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真正的智慧醫療,智能導診機器人BUDDY深入多場景應用 不少醫療機構也特別引進了智能導診機器人BUDDY,為院內特需病房的客戶提供主動迎賓、預檢分診、問詢服務、問路引路、問卷調查、意見反饋、宣教巡房等服務,以幫助改善就醫體驗,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發表于:8/2/2022 用智能設備保障安全與健康 疫情后人們在重返辦公室時將重新重視衛生和健康,以及標準安全問題。智能建筑將繼續監測空氣質量、濕度和照明,另外還將增加社交距離監測。在公司的員工與訪客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主要傳感器和系統,如Analog Devices (ADI) 的EagleEye? Trial Kit或Texas Instruments (TI) 的雷達占用檢測系統將繼續保護辦公室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發表于:7/28/2022 Graphcore MLPerf V2.0提交結果:AI性能大幅提升,Bow IPU系統現已可用 近日,英國人工智能芯片硬件設計初創公司Graphcore發布其參與MLPerf測試的最新結果。相較此前,新發布的Bow系統本次在圖像分類模型ResNet-50和自然語言處理模型BERT上分別實現了高達31%和37%的性能提升。此外,還新增了語音轉錄模型RNN-T的提交。 發表于:7/19/2022 邊緣計算人工智能之夢 飛行汽車、機器人管家……在一些未來暢想中,今天的人們已經擁有了各式“智慧”產品。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高智能機器人大行其道,開始起來反抗人類,再現《機械公敵》劇情。雖然這些想象并未成真,但在當下,人工智能(AI)技術已經走進了人們的世界。比如,每當給Alexa智能音箱指令時,機器學習技術都會努力弄清話語內容,并試圖做出最佳判斷。每次Netflix或亞馬遜推薦了“下一部電影”或“下一次購貨商品”時,均是基于復雜機器學習算法而定向推薦,讓這些推薦遠比之前的促銷看上去誘人。盡管自動駕駛汽車尚未普及,但人們紛紛意識到自主導航的潛力和趨勢。 發表于:7/19/2022 談談汽車抬頭顯示應用火熱的AR-HUD AR-HUD作為智能座艙,顯示交互《智能座艙系列文六- 它的3種交互方式之顯式交互(語音以及顯示)》的一個重要零部件是繼顯示屏幕之后智能汽車的又一重要技術以及供應鏈戰場。 發表于:7/18/2022 英矽智能利用其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識別引擎發現多個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的潛力靶點 香港和上海--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臨床階段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今天宣布,利用其自主研發的AI靶點識別引擎PandaOmics?,發現了多個未經報告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的潛在治療靶點。這項研究是英矽智能團隊與Answer ALS項目合作完成的,后者是歷史上最大和最全面的ALS研究項目。該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28日出版的《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志上。 發表于:7/18/2022 特斯拉版“擎天柱”呼之欲出 人形機器人距離現實有多遠? 繼去年8月宣布進軍機器人領域后,特斯拉(NASDAQ:TSLA)的首個人形機器人Tesla Bot原型機終于有了亮相的時間表。前不久,特斯拉官方在社交媒體中發布了一條“造人計劃”視頻,作為公司CEO的埃隆·馬斯克表示,將在今年9月30日的特斯拉AI Day(即人工智能活動日)推出Tesla Bot原型機,以此證明“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而且是一家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 發表于:7/16/2022 手術機器人越來越重要,血管介入引入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備受重視,與社會發展現狀密不可分。據了解,當前在全球人口持續增多,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各國對于外科手術的需求正飛速增加。相關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2年,全球外科手術總量已從2億多臺上升至3億多臺,增長率接近40%。不斷增長的手術需求給醫療發展帶來巨大考驗。 發表于:7/13/2022 AI能讓計算機直觀學習思考 試圖消除人與機器的差距 科技日報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科學家們正嘗試解決人與機器之間的差距問題。英國《自然·人類行為》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一個人工智能(AI)系統能以類似嬰兒的方式學習物理世界的基本常識性規則。 發表于:7/12/2022 蘋果汽車設計目標曝光:無方向盤或剎車踏板,可自動駕駛 IT之家7月12日消息,TheInformation的記者WayneMa今天發表了一篇深入的報告,詳述了蘋果在打造自動駕駛電動車方面的努力,包括技術上的挑戰和自該項目大約八年前開始以來的幾次領導層變動。 發表于:7/12/2022 意法半導體NanoEdge AI Studio更新,支持智能傳感器上的設備端學習和診斷 2022 年 7 月 4 日,中國 ——意法半導體擴大 NanoEdge AI Studio機器學習設計軟件的支持設備范圍,新增包含意法半導體嵌入式智能傳感器處理單元 (ISPU) 的智能傳感器。新版擴展了這一獨步市場的機器學習工具的功能性,讓AI人工智能模型能夠直接在設備上學習,在智能傳感器上發現異常事件。 發表于:7/11/2022 還在為絞盡腦汁寫代碼而 " 禿頭 "? 微軟AI編程工具Copilot了解一下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逐漸習慣充當人類生活中" 副駕駛 "位置上的角色。它幫助我們打掃衛生、撰寫文稿、回復消息、路線導航 .... 但在此之前,人工智能在改進代碼方面還止步不前,以至于多少人還在為絞盡腦汁寫代碼而 " 禿頭 "? 發表于:7/11/2022 打破內存墻、功耗墻 國產芯片AI-NPU的現在和未來 隨著5G的落地,物聯網的成本效益顯現,工業數字化、城市智慧化等演進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城市開始在物聯網創新中加入數字孿生這種顛覆性的概念,來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加速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孿生技術已被寫進國家“十四五”規劃,為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提供國家戰略指引。 發表于:7/9/2022 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市場指南 人工智能(AI)軟件是中國企業投資和關注的重點。中國的AI軟件市場在持續快速增長,競爭非常激烈。AI軟件企業使用一種或多種AI技術(見圖1),幫助企業解讀事件、完成決策支持和自動化,以及采取相應行動。這些廠商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AI價值鏈部分或整個生命周期的需求,包括構思、用例發現、數據收集、數據增強、AI開發,以及AI部署、監控和校準。 發表于:7/7/2022 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增長,行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 近期,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提升,帶動上市公司訂單增加。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下游制造業整體復蘇,鋰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擴產,旺盛的需求將推動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增長,行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發表于:7/7/2022 ?…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