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驍龍8 Gen1+曝光!臺積電4nm工藝樣片還是熱、功耗降低有限 前不久,高通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的驍龍8 Gen 1處理器,采用三星4nm工藝打造,在CPU/GPU等各方面相較前代都有明顯提升。 發表于:12/15/2021 大聯大世平集團推出基于NXP產品的PEPS無鑰匙進入及啟動系統方案 2021年12月14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恩智浦(NXP)S32K144、NJJ29C2、NCF29A1和NCK2912芯片的汽車無鑰匙進入及啟動系統解決方案。 發表于:12/14/2021 英特爾再創里程碑!自動駕駛芯片出貨1億顆 Intel旗下的Mobileye宣布,被譽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大腦的EyeQ SoC系統集成芯片,出貨量已突破1億顆。 發表于:12/14/2021 德國進口SycoTec銑刀分板機主軸 自動分板機的好幫手 隨著電子數碼、電子、3C等電子設備向輕薄化、小型化發展,對PCB的高性能和高質量的需求越來越突出,如何實現高效率和高質量分板是行業大勢所趨。傳統的人工折板已基本被PCB全自動分板機所取代,在線分板機、全自動分板機、SMT分板機、走刀式分板機、線路板分板機、銑刀式分板機等各種不同類型分板機被廣泛應用。 發表于:12/14/2021 MLCC擴產“賭局”:過剩還是機遇 日前,MLCC國內龍頭三環集團突發大火,雖潮州市潮安區應急管理局及時發布了通報稱“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但依舊觸動業內緊繃的神經,部分業內人士擔心面臨降價壓力的被動元件行情是否會受此影響。 發表于:12/14/2021 半導體設備市場大熱,產業鏈上這一環節,不容忽視! 近年來,5G商用化、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物聯網、智慧城市、智能汽車等一系列新技術及終端市場的需求驅動,給予了半導體行業新的動能。同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供給節奏,導致供應鏈中斷,疊加需求爆發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供需失衡,全球半導體產業陷入了嚴重的缺貨潮,代工廠持續滿載下開啟擴產周期。 發表于:12/14/2021 小米宣布高硅補鋰新型手機電池 12月10日下午消息,小米手機宣布小米電池技術取得新突破。 發表于:12/14/2021 國內首臺100kW超高功率激光器正式啟用 12月10日上午,銳科激光與南華大學聯合研制的國內首臺100kW超高功率工業光纖激光器及配套設備啟用儀式在南華大學順利舉行。 發表于:12/14/2021 電動汽車為什么熱衷SiC?SiC芯片及封裝技術進階之路 SiC(碳化硅)為人們熟知還要感謝電動汽車率先打響了搭載的第一槍,特別是特斯拉,據說其平均每2輛電動車就需要一片6英寸SiC晶圓;SiC器件市占率高達6成的科銳(Cree)產能幾乎被它包了一半。 發表于:12/13/2021 88億晶體管!吉利發布國內首款7nm汽車芯片,性能不輸高通 在上個月的時候,在吉利的“智能吉利2025活動”中就宣布,自研的首枚7nm制程汽車SOC“智能座艙芯片”芯片即將量產,當時就讓網友們很興奮。 發表于:12/13/2021 分析丨汽車芯片缺貨到了什么程度? 汽車半導體缺貨的現狀,或許會延續很久,產能、良品率、龐大的需求量目前來看無法解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缺芯何時能解成為每個人都在關心的問題。 發表于:12/13/2021 酷派“復活”:主攻下沉市場,下沉市場卻也沒有酷派的一席之地 熟悉的是,曾經的酷派作為“中華酷聯”四大天王之一,風光無限。自2003年酷派正式進軍手機市場后,便推出了中國第一款CDMA1X彩屏電阻觸屏手機,緊接著在2005年又推出了全球首款CDMA/GSM智能雙模雙待手機。2012年前后可謂是酷派的高光時刻,不僅躋身全球前五,出貨量也是節節攀升,曾經的酷派無出其右。 發表于:12/13/2021 1nm光刻機要來了,每臺售價約20億 眾所周知,在芯片制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半導體設備就是光刻機。為什么說他最重要,一方面是因為它占所有制造設備成本的22%左右,同時也占工時的20%左右。 發表于:12/13/2021 淺析中國芯片行業發展現狀 全球 “芯”缺浪潮持續發酵,此次缺芯與過往不同,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時間跨度遠超想象,自2020年4季度開始的芯片大缺貨,到了2021年更是愈演愈烈,關于缺芯什么時候能緩解,各家的觀點各有不同。甚至有觀點認為此次缺芯將會延續到2023年。 發表于:12/13/2021 三星4nm芯片“翻車”,盟友無情倒戈,臺積電的機會來了 在本月初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美國芯片巨頭高通,推出了新一代的驍龍8移動平臺——驍龍8 Gen 1。 發表于:12/12/2021 ?…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