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改進擴展卡爾曼濾波對四旋翼姿態解算的研究 為解決四旋翼飛行器飛行控制中的穩定性問題,尤其是姿態解算精確性問題,提出改進EKF算法。該算法采用兩個EKF并行地對四旋翼飛行器的姿態數據進行處理,將改進的EKF輸出的狀態變量和協方差加權后整合為飛行器的輸出狀態和協方差對飛行器姿態進行實時解算。該算法有效地克服了非高斯白噪聲對飛行器姿態解算的影響,減小了姿態數據的濾波偏差。仿真表明,該算法較之普通EKF算法的濾波效果更好,改進EKF的均方誤差較之普通EKF降低了43.8%,提高了系統的魯棒性。最后搭建以NI myRIO為核心控制器的四旋翼飛行器,驗證改進EKF算法在四旋翼飛行器系統上的正確性和有效性,且該算法亦能滿足飛行器實時控制的需求。 發表于:11/7/2017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推出商業航天發展新舉措 11月1日,在第二屆中國航天高峰論壇暨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法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向各界人士介紹了在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未來發展舉措。 發表于:11/6/2017 SpaceX宣布重型獵鷹火箭或于12月下旬實現首飛 據NASA SpaceFlight網站報道,SpaceX公司計劃在12月下旬進行獵鷹重型火箭發射。 發表于:11/6/2017 美國新一代氣象衛星即將發射 極端天氣有望提前七天預報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日前宣布,將開始部署聯合極軌衛星系統(JPSS),該系統第一顆衛星JPSS-1將于11月10日發射升空。 發表于:11/6/2017 一年可發15到20顆衛星 這支平均31歲的團隊怎么做到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成立14年來,已成功發射包括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天宮二號伴隨衛星等22顆衛星,成功率達到100%。 發表于:11/6/2017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1月5日19點45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北斗三號首發雙星在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 發表于:11/6/2017 FAA將對飛機設計采用新噪聲標準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將對飛機設計采用新的噪聲標準,從而使特定新設計的亞聲速飛機的噪聲降低7分貝。 發表于:11/6/2017 北斗導航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建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經過20多年來幾代“北斗人”的辛勤付出,北斗導航已位列世界四大導航系統之一,在社會民生領域進行應用推廣后,已產生數百億元產值。 發表于:11/3/2017 IMA架構航電系統多級故障管理的設計與實現 飛行器故障管理技術是避免其部件/系統部分或全部失效的技術和方法,是保護飛行器安全性、維護性的重要技術之一。面對綜合化模塊化航空電子(IMA)系統架構顯現出的故障密集、多類、相互影響和蔓延等特點,討論了一種多級故障管理機制,通過故障檢測、健康監控、故障濾波和故障處理等方法,針對IMA航電系統的面向域的層次化劃分方式,實現了航電系統模塊級、集成區域級和飛機級的多級故障管理機制,使得航電系統故障能夠自動收集、過濾、分級派發、接管等,制止了故障蔓延,提高了飛機的安全性。試驗驗證表明滿足設計需求,并已在某型飛機上得到應用。 發表于:11/2/2017 美12架F35A戰機將部署亞太,安撫日韓 美國空軍近日宣布,將在美軍駐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新增部署12架F-35A戰斗機。 發表于:10/30/2017 楊利偉獲“空間科學獎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7日在巴黎總部將首次評選出的“空間科學獎章”授予包括中國航天員楊利偉在內的4名宇航員,以表彰其在推動空間科學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發表于:10/29/2017 中美簽署《適航實施程序》實現全面對等互認 中美《適航實施程序》于2017年10月17日正式生效。該協議實現了兩國民用航空產品的全面對等互認,內容涵蓋適航審定在設計批準、生產監督活動、出口適航批準、設計批準證后活動及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合作。 發表于:10/29/2017 美政府為無人機“松綁” 為更多商業用途鋪路 美國白宮周三宣布,總統特朗普25日簽署一份備忘錄,為無人機發展“松綁”,希望加大無人機在商業和救援等領域的使用力度,加速和促進美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發表于:10/29/2017 空客亞洲總裝線首架A320neo于天津交付亞洲航空 空中客車公司25日在中國天津舉行儀式,向馬來西亞亞洲航空交付了由空客亞洲總裝線完成總裝的首架A320neo飛機。 發表于:10/28/2017 全球首款大型貨運無人機成功首飛 10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朗星無人機公司作為總體單位研發的大型貨運無人機AT200在陜西蒲城內府機場完成首飛,標志著全球首款噸位級貨運無人機的誕生。 發表于:10/28/2017 ?…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