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在指甲上貼一個可穿戴傳感器,你的健康狀況“盡收眼底” 一個小型指甲可穿戴傳感器可以監測疾病和病癥,這在近期的IBM故事中得到了解釋。該團隊設計了這些小型傳感器,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通過人工智能(AI)監測病人病情的發展。 發表于:1/3/2019 西安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遭邁瑞強制解約 “西安理工大學15個簽約邁瑞的全部被解約了。應聘的都是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機械開發等研發崗位。此次解約大多數是研發崗,少數市場崗位,研究生為主。”一位2018年研三的應屆畢業生李鵬(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發表于:1/3/2019 2019年醫療服務將以價值為導向 數字醫療、智慧醫療也有望再迎爆發期 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創新藥進入新周期,仿制藥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實現進口替代。同時,多路資本看好醫藥行業前景,不少互聯網企業加速進軍智慧醫療。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范圍內,2019年醫療服務將以價值為導向,一致性評價藥品仍為投資重點,同時,數字醫療、智慧醫療也有望再迎爆發期。 發表于:1/2/2019 不抽血化驗即可體檢?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渾水摸魚 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率先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醫療AI近兩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過,快速發展之余也難免泥沙俱下。 發表于:1/2/2019 豐田研發HRS機器人 未來或將用于老年人護理工作 據外媒報道,豐田除了售車外,最近還希望出售其機器人。豐田早在2004年就開始開展機器人試驗,公司當時發布了一款吹小號的小型仿真機器人,擁有人造嘴唇、肺和可活動的手指,或許能配合管弦樂隊進行表演。 發表于:1/2/2019 未來幾年將是中國智慧醫療飛速發展的時期 近年來,我國智慧醫療飛速發展,引來眾多企業跨界布局,其中包括國產第一大面板廠商——京東方。近日,記者來到合肥京東方醫院,探訪數字化醫院如何提升用戶體驗。 發表于:1/2/2019 醫護機器人產值將破千億 但尚有成本和性能的挑戰 11月9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期間,“2018上海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會上,醫谷記者有幸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助理何黎明博士,了解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現狀。 發表于:12/30/2018 手術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新疫苗等新技術將塑造未來醫學樣貌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指出,拜藥物、疫苗接種和基因學進步之賜,未來許多人不必開刀就能治療癌癥或關節疾病。手術技術的發展也能讓創傷更小、患者更快痊愈,而且將有更多患者愿意采取預防措施來阻止疾病惡化。 發表于:12/30/2018 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的發展如火如荼 競爭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醫療是AI應用場景中最被看好的領域之一,由于慢性病患者群體增長、優良醫療資源緊缺及不均衡等現狀,使得醫療AI被寄予厚望。 發表于:12/30/2018 2019年將對醫療行業產生影響的五大醫療創新領域及其趨勢淺析 該報告由BIP Capital副總裁Sarath Degala撰寫。BIP Capital是東南亞最為活躍、成功的風投公司之一,為企業家、投資者和運營商提供服務,以培育新興的企業生態系統。Sarath Degala擁有17年的投資經驗,在醫療保健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運營和財務業績。他的投資專業包括衛生系統戰略、并購、運營改進、醫生實踐管理、收入周期、ASC運營、病例管理、整合和周轉服務。 發表于:12/30/2018 紫外線光療是治療MF尤其是早期MF的有效方法之一 紫外線光療儀專治銀屑病,白癜風。是利用紫外線照射人體來防治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技術。紫外線光療是治療MF尤其是早期MF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紫外線包括PUVA、寬譜中波紫外線(BB-UVB)以及NB-UVB。1984年開始NB-UVB應用于臨床,最初主要用于治療尋常性銀屑病,其療效明顯優于BB-UVB,與PUVA療效相當,但不良反應較小。 發表于:12/30/2018 可視遠程醫療的應用場景擴大 使醫療資源的分配更加高效 4G時代,現有的智能移動終端將面臨一場新的革命。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理論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00Mbps至150Mbps,將達到目前3G標準傳輸速度的50倍。 發表于:12/30/2018 利用超聲波來測血壓 準確快捷且人體不會感覺到疼痛 現在,醫生們都在使用超聲波,就像蝙蝠一樣,利用多普勒效應檢測體內血液流動的情況。但這種技術目前還不能用于檢測那些血液流通緩慢、病癥多發的小血管流動情況。不過音爆技術可以通過加熱一小滴血液,從而完成對其觀察。 發表于:12/30/2018 首款國家創新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 12月25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批準產,成為首款獲得國家創新審評通過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標志著我國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款產品也是我國首款同時適用于兒童和成人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不僅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空白,也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醫療器械。 發表于:12/29/2018 前百度高管研發全球首款AI篩查眼底相機 在眼底篩查領域,北京至真互聯網技術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臺手持便攜型“智能篩查眼底相機”,其定位是為基層醫生量身打造,拍攝過程更加簡單,便攜和智能。 發表于:12/29/201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