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最新醫療設備可通過分析汗液確定人體健康狀況 據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絡版報道,荷蘭埃因霍溫大學科學家近日開發出了一種柔性可穿戴傳感器,可以通過分析汗液來確定用戶的健康狀況。 發表于:7/18/2019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出最新醫療監測系統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公布三項有關城市空氣狀況和個人化醫療監測系統的研究成果,有望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群的發展提供應用方案。港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所長馮通介紹,三項研究成果分別是用來監測空氣中污染物含量的即插即用式空氣污染監測系統、穿戴式懸浮顆粒物監測系統,以及用來監測使用者身體健康狀況的穿戴式心電監測系統。 發表于:7/18/2019 PNI Sensor推新定位模塊 在苛刻條件下也可為自動駕駛車提供精確定位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27日,PNI Sensor宣布推出新型定位模塊TRAX2,該模塊是唯一一款提供兩種模式的定位模塊,即姿態和航向參考系統(AHRS)或數字羅盤。其具備的雙模式功能能夠使其應用于無人機、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海洋浮標等等領域。PNI Sensor公司是在精確定位、運動追蹤和將傳感器系統融合進真實應用方面的專家。 發表于:7/17/2019 一架會飛的傳感器長什么樣 為了能更好地控制無人機的飛行,各種傳感器的運用對其飛行能力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大多數人將無人機稱為一架會飛行的“傳感器”。據半導體應用網了解,無人機的慣性測量單元(IMU)、氣壓傳感器、地磁傳感器、應用特定型傳感器節點(ASSN)和傳感器數據融合的精度等等對其飛行性能有著直接且實質的影響。 發表于:7/16/2019 500美元、易拉罐大小的激光雷達來了 每項技術都有其弱點,也許它的體格太大了,或許太慢了,或許根本無法投入實踐。說起激光雷達,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反對聲最為響亮。 發表于:7/16/2019 用于醫療成像系統的高性能數據轉換器 Wilhelm Conrad R?tgen于1895年發現了X射線,讓他獲得了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也為醫療成像領域奠定了基礎。自那以后,X射線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廣泛的科學學科,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它是指眾多用于人體內部的無創可視化技術。 發表于:7/14/2019 資本加碼不斷,人臉識別智能門鎖是否安全? 智能門鎖自出世以來,各種各樣的相關新聞就幾乎沒有斷過。有人說,智能門鎖擁有“千億市場”的巨大潛力。但也有人說,隨著資本不斷加碼,智能門鎖終將成為泡沫,“只聞其名,不知其聲”。 發表于:7/11/2019 獨一無二的指紋中,究竟隱藏著多深的秘密? 指紋之所以存在,是為了給人的手掌和腳掌提供粗糙表面,讓人更容易抓取物品。指紋在胎兒時期就開始生成,影響它的圖案的是胎兒的基因和生長環境。同卵雙胞胎即便基因相同、還生長在同一個子宮里,但生長過程中的細微差異也能使他們指紋的產生差別。 發表于:7/11/2019 專人看管算什么,垃圾分類都用上了“人臉識別”? 近日,在北京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垃圾分類竟然用上了“人臉識別”!居民扔垃圾前得先“刷臉”,系統識別后自動打開分類投放口,并根據所投垃圾為投放人進行積分。 發表于:7/11/2019 可伸縮納米探針陣列已被攻克,能有效減少患者不適感 近日據外媒報道,研究人員已經攻克了制造可伸縮納米探針陣列的艱巨任務,這種陣列的大小足以記錄人體心臟細胞和初級神經元的內部工作。 發表于:7/11/2019 elmos推出基于E909.21/22芯片的新一代手勢識別傳感器方案 2019年7月8日,德國巴伐利亞州紐倫堡市訊,半導體技術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elmos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新一代多功能非接觸式手勢識別方案的演示器。作為汽車應用的全球市場領導者,該方案演示板呈現了多種應用場景下的各種功能,并展示了下一代汽車中共娛樂系統的應用實例:收音機電臺操作、音樂選擇、音量控制、精確圖像選擇以及電話呼叫應答和其它方面的應用。這是第一次集成了光學遠距離觸摸傳感器 —這使得 “喚醒”控制與它的操作一樣直觀。這個新概念使得在顯示屏外部集成手勢控制變得容易實現,例如中控臺或扶手。 發表于:7/9/2019 恩智浦推超寬帶測距技術 提升汽車密鑰卡安全層級 據外媒報道,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宣布推出Ultra-Wide Band Ranging(超寬帶測距UWB)技術,該技術可應用于移動、汽車、物聯網(IoT)和工業領域,可安全進行測距并且精確傳感,為無線設備創造新的空間環境維度,為支持UWB技術的用例奠定了基礎,此類用例最早可能于2020上市。 發表于:7/9/2019 Hexagon推輕型車輛操作人員警報系統 檢測駕駛員疲勞/分心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12日,全球領先的數字解決方案公司Hexagon AB推出了HxGN MineProtect輕型車操作人員警報系統(OAS-LV)。該系統是一個疲勞和分心檢測裝置,可以持續檢測輕型車、公共汽車和半卡車駕駛艙內操作人員的清醒狀態。 發表于:7/9/2019 自動駕駛的關鍵器件:雷達傳感器 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發展過程中,自動駕駛的汽車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與理解,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本前提,所以要實現要自動駕駛的基礎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的協調工作,才能讓汽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只有準確及時的感知到車輛周圍的道路、其他車輛、行人等信息,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才會有可靠的決策依據。 發表于:7/8/2019 自動駕駛性能如何提高?靠激光雷達是否有用? 普通雷達傳感器可用于汽車的自適應巡航控制或者前車碰撞預警等場景,對于毫米波雷達來說這樣的工作完全可以勝任,但它受到天氣的影響較大,例如,大于天氣這樣的雷達的性能會大打折扣,這對于無人值守的自動駕駛汽車是致命的,一下大雨因精度下降它就不得不罷工了。所以就要求技術更高的設備,這就是激光雷達傳感器。 發表于:7/8/2019 ?…606162636465666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