛狀況 外媒報道,密歇根理工大學霍頓校區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對全自動駕駛汽車在惡劣天氣下的行駛狀況進行測試。測試在密歇根州的基威諾(Keweenaw)半島進行。該半島每年冬天的平均降雪量超過200英寸,是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極限測試的理想地點。 發表于:6/13/2021 美光推動汽車行業轉型的三十載歷程 本文作者Kris Baxter 是美光企業副總裁兼嵌入式產品事業部總經理。他在英特爾、Numonyx 和美光擔任過 20 多年的閃存和內存解決方案的各種職位,包括工程、銷售、業務開發和市場營銷等。10 多年來,Baxter 一直是嵌入式產品事業部領導團隊的一員,為汽車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他獲得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機械和航空工程兩個學士學位,自 2009 年以來一直是非盈利組織Empowering Lives InternaTIonal 的董事會成員。 發表于:6/11/2021 大聯大世平集團推出基于Sunplus SPHE6700的Dragon Eye ADAS方案 2021年6月9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凌陽科技(Sunplus)SPHE6700的Dragon Eye ADAS方案。 發表于:6/10/2021 英飛凌全新ModusToolbox? ML助力TinyML,為AIoT保駕護航 AI和IoT的結合被稱為“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AIoT能使互聯設備具備機器學習能力,從而執行復雜的智能運算。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數據顯示,AIoT市場規模在2019年為51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至162億美元,達到了26%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在加速發展差異化AIoT產品的最新舉措中,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近日宣布推出ModusToolbox? ML(機器學習),使英飛凌PSoC?微控制器(MCU)具有深度學習的功能。 發表于:6/9/2021 高通正加緊推廣 5G PC處理器,占據入門筆記本市場 與非網6月8日訊 美國高通公司正加緊推廣其 5G PC 用處理器,應用到高端商用筆記本以及低端教育本市場,來滿足移動聯網的需求,擴大高通的市場占有率。高通高級副總裁兼移動設備、計算機以及基礎設施總經理 Alex Katouzian 在臺北電腦展發表演講時表示,先進的 AI 技術以及虛擬現實等技術,將使得未來的筆記本電腦獲得突破性進步,而 5G 網絡的安全性也成為企業關注和在意的重要方面。 發表于:6/9/2021 智能汽車何時真正實現“軟硬兼收”? 伴隨著各路新勢力紛紛入局造車的消息,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已過半的2021年可謂是精彩紛呈、熱度不減,銷量也迎來猛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3.2萬輛,同比增長2.5倍。其中,新勢力三巨頭“蔚小理”一季度憑借同比暴漲300%以上的交付量,在新入局的玩家們面前大秀了一把“肌肉”。而首次公布自動駕駛系統XPILOT軟件收入的小鵬汽車,懷揣8000萬元的軟件收入在眾車企中脫穎而出,博得多方關注。 發表于:6/9/2021 CARMERA推出Inventory Map 為自動駕駛提供實時道路變化信息 據外媒報道,道路智能技術公司CARMERA推出了Inventory Map,作為其改變即服務(CaaS)動態地圖產品的最新組件。Inventory Map專為消費者和汽車地圖繪制公司而打造,提供關于道路標志、交通信號,以及由CARMERA車載傳感器網絡檢測到的其他車道級變化的準確、細粒度信息,使現有高清地圖保持更新。 發表于:6/9/2021 大聯大世平集團推出基于SunplusSPHE6700的Dragon Eye ADAS方案 2021年6月9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凌陽科技(Sunplus)SPHE6700的Dragon Eye ADAS方案。 發表于:6/9/2021 英飛凌全新ModusToolbox ML助力TinyML,為AIoT保駕護航 AI和IoT的結合被稱為“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AIoT能使互聯設備具備機器學習能力,從而執行復雜的智能運算。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數據顯示,AIoT市場規模在2019年為51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至162億美元,達到了26%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在加速發展差異化AIoT產品的最新舉措中,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近日宣布推出ModusToolbox ML(機器學習),使英飛凌PSoC微控制器(MCU)具有深度學習的功能。 發表于:6/8/2021 AI 缺陷檢測系統,確保果蔬質量 果蔬經過收集、清洗、包裝,通過冷鏈物流配送到各種銷售渠道。最終的質量分級和檢驗決定其價格。傳統上,通過自動分級機或人工目測進行分級和檢驗,質量因素通常包括重量、顏色、大小和外觀。因此,這個過程不僅耗時、勞動強度大且費用支出高。特別是,檢查員的判斷并不總是100%一致。每個檢驗員都有自己的主觀判斷,很容易造成評分等級與實際質量之間存在差距。隨著AI技術的成熟,傳統的人工視覺檢測或基于規則的人工智能設備的檢測問題可以通過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最終,將開發出神經網絡模型,大幅提高精度和效率。研華的AIR-101邊緣推理系統具有高度穩定的視覺推理計算能力,并配備了兩個Intel?Movidius?Myriad?Xvpu,以及多個I/O接口。重量輕,功耗低,易于安裝,能夠在工業環境下穩定運行。 發表于:6/7/2021 AI攻防算法能力幾何?全新測試基準平臺發布,一定要來PK下 清華大學聯合阿里安全、瑞萊智慧 RealAI 等頂尖團隊發布首個公平、全面的 AI 對抗攻防基準平臺。AI 模型究竟是否安全,攻擊和防御能力幾何?只需提交至該平臺,就可見能力排行。 發表于:6/4/2021 人工智能在CNC加工中的應用 從汽車、醫療到航空航天,天然氣和石油以及倉庫運營,CNC加工廣泛應用于所有領域。隨著越來越多人將人工智能納入運營的舉措,CNC加工的未來看起來異常光明,可能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其中包括響應類似Alexa的語音命令的機器,預測性學習和機器調度以優化性能和停機時間以及更好的數據分析,編程和測試。 發表于:6/3/2021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壓力分析 “機器能思考嗎?”1950年,艾倫·圖靈在他著名的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開篇發問。這一提問,不僅為圖靈贏得“人工智能之父”的驕傲,更喚醒人工智能此后60余年的發展。 發表于:6/3/2021 第四屆亞太區 HPC-AI競賽報名開始啦 由國際高性能計算及人工智能咨詢委員會和新加坡國家超算中心在SCAsia21上聯合發布來自亞太區的大學生們將在為期半年的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競賽中同臺競技、挑戰極限 發表于:6/3/2021 ?…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