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能量密度行業最高 寧德時代發布鈉離子動力電池 4月21日消息,在正在進行中的“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上,寧德時代帶來了全新的鈉離子動力電池,該產品將于今年12月正式量產,可應用于混動和純電車型。 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擁有175Wh/kg的行業最高能量密度,混動純電續航超200公里,純電續航超500公里,支持5C超快充,擁有10000次的循環壽命。 鈉離子安全性遠超鋰電池,其經過了嚴苛的測試,包括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鉆穿透、電池鋸斷,均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最新資訊 碳酸鋰價格下跌 車企成本壓力有望緩解 根據上海鋼聯的最新數據,部分鋰電材料的報價持續走低,2月22日工業級碳酸鋰的均價今年首次跌穿40萬元/噸大關來到39.5萬元/噸,重新回到“3時代”,同時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也在不斷下探。 發表于:3/2/2023 【汽車創新三大驅動力】系列之一:解決電動化和電池測試挑戰的方法探討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以及它們獨特的測試挑戰和解決方案,正在驅動整個汽車行業新一輪革命。本系列文章的討論順序是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智能化雖然放在最后但依然同樣重要,例如自動駕駛。探討這三個趨勢,從第一個驅動力開始——電動化和電池。 發表于:3/1/2023 基于VMD-LSTM的非侵入式負荷識別方法 非侵入式負荷識別(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NILM)技術僅基于家庭電源總入口處的電流、電壓信息,獲得室內電器設備的電氣信息。提高負荷識別的精度,對于優化能源結構、提高電能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節約資源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應用變分模態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對歸一化的電流信號分解為K個IMF分量,再估計各個分量與歸一化電流信號的相關系數,挑選相關系數最大的兩個分量作為負荷特征,輸入訓練好的LSTM神經網絡進行識別。算例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法在公開數據集PLAID上的識別率高達99%,在實驗室采集的數據集上的識別率為96.6%,證實了所提出方法對提升負荷識別精度有顯著效果。 發表于:3/1/2023 基于平均電流模式的同步Buck數字電源設計研究 高效率、高開關頻率和數字控制是近年來開關電源領域的研究熱點。探討了基于平均電流模式的同步Buck數字電源設計策略,結合理論分析和Matlab/Simulink軟件仿真,分析了同步Buck的環路設計條件,詳細闡述了兩種電壓電流雙閉環PI補償器的設計方法,并提出了一種基于電流環簡化的電壓環設計方法。使用高性能主流MCU芯片STM32G474作為控制核心,利用高分辨率PWM技術實現200 kHz的開關頻率,以中斷事件觸發和狀態機運行思想來構建系統軟件的架構。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系統具有效率高、動態響應快和魯棒性強等特點,為數字電源的通用化設計提供了參考。 發表于:3/1/2023 Gridspertise和意法半導體20年合作新里程 賦能美國等地智能電表客戶積極參與能源轉型 意法半導體面向家庭的直接電力線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通道將用于Gridspertise為美國市場開發的智能電表。 發表于:2/28/2023 智能能源平臺Kaluza開啟車與外界互聯智能充電試驗 近期,智能能源平臺Kaluza公司宣布,將與大眾汽車集團英國公司、OVO Energy能源公司和英德拉(Indra)公司共同推出車到萬物的Inflexion雙向充電項目。 發表于:2/28/2023 詳細解讀P4電驅橋四驅技術方案 48V輕混目前已逐漸成為新能源的“香餑餑”,這主要是來源于嚴苛的汽車排放的壓力,以及搭載額外高壓功率電子等技術要求產生的成本增高等多方因素而形成的。 48V系統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可以對高壓系統進行降本增效,以及避免12V電源的功率限制。 發表于:2/28/2023 GaN/氮化鎵65W(1A2C)PD快充電源方案 近期美闊電子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氮化鎵65W(1A2C)PD快充充電器方案,該方案采用同系列控制單晶片:QR一次側控制IC驅動MTCD-mode GaN FET(MGZ31N65-650V)、二次側同步整流控制IC及PD3.0協議IC)可達到最佳匹配。 發表于:2/28/2023 基于芯片封裝的微系統模塊PDN設計優化 隨著IC芯片的供電電源趨向低電壓以及大電流,基于2.5D硅通孔技術(Through-Silicon-Via,TSV)、倒扣焊、高溫共燒陶瓷(High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HTCC)、3D堆疊等的微系統模塊的電源分配系統(Power Delivery Network,PDN)的設計越來越重要。芯片電流經過PDN互連產生輸出噪聲,這些互連必須提供一個較優低阻抗的信號返回路徑,保持芯片焊盤間恒定的供電電壓且維持在一個很小的容差范圍內,通常在5%以內。基于芯片封裝系統(Chip Package System, CPS),結合TSV硅基板、HTCC管殼、PCB三級協同對微系統模塊PDN提出設計及優化方法,從直流設計、交流阻抗設計分別進行闡述,并運用芯片電源模型 (Chip Power Model, CPM),結合時域分析實現了電源紋波PDN低阻抗設計。 發表于:2/28/2023 對電動汽車充電原理及充電過程予以介紹 電動汽車越來越普及,深受消費者歡迎。但還是有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充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有顧慮。下面對電動汽車充電原理及充電過程予以介紹。 發表于:2/28/2023 ?…676869707172737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