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從無人機的火爆看可視化管理前景 無人機目前有多火爆?小編不必多說,相信安防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軍用偵查、影視劇拍攝到農業保險,從電力巡檢到災后救援都有無人機的身影。2015年深圳安博會上,安防巨頭海康推出了雄鷹系列行業級無人機,成為安博會上的明星產品。 發表于:12/2/2015 基于ADV212的雷達圖像壓縮傳輸系統 針對雷達圖像數據量大實時性要求高的特點,設計了一種新的基于FPGA和ADV212的雷達圖像壓縮與傳輸系統,實現對4 096級方位量化和最大4 096級距離量化的雷達圖像進行實時JPEG2000壓縮。通過所設計的分片壓縮方式把雷達圖像分段,每段分別壓縮,并配合乒乓緩存來減小壓縮到傳輸的延時。系統基于可配置設計,可配置圖像的壓縮率及雷達圖像的分辨率。采用ADV212實現對圖像的壓縮,FPGA實現各功能模塊,W5500實現數據傳輸。實驗結果表明,系統能夠實現對雷達圖像實時壓縮和傳輸的要求。 發表于:12/1/2015 衛星多通道遙測選通電路抗串擾設計 衛星多通道遙測選通電路抗串擾設計方案優化了級聯方式多路開關電路,可以解決第一級多路開關同時選通多路遙測造成的線間串擾問題。衛星多通道遙測選通電路抗串擾設計方案同時優化了模擬量遙測運放輸出接口電路,可以通過匹配電阻減小模擬量遙測傳輸線間串擾電壓。 發表于:12/1/2015 2015年最新無人機公司融資排行榜 據EVTank預測到2020年,全球無人機年銷量有望達到433萬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據統計2015年無人機公司融資總額在10億元左右,最高單筆融資額近4.8億元,占據總融的50%。 發表于:11/30/2015 中國研制出首個太空機器人 未來可能為軍用 據相關研究人員透露,中國將于2020年前將其首個太空機器人送往太空執行一系列任務,如給衛星添加燃料、修建空間站等,甚至還可能開展軍事任務。據報道,該機器人完工后將是中國制造的最昂貴的機器人。研究團隊拒絕透露具體費用,但僅首次發射的成本就將達數億元人民幣。這一機器人的初步版本已在北京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與公眾見面,其體積相當于普通辦公工位的大小。 發表于:11/30/2015 彈光調制干涉信號放大濾波電路設計 從彈光調制干涉具中出來的干涉光經過探測器接收所輸出的電信號頻率很高且幅度只有幾十毫伏左右,極易受到噪聲干擾。有效地將其檢測提取并放大至高速AD采集信號范圍600 mV~4 V對彈光調制-傅里葉變換光譜儀的光譜反演至關重要。因此,需要設計一種高頻、高增益、低噪聲的兩級放大電路。該電路主要由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小信號放大電路和截止頻率為50 MHz的低通無源濾波電路組成。實驗結果表明,該放大濾波電路可以將彈光干涉信號平穩放大至150倍左右,能夠為后續的采集存儲提供良好的信號源。 發表于:11/29/2015 基于AVR單片機的機載慣性穩定云臺設計 針對多旋翼無人機在航拍時,畫面會隨著巡航時俯仰、橫滾等飛行動作而變得不穩定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AVR單片機和MEMS陀螺儀的機載慣性穩定云臺。該云臺利用經卡爾曼濾波(Kalman Filtering)的陀螺儀輸出數據對飛機在三個軸向上的角速度變化進行監測和判斷,驅動步進電機對云臺姿態進行實時反向補償,實現這一系統使攝影機拍攝的畫面能夠時刻保持穩定。實驗結果表明,系統穩定、可靠、性能良好。 發表于:11/29/2015 新型ToF芯片奧援 無人機增強自動防撞功能 隨著無人機成為熱門的新興消費性產品,如何進一步強化其自動防撞功能,也成為產品開發的重要議題。因應此一設計需求,英特矽爾(Intersil)發表基于飛行時間(Time of Flight, ToF)技術的新一代物件偵測和距離量測晶片,可克服因周遭環境太暗或太亮導致精準度下降的問題,進而提升無人機安全性。 發表于:11/27/2015 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關鍵技術得到驗證 較前一代北斗衛星大幅提高,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 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 定位、測速、授時服務,并兼具短報文通信能力。 發表于:11/25/2015 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即將登場 11月20日,中廣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在出席第十屆中國核電技術發展論壇時透露,防城港二期示范項目計劃今年年底開工,這座位于廣西防城港市的核電站將裝配中廣核版的“華龍一號”機組。 發表于:11/24/2015 VR結合無人機 也許是競技體育的下一個爆點 無人機,你一定聽過,那么無人機競速賽聽說過么?得益于其出色的速度和控制表現,以及添加 VR 設備之后的真實性,一個無人機競賽聯盟(Drone Racing League,DRL)已經悄然誕生。 發表于:11/24/2015 我國光纖陀螺突破技術壁壘:成功用于遠洋航海 近日,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的多用途散貨船“永盛”號歷時55天、航行近2萬海里,成功往返北極航道,到達天津港。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中遠(北京)海上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基于極區導航技術的組合光纖羅經,伴隨“永盛”號圓滿完成了北極航線航行。該設備運行穩定,在“永盛”號的北極導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表于:11/23/2015 三維空間域多徑信道模型的AOA和TOA特性分析 在三維空間域提出了一個幾何模型,其散射橢圓半球體的中心在移動臺(MS),基站(BS)被置于散射球體外部。該模型可以在方位角和仰角平面同時描述多徑波的到達角度和到達時延,據此推導出電磁信號分別在MS和BS端關于到達角度的聯合、邊緣概率密度函數封閉式表達式。除此之外還推導出到達時延的聯合概率密度函數的封閉式表達式。該三維模型適用于低MS天線和高BS天線且重要散射體分布在移動臺附近的室外宏蜂窩通信環境。此外還對數值仿真實驗獲得的理論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進一步驗證信道參數估計結果符合理論和經驗。 發表于:11/22/2015 基于子空間投影的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機采用自適應天線陣進行抗干擾時,傳統的自適應算法形成的旁瓣增益較大,干擾信號方向零陷較寬,會濾除部分有用信號。針對傳統自適應算法的不足,分析了基于子空間投影的抗干擾波束形成算法,先采用正交子空間投影技術消除接收信號中的強干擾信號,再通過一種加權準則提高信號質量,可避免傳統自適應算法的缺點。仿真結果表明,與單一的加權準則、子空間投影技術與線性約束最小方差準則相結合的算法相比,子空間投影技術與最大化信噪比準則相結合的算法能夠得到近似相等的信噪比,且在干擾方向形成較窄的零陷,從而提高系統抗干擾性能。 發表于:11/22/2015 北斗/GPS無人飛行器動態導航中改進自適應算法 北斗與GPS或其他類型導航設備可構成組合導航系統,為無人飛行器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導航信息。在處理動態導航數據采用“當前”統計模型(CS模型)并利用標準Kalman濾波方法時,系統動態噪聲和觀測噪聲未知且時變,而且加速度上下限值不能自適應于未知運動規律的無人飛行器當前加速度,導致導航精度降低。為此,提出一種適應于飛行器運動狀態的改進自適應算法,并應用于北斗/GPS動態導航系統中。實驗仿真驗證了該算法能有效提高組合導航系統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能更好地自適應于無人飛行器的機動特性。 發表于:11/19/2015 ?…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