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最新資訊 三支決策及其相關理論研究綜述 三支決策理論是姚一豫等人在粗糙集[1]和決策粗糙集[2]基礎上提出的新的決策理論。2012年10月召開的中國粗糙集與軟計算會議上,姚一豫教授系統地介紹了三支決策理論的背景、框架、模型及應用。“三支決策理論與應用”[3]標志著三支決策由粗糙集的三個區間的語義解釋逐步發展為在一種不確定或不完整信息條件下的決策理論。許多學者研究和拓展了三支決策理論,并將其應用于多個學科領域。2013年在漳州舉辦的中國rough集與軟計算學術會議上還專門開設了三支決策討論班,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討論了三支決策的研究新進展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三支決策用接受、拒絕和不承諾表示決策的三種類型。與此理論研究的不確定信息的處理相關的理論還有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在60年代初迅速發展成一門學科的模式識別理論[4]和1989年我國學者趙克勤首次提出的集對分析理論[5]。 發表于:5/13/2015 基于FPGA的視頻跟蹤系統目標檢測方法研究 在視頻跟蹤系統的研究中,目標檢測是至關重要一環,其結果的好壞關系到圖像的分析與識別,直接影響機器視覺系統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實現圖像中目標邊緣檢測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也一直是圖像處理的研究熱點,人們期望找到一種定位準、抗噪強、不誤檢、不漏檢的檢測算法[1]。經典的算法中主要用梯度算子,較常用的有Roberts、Prewitt和Sobel算子,其中Sobel效果較好,但也存在不足之處,無法避免噪聲,對后續的圖像處理有很大的影響。 發表于:5/12/2015 復位對FPGA亞穩態和資源利用率的影響 在FPGA設計中,復位信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設計人員通常都使用一個外部輸入的全局復位信號在上電初期對系統進行初始化[1-2]。通常,FPGA中的全局復位信號一般由3種途徑獲得[3]:(1)用一個復位按鈕產生一個復位信號接到FPGA的全局復位管腳上,它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存在抖動的問題;(2)上電時由電源芯片產生,如TI公司TPS76x系列的電源系統一般都可以產生復位信號,供主芯片上電復位使用;(3)由微處理器產生復位脈沖,這個是設計人員可以方便使用程序控制的。 發表于:5/11/2015 基于FPGA的實時圖像處理實驗平臺設計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目前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現場可編程邏輯器件,其性能優越,資源豐富,采用并行處理方式,在數字信號處理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應用廣泛,目前處理算法通常是由軟件串行計算來完成,但由于實時圖像數據量大,對于處理運算的速度要求高,因此利用FPGA來對實時圖像進行硬件處理成為一個新的發展趨勢。本文介紹了一種采用CMOS攝像頭作為視頻源輸入,SDRAM作為幀緩沖器,FPGA作為主控器和圖像處理模塊,ADV7123作為視頻D/A轉換器,UART和VGA作為輸入輸出接口的系統設計方案,對相關設計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發表于:5/11/2015 基于硬件Kalman濾波器的航拍云臺姿態獲取 航拍云臺姿態獲取是航空攝影中相機姿態校正的基本依據,介紹了一種基于硬件Kalman濾波器的航拍云臺姿態獲取的實現方法。設計中采用MPU6050作為系統的姿態傳感器,它提供三軸角速度和三軸加速度數據。 發表于:5/8/2015 基于藍噪聲理論的遙感圖像森林植被分割研究 森林植被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森林植被圖像特征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基于統計分析、頻域分析、紋理結構模式等方法分割遙感圖像中的森林植被區域[1-2]。徐劍波等人[3]提出使用地質統計學方法,使用植被群落空間結構特征的變程和基臺值來表達植被信息,分析植被群落的空間分布規律,該方法雖然減少了人工調查的投入,但仍存在時間復雜度較高的問題。Li Chengfan等人[4]和HEBLINSKI J等人[5]提出根據光譜特征分析森林植被的方法,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分割區域不精細的問題。 發表于:5/7/2015 基于FPGA的光電信號轉換系統的設計 隨著現代網絡傳輸媒介技術的發展,光纖逐漸成為傳輸媒介中的主體,在光纖媒介中所傳輸的信號為光信號,無法直接進行信號處理。 發表于:5/7/2015 不同拓撲結構的并行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實現 料子群優化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最早于1995年由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提出[1],由于實現容易、精度高和收斂快等優點,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并且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展示了其優越性。 發表于:5/7/2015 基于DSP的機載伺服控制系統設計 伺服系統本質上就是一種隨動系統,本文介紹的伺服系統為一維伺服轉臺,用于控制一種機載天線實時跟隨另一種瞄準設備,時刻保持機載天線和瞄準設備在同一位置上,以達到微波系統通信的目的。瞄準設備電機運行速度常常不停變化,為使系統的輸出以一定精度跟隨瞄準設備的變化,與一般電機調速系統相比,其對轉矩和速度的動靜態控制特性要求要嚴格得多。 發表于:5/6/2015 正交匹配追蹤算法的優化設計與FPGA實現 設計了一種基于FPGA的正交匹配追蹤(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的硬件優化結構,對OMP算法進行了改進,大大減少了乘法運算次數;在矩陣分解部分采用了交替柯列斯基分解(Alternative Cholesky Decomposition,ACD)方法避免開方運算,以減小計算延遲,整個系統采用并行計算、資源復用技術,在提高運算速度的同時減少資源利用。 發表于:5/6/2015 ?…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