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NASA局長發文祝賀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這是人類首次,令人印象深刻 NASA局長Jim Bridenstine在推特上發文表示祝賀,并稱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發表于:1/10/2019 馬斯克曬spacex飛船概念圖 真飛船會增加舷窗 馬斯克簡直就是自己公司的代言人,最近又在Twitte上曬自家的飛船了。近日,SpaceXCEO埃隆·馬斯克在Twitter曬出了星際飛船測試版的概念圖。馬斯克表示,真正投入使用的飛船會更好。 發表于:1/10/2019 中國企業先進無人機防御系統物美價廉 英國機場所購置的無人機防御系統屬于車載探測系統,并不包含激光打擊系統,因此“數百萬英鎊”的價格顯然有些離譜,同樣的系統中國企業的報價僅需數百萬人民幣。 發表于:1/7/2019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落月背都蘊藏了哪些技術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發表于:1/5/2019 中國航天傳來雙捷報,嫦娥四號著陸北斗組網完成 未來我國將承擔著更多的探索任務,今年還有更加引人關注的重頭戲,嫦娥五號的發射,來完成我國首次月球取樣返回,來完成我國探月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完成了三步走之后,便進入更加實用的探月新征程。 發表于:1/5/2019 三星申請無人機專利,是要進軍無人機市場? 韓國電子巨頭三星在過去幾年中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多項無人機專利。據報道,2018年有5個,總共有16個無人機專利。 發表于:1/3/2019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它是怎樣實現“自動駕駛”的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相比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落月難度更大。一方面,嫦娥三號著陸區地形起伏僅800米,堪稱“平原”;而嫦娥四號著陸區地形起伏達到6000米。更重要的是,嫦娥四號與地面交流需要通過鵲橋中繼衛星中轉,其間會產生約60秒的延時,這對于瞬息萬變的降落過程顯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 發表于:1/3/2019 嫦娥四號奔月成功!10大看點告訴你到底有多牛 根據新華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發表于:1/3/2019 長征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虹云工程”首星 12月22日7時51分,隨著一聲巨響傳來,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飛沖天,成功將“虹云工程”首星送入預定軌道。 發表于:12/31/2018 以色列首枚私人登月探測器2019年2月發射 以色列首枚私人登月探測器的發射時間推遲至2019年2月。 發表于:12/31/2018 長二丁/遠征三首飛送首顆“鴻雁”、六顆云海二號升空 圖為發射現場 12月29日16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二丁火箭/遠征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云海二號衛星和一顆鴻雁星座試驗星“重慶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2018年宇航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云海二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 ... 發表于:12/31/2018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環月降軌控制 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 4時55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號探測器注入調姿和變軌參數。8時54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動機 ... 發表于:12/31/2018 CR929項目復材前機身攻關全尺寸筒段下線 2018年12月26日,CR929項目復合材料前機身攻關全尺寸筒段(15米×6米)順利實現總裝下線。 發表于:12/30/2018 美首顆第三代GPS衛星發射成功 定位精度提高至1米 12月23日,SpeceX公司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空軍首顆第三代GPS衛星(全球定位導航衛星),此次使用的“獵鷹”9Block5版本是一次性火箭,不會進行一級火箭進行回收。 發表于:12/30/2018 中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攝影:李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27日在北京宣布,中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于當天開始提供全球服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 ... 發表于:12/30/2018 ?…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