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鴻海科技發力布局護理機器人領域 12 月 5 日消息,鴻海科技集團 B 事業群暨數字健康總經理姜志雄今天表示,集團正在依循「3+3」核心戰略展開相關規劃,布局護理機器人產品。 他強調,「護理機器人」正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重要布局,希望藉此整合 AI 技術,幫助護工及醫護人員解決機械性工作問題,但一切尚處于規劃當中,暫時還無法對外透露太多細節。 發表于:12/6/2024 Spectrum儀器數字化儀應用:通過量子傳感器控制假肢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使用Spectrum 儀器所提供的超高速數字化儀(M5i.3357)以及任意波形發生器(M4x.6631)對信號進行建模,并最終設計出所需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和光子集成電路(PIC)。 發表于:12/4/2024 悉尼大學科學家開發出可定制和編程納米機器人 11 月 28 日消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納米研究所 Minh Luu 博士和 Shelley Wickham 博士團隊成功開發出定制設計且可編程的納米機器人,可用于部署有針對性的抗癌藥物、制造對環境作出反應的未來材料,并用于創造節能信號處理。 這一創新成果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涵蓋靶向藥物遞送、響應性材料以及節能光信號處理等多個領域。相關成果已于當地時間 11 月 27 日刊登在《科學?機器人》上(附 DOI: 10.1126/scirobotics.adp2309)。 發表于:11/28/2024 萊爾德熱系統宣布推出用于下一代光電設備的全新微型熱電制冷器產品線 2024年11月12日 --- 萊爾德熱系統(Laird Thermal Systems)宣布擴展微型熱電制冷器產品線,并推出OptoTEC? MBX系列,該系列適用于空間受限的高性能光電應用。MBX系列采用了下一代熱電材料和先進的自動化工藝,可為TO-Can、TOSA和Butterfly封裝等應用中使用的TEC提供標準和客制化選項。其中的創新設計之一是可實現更緊湊的外形尺寸,最小的型號僅為1.5 x 1.1mm,厚度薄至0.65mm,在特定的空間限制下仍可確保以盡量低的功耗實現更搞的制冷性能。 發表于:11/20/2024 一種基于Yarn云平臺的基因啟發式多序列比對算法 提出一種基于Yarn云平臺的基因啟發式多序列比對算法。建立核酸替換等價矩陣作為基因啟發式數學模型,構建Yarn云平臺邏輯架構,通過對基因數據預處理、基因數據存儲、基因序列比對、基因數據管理、基因數據分析等步驟,對數據分類保存,劃分錯誤率較高的長序列,得到多個較短的基因片段。對不同片段實施定位,將其中的變長種子生成,進行骨架構建和孔隙填補,可以實現基因啟發式多序列比對。結果表明,設計的算法在不同數據集下處理時間縮短,多序列比對SP(Sum of Pairs)的分值較高,實驗驗證了該多序列比對方法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發表于:11/14/2024 我國智能光電成像器件領域新突破 11月7日消息,據“ 北京理工大學”公眾號,日前,北京理工大學張軍院士團隊首創片上光譜復用感知架構,自主研制國際首款百通道百萬像素高光譜實時成像器件,可將光能利用率由典型的不足25.0%提升至74.8%,創造世界最高記錄。 今日,團隊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 發表于:11/8/2024 華西醫院聯合華為數據存儲發布“華西黌醫”醫學大模型 11 月 3 日消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今日發文宣布,在昨日(11 月 2 日)的 202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管理大會上,華西醫院聯合華為數據存儲發布 " 華西黌醫 " 醫學大模型。 發表于:11/5/2024 中國首個器官芯片國標正式發布 據報道,由東南大學蘇州醫療器械研究院顧忠澤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我國首個器官芯片領域的國家標準GB/T44831-2024《皮膚芯片通用技術要求》正式發布。 發表于:11/5/2024 斑馬技術助力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醫院提高效率,每年節省近九萬工時 2024年10月24日,中國上海 – 作為致力于助力企業實現數據、資產和人員智能互聯的先進數字解決方案提供商,斑馬技術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ZBRA)宣布,赫爾大學教學醫院NHS信托基金(以下簡稱“信托基金”)正在通過斑馬技術的MotionWorks?實時定位解決方案(RTLS)對赫爾皇家醫院(Hull Royal Infirmary)和城堡山醫院(Castle Hill Hospital)兩個大型臨床基地的醫療設備進行管理、追蹤和追溯。 發表于:10/31/2024 中國科學院腦智卓越中心開發出新型三維神經網絡高速電壓成像技術 10 月 28 日消息,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開發了新型三維光場顯微成像技術,提升了神經元電壓光學成像的通量,使在清醒動物中進行三維神經網絡的功能聯接分析成為可能。 這一技術能夠對小鼠腦三維神經網絡中數百神經元的膜電位進行高速同步記錄,為解析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機制提供了新工具。 發表于:10/29/2024 我國研究人員設計出高效神經調控芯片 10 月 26 日消息,來自天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出一款八通道高壓神經刺激集成電路,采用雙相指數波形輸出和電荷平衡,極大提升了神經刺激的效率和安全性。 發表于:10/28/2024 一文掌握UV LED在空凈消殺領域的主要應用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LED領域也發展迅速。作為一種新型LED,UV LED憑借其眾多優秀特性而備受矚目。本文將介紹UV LED的主要性能、背后原理以及在空凈消殺相關領域的應用。 發表于:10/23/2024 國內首個應用臨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發布 國內首個應用臨床眼科大模型 “伏羲慧眼”發布,可檢測、預測眼部健康狀態 發表于:10/21/2024 全球首個AI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正式發布 全球首個AI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正式發布:檢測精準度打破世界紀錄 發表于:10/21/2024 微軟推出AI醫療工具全家桶 微軟推出AI醫療工具全家桶,預覽醫療數據方向5大新功能 發表于:10/12/2024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