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NI發布用于管理部署系統的新基礎架構 NI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NI) 以軟件為中心的平臺供應商,助力于加速自動化測試和自動化測量系統的開發進程和性能提升,今日宣布推出用于分布式系統管理的應用軟件SystemLink。SystemLink為軟件部署、遠程設備配置和系統健康性能監控等自動化任務提供了一個集中界面,有助于提高運營效率并降低維護成本。 發表于:5/10/2018 都在說AI,AI到底是什么? AI概念籠統,范圍廣大,到底什么才是AI的核心? 美國當地時間5月8日,一年一度谷歌I/O開發者大會在山景城舉辦,外界的焦點皆為谷歌利用AI在各項研發方向的進展。據悉,谷歌已經開發了最新的AI智能工具,可以為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冰箱等各種類型的產品提供動力。 發表于:5/9/2018 人臉識別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歐冠決賽上正確率僅達10% 近日,南威爾士警方在一項記錄請求中透露,其余2017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等事件中使用的自動面部識別(AFR)“定位”系統,失誤率達90%以上。 發表于:5/9/2018 人工智能興起,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 自2016年起,人工智能再次成為全球焦點,緣由在于谷歌請來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做了一場科技秀,旗下DeepMind公司AI 系統阿爾法狗與李世乭上演了一幕震驚全球的人機大戰,最終大勝人類冠軍棋手,至此,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熱潮,眾多企業紛紛表示向人工智能轉型,甚至百度直接宣傳自己是AI公司。 發表于:5/9/2018 云端數據不安全,或許可以這樣解決? 云計算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改變了業界人士的話題,已經從“是否將業務運行在云端”轉變為“何時移動到云端”或“應該如何移動到云端并運營”?隨著這一變化,預計從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被移動/實施時就有了針對云計算的安全性。從歷史上看,安全一直是企業云采用的最大障礙之一。盡管克服了一些問題并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仍需要解決一些挑戰,以便負責任地使用云資源。 發表于:5/9/2018 工業互聯網必須走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眾所周知,以太網已經成為家庭、企業及數據中心網絡連接和互通的最廣泛的通信協議標準。然而因為其確定性、實時性、可靠性等因素,傳統以太網并不適用于工業數據通訊。例如以太網存在的CSMA/CD機制,當網絡出現沖突時需不斷重發數據,這對于網絡實時性帶來挑戰;另外,因工業現場面臨惡劣的工況、嚴重的線間干擾等,也導致以太網可靠性大打折扣。下面就隨工業控制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發表于:5/9/2018 一個集成電路老兵的肺腑之言 上月中,中興的事情一出,集成電路這個事兒總算又上了一次熱門。上次產業火起來,還是2014年國家大基金成立的時候,1300億砸下去,總是要有所回響的。 發表于:5/9/2018 全新升級,實現產業互補延伸!IAMD BEIJING于今日盛大開幕! 今日,中國北方頂尖工業自動化傳動展覽會,中國自動化行業的風向標——2018中國(北京)國際工業智能及動力傳動與自動化展覽會(以下簡稱:IAMD BEIJING)在北京展覽館盛大開幕。菲尼克斯、德國倍福、康耐視、魏德米勒、皮爾磁、美國邦納、易福門、施邁茨、諾德、富士電機、羅勒、威圖、金器工業、氣立可等近200家全球先鋒企業現場演繹智能制造全套解決方案 發表于:5/9/2018 8G帶寬 20G采樣率 TeledyneLecroy力求將示波器做到極致 Teledyne LeCroy發布WavePro HD高精度示波器,它首次結合了HD4096 12位高精度技術和8 GHz帶寬,實現了低噪聲和高信號保真度。 WavePro HD示波器具有高達5 Gpts的快速響應和易于瀏覽的采集存儲器,這也是業界首創,可以長時間捕獲極其精細的波形細節,深入而強大的分析工具包可以快速洞察系統的行為。 發表于:5/9/2018 工信部:將從四個方面推進機器人產業向高端發展應用 針對當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局勢,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羅俊杰日前表示,機器人既是先進制造業的代表,也是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接下來,工信部將從四個方面推動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高端發展和規模應用。 發表于:5/9/2018 中國5S失敗率高達90%?為什么? 5S管理作為一種基礎管理,對內可以創造安全整潔的環境、消除各種浪費,對外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為企業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確實值得所有企業推行。 發表于:5/8/2018 臺灣半導體產業鏡鑒:臺積電制程2021年超越英特爾? 有“中國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汝京又有了新職務。5月4日,有行業資訊網站展示出一份文件。該文件顯示,張汝京已于5月3日正式被聘任為青島大學微納技術學院終身名譽院長。 發表于:5/8/2018 日媒:為什么中國造不出像樣的半導體? 商業大亨馬云說要為中國制造國產半導體。這是中國政府的一個長期目標。由于最近美國對一些科技出口的控制,如今這變得更為重要。問題是,中國經歷幾十年失利后能否最終克服挑戰。 發表于:5/8/2018 前進5納米:臺積電最新技術藍圖全覽 持續同時朝多面向快速進展的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TSMC),于美國矽谷舉行的年度技術研討會上宣布其7納米制程進入量產,并將有一個采用極紫外光微影( EUV)的版本于明年初量產;此物該公司也透露了5納米節點的首個時間表,以及數種新的封裝技術選項。 發表于:5/8/2018 上海新陽大硅片最新進展披露,光刻膠成為公司新目標 上海新陽是一個專注于電子電鍍和電子清洗核心技術的公司,多年來已經研制出四大系列100多種電子化學品與30多種配套設備產品,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和豐富的產品系列。 發表于:5/8/2018 ?…62562662762862963063163263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