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一種新型線-圓極化轉換反射陣天線設計[微波|射頻][航空航天] 無法獨立控制空間補償相位值和正交極化相位差值一直是傳統線-圓極化轉換反射陣中的難題。基于電場矢量合成,提出了一種可以將空間相位補償方式和極化控制方式兩者完全獨立的線-圓極化轉換設計方法,為高純度線-圓極化轉換反射陣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一種層疊三平行偶極子單元組來實現這種線-圓極化轉換的方法,以此設計、加工并測試了一款工作在X波段的線極化-右旋圓極化轉換反射陣天線。測試結果表明,該反射陣在中心頻點增益22.4 dB,交叉極化優于-28 dB,1 dB增益帶寬和3 dB軸比帶寬約為10%。 發表于:1/17/2017 基于STM32的無線次聲采集系統的設計[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為實現對次聲波的遠距離監測,設計了一種基于STM32的高精度、高動態范圍的無線次聲波傳輸系統。系統前端采用基于Δ-Σ技術的24位精準模數轉換器ADS1246和八階橢圓形低通濾波器MAX293,因而實現較強的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主控制器采用STM32,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同時降低了系統的功耗。通過網口連接路由器上網,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上位機設計采用LabVIEW軟件平臺,通過串口與主控制器實現通信,完成系統的參數配置。 發表于:1/16/2017 基于WPKPCA和SVM的SEMG動作識別方法[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為了有效提取表面肌電信號SEMG(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的特征,更好的識別人體上肢運動模式,提出了一種小波包核主元分析(WPKPCA)和支持向量機(SVM)相結合的新方法。通過虛擬儀器采集橈側腕屈肌和肱橈肌兩路表面肌電信號,應用小波包核主元分析法對表面肌電信號進行特征提取,采用支持向量機對表面肌電信號特征數據進行分類識別。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能夠從表面肌電信號中識別出握拳、展拳、手腕內翻和手腕外翻4種動作,更能有效提取表面肌電信號信息,動作識別率高達98%。 發表于:1/16/2017 基于IEEE-1588協議的高精度時鐘對時設計[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針對分布式控制系統的時間同步精度要求,基于ADI公司的BF518高性能DSP芯片,對IEEE-1588協議的P2P對時進行了闡述。通過芯片中關于IEEE-1588協議的TSYNC模塊檢測PTP事件消息,并提供事件消息的硬件時間戳以提高時間標記的精度,從而降低計算主從時鐘時延時間的誤差。分析了時鐘晶振固有穩定性對時鐘同步精度的影響,通過設置加數寄存器值調整本地時鐘的頻率,并對IEEE-1588協議高精度時間同步過程的軟件實現進行了詳細闡述。實驗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步精度,達到了高精度同步系統的要求。 發表于:1/16/2017 平面陣天線柵瓣性能分析[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在相控陣天線設計中,增加陣元間距能提高天線分辨率,但天線波束會出現柵瓣,柵瓣多值性導致目標位置模糊,接收機錯誤跟蹤。因此,陣元間距的合理取值是相控陣天線設計的重要內容。首先建立了陣列天線方向圖函數模型,然后推導出矩形陣和三角陣柵瓣出現的位置及不出現柵瓣時陣元間距的取值范圍,最后通過MATLAB仿真來驗證結論的正確性。 發表于:1/16/2017 DCVSL的SET特性分析[模擬設計][工業自動化] 利用SPICE電路模擬研究了DCVSL的SET特性。模擬了單端的SET脈沖在DCVSL中的傳播特性,結果表明單端的SET脈沖經過兩級DCVSL反相器后就基本被消除了。模擬了在負載和閾值電壓不對稱的條件下,雙端的SET脈沖在DCVSL反相器鏈中的脈沖展寬效應。結果表明,在最差情況下,DCVSL中的SET脈沖展寬效應比CMOS更明顯;在典型情況下,雙端的SET脈沖在DCVSL反相器鏈的傳播過程中并沒有展寬。 發表于:1/16/2017 基于ML的OFDM優化同步算法[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OFDM作為下一代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亟需解決其同步問題。在ML算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多符號的 ML同步算法。在加性高斯白噪聲條件下進行了仿真,結果表明改進的同步算法性能比ML算法要好很多。其中,基于連續符號的定時估計方法1在信噪比超過2 dB時準確率幾乎可達100%,基于重復發送符號的定時估計方法2在較低信噪比條件下性能比方法1更好。信噪比為-8 dB左右時,3種優化的頻偏估計方法的估計誤差均在1%以內,明顯好于ML頻偏估計算法,證明了改進算法的優越性。 發表于:1/16/2017 用于油畫鑒別的自適應MPSoC中NoC仿真平臺研究[嵌入式技術][數據中心] 實時光譜圖像技術的應用是數據和通信的密集型算法的綜合。因為片上系統(SoC)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及良好的性能,并可以直接采用IP核, 基于片上網絡(NoC)的SoC架構是實現這種實時系統最合適的解決方案。針對不同的應用算法,調整基于SoC的NoC架構是較為復雜的工作,因為設計空間探索和實驗需要大量的時間。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種探索和評估SoC架構性能的仿真平臺。該仿真平臺基于NoC和參數化的評估模塊,在FPGA上對SoC的通信結構進行仿真,并將時間性能和模擬結果進行對比。基于該仿真平臺的系統評估主要用來考察用于油畫鑒別應用的MPSoC的性能。 發表于:1/16/2017 基于PLC的BCM功能自動測試系統[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在分析BCM的特點和傳統人工測試缺點的基礎上,提出基于PLC的BCM的功能自動測試系統。該系統以DVP PLC為控制核心,配以相應的外圍輸入輸出擴展電路,采用組態界面實現人工交互的功能,利用針床機構避免了人工的插拔操作,并具有語音提示功能,能有效地實現對BCM的功能的測試,具有操作簡單、測試效率高、運行穩定等特點。 發表于:1/16/2017 基于ADS1299的可穿戴式腦電信號采集系統前端設計[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設計了一款可穿戴式腦電采集前端,具有采集精度高、體積小、功耗低、抗干擾性強等特點。采用ADS1299內部集成的可編程放大器(PGA)實現微弱信號的放大;同時為了消除干擾,使用限幅濾波預處理電路和ADS1299內部集成的偏置驅動放大器。實驗測試表明,該腦電采集前端設計能較好地把微弱的腦電信號提取出來,并且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和實用價值。 發表于:1/16/2017 AVS編碼器中變換量化和掃描的FPGA設計[可編程邏輯][通信網絡] 提出了一種適用于AVS高清視頻編碼的變換、量化和掃描的優化設計方案。通過對整數DCT變換算法的優化和對傳統Zig-Zag掃描方法的改進,節約了硬件資源和編碼時間。根據各模塊的運算關系合理地安排流水線結構,采用并行流水處理和復用技術,實現了高清視頻編碼變換、量化和掃描模塊的設計。在FPGA上進行驗證的結果表明,該設計滿足高清視頻實時編碼要求。 發表于:1/16/2017 基于特殊DA方案的DLMS自適應濾波器設計[嵌入式技術][其他] 為了提高DLMS自適應濾波器的處理速度、降低其FPGA實現時所消耗的邏輯資源,提出了一種特殊DA方案。此方案基本結構主要包含I-LUT和K-LUT兩個模塊,前者用于存放輸入采樣值的所有可能組合之和,后者用于更新該濾波器的權值并且計算其輸出信號。Matlab軟件仿真驗證了該自適應濾波器設計的可行性和正確性,Quartus II硬件仿真證明,基于此DA方案的自適應濾波器比基于通常的MAC方案的自適應濾波器具有更高的處理速度且消耗更少的邏輯資源。 發表于:1/16/2017 基于wb_conmax的Wishbone二級總線設計與應用[嵌入式技術][其他] SoC技術是嵌入式系統設計中重要的設計方法,而在SoC系統中如何將各種IP核互聯在一起對嵌入式設計效率影響極大。對常見的片上總線進行比較后,選用OpenCores組織的Wishbone總線進行設計。提出了基于OpenCores組織發布維護的wb_conmax的Wishbone二級總線設計。通過對Wishbone總線的二級擴展,使得SoC系統能夠更方便地集成多個IP,同時為低功耗要求的設計提出了功耗優化的策略。通過對基于AEMB的最小SoC系統在兩種系統結構下的應用分析,驗證了二級總線結構對于低功耗設計的可行性。 發表于:1/16/2017 基于NDIR傳感器的卷煙煙氣CO濃度檢測裝置設計[嵌入式技術][工業自動化] 設計了一種用于檢測卷煙煙氣中CO氣體濃度的裝置。該裝置使用一種基于非分光紅外技術的氣體濃度檢測傳感器,具有高精度、快速響應的特點。控制單元以微控制器為核心進行設計,能夠完成氣體采樣控制以及傳感器調零、校準和結果顯示等功能。最后,介紹了傳感器的參數校準方法和影響測量結果的若干因素。 發表于:1/16/2017 偏振光譜成像目標識別系統[通信與網絡][通信網絡] 設計了高光通量的光學天線、偏振模塊及干涉模塊的目標識別系統。通過偏振光譜成像技術,在同一視場內同時獲取多個偏振方向的光譜圖像,再通過圖像融合算法重建目標的偏振光譜圖像。在不同距離上對鋼板及某型火炮進行測試,分別采用本系統與傳統非偏振系統獲取目標信號。結果顯示,基于偏振光譜的目標識別系統信噪比高、探測距離遠,與傳統方法相比,本系統的目標合成圖像清晰可見,抗干擾性更高,具有很高的野外適應性及穩定性。 發表于:1/14/2017 ?…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