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全球半導體行業上云格局一覽和十個上云實踐問題的過來人解答 如果說EDA工具的出現是半導體行業的第一次革命,幫助芯片設計人員用更簡單的方法從事設計工作,以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設計成本。 那么,云計算可能是第二次產業革命的開端。雖然云計算本身已經出現十年之久,但直到現在,也許才能看出一些端倪。 發表于:9/24/2019 探索模擬電路起源——運算放大器神級領悟 運算放大器作為《模擬與數字電路》中的核心集成器件,其參數的測試電路及測試方法,都將給予學生極大的啟發,幫助加深理解電類基礎課程。但是,運算放大器的多個參數測試都較為困難,很難得到確切的、準確的實驗結果 發表于:9/24/2019 Molex發布 Micro-Latch 2.00 毫米線對板連接器系統 Molex宣布推出 Micro-Latch 2.00 毫米線對板連接器系統,該系統適合工業自動化、消費品及汽車市場上的客戶使用。連接器系統可理想用于需要耐高溫設計的緊湊型應用,在滿足各種標準要求的同時,仍然具有出色的可靠性。獨一無二的功能特點使該連接器系統具備更好的端子保持效果、增強了牢固性,同時具有絕佳的配對能力。 發表于:9/23/2019 海克斯康光學掃描技術確保Zollern公司渦輪盤高精品質 Zollern 公司是在金屬加工領域內居領導地位的生產商,在300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司致力于鑄造與加工技術的提升,使之達到領先水平,而這項技術對內部質量檢測的要求同樣不可小覷。 發表于:9/23/2019 意法半導體陸春雷: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工業市場發展 近日,意法半導體工業巡演北京站順利舉辦。2019年5月,意法半導體在深圳舉辦了首屆工業峰會,而為了延續工業峰會的成功,意法半導體于下半年分別在廣州、上海、北京、臺灣地區以及新加坡和印度等地舉辦巡演。 發表于:9/23/2019 見證奇跡的時刻:如何從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出電磁波? 在前兩篇文章里,長尾君給大家介紹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和微分形式。大家也都知道麥克斯韋從這套方程組里推導出了電磁波,然后通過計算發現電磁波的速度正好等于光速。于是,麥克斯韋就預言“光是一種電磁波”,這個預言后來被赫茲證實。 發表于:9/22/2019 SABIC攜手布局可持續增長,協作成就包容性未來 9月18至20日,第十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CPCIC)在浙江杭州成功舉辦。期間,國際多元化化工企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在副總裁兼北亞區總裁李雷的帶領下,全面參與了包括循環經濟論壇、市長論壇、安全峰會、CEO圓桌會和“輝煌十周年”在內的多個大會重要環節,重申了SABIC攜手產業鏈不同環節,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助力中國實現可持續增長和成就包容性未來的堅定承諾。 發表于:9/21/2019 答疑|如何確保 FPGA PCIe 的啟動時間滿足 PC 機的要求? 眾所周知,PC 需要 PCIe 設備在 100ms 內啟動,這樣 PC 才能掃描到 PCIe 設備。其實對于 FPGA PCIe 板卡,同樣也需要滿足這個時間要求。這一類板卡,PCIe 的啟動時間通常包括Power Ramp Time、Power on reset delay Time、FPGA配置時間等,其中 Power Ramp Time 和 Power on reset delay Time 和硬件電路相關,FPGA 配置時間和 FPGA 設計相關。 發表于:9/21/2019 一種簡單的測量土壤濕度和pH值(帶溫度補償)的方法 本文說明如何測量土壤濕度和pH值,以及如何利用這種測量(例如)讓作物快速生長。 發表于:9/20/2019 機器視覺在電容器外觀缺陷檢測中的應用 傳統的電容器外觀缺陷檢測采用人工檢測,效率低、出錯率高、成本高。為了克服人工檢測的缺點,提高電容器生產的自動化程度,設計基于機器視覺的電容器外觀缺陷檢測系統。首先采集圖像、預處理,匹配定位到電容區域;然后采用閾值分割檢測溢膠、環氧面氣孔氣泡缺陷,采用模板匹配檢測字符、外殼破損缺陷;最后通過Blob分析,提取缺陷特征,設定閾值參數,以滿足不同標準的檢測要求。根據樣機實驗結果顯示,檢測系統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和精度。 發表于:9/20/2019 MiR自主移動機器人攜以安全性著稱的機器人產品矩陣亮相2019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MiR自主移動機器人攜以安全性著稱的機器人產品矩陣 亮相2019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最高負載1噸的MiR1000機器人在華首次公開亮相 發表于:9/19/2019 社科院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的自主產業鏈正在形成 在美國采取非常規手段對中國集成電路企業進行圍堵之際,中國加快芯片自主研發和提高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的自給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總體而言,美國依然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居于統治地位,中國與其存在較顯著的差距。芯片設計及相關的軟件工具領域,中國已有了點上的突破;芯片的制造、封測環節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尤其是封測及相關設備制造,是中國最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領域;硅晶圓材料方面,中國目前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但國產化率還非常低。從整體來看,中國集成電路的自主產業鏈正在形成,一些局部的創新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在一些關鍵技術和關鍵材料及設備方面仍然受制于人,如高端光刻機、芯片設計的工具軟件以及高純硅的供應方面,中國存在明顯短板。 發表于:9/19/2019 毛二可院士:軍用雷達發展史、新體制雷達發展方向 2017年4月20日,美國國會批準了LRDR新型陸基反導預警雷達的設計方案,這是繼『薩德之眼』AN/TPY-2雷達后,美國最先進的反導雷達,它將成為美國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重要基礎。據報道,LRDR 雷達將是基于氮化鎵組件技術研制的相控陣雷達。為此,《兵器知識》就相控陣雷達的先進性,空警 500 等國產雷達的發展,專訪了毛二可院士。 發表于:9/19/2019 【深度】全球機器人產業趨勢及特征分析 當前,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速回落,服務、特種機器人增速穩定。技術創新圍繞仿生結構、人工智能和人機協作不斷深入,產品在教育陪護、醫療康復、危險環境等領域的應用持續拓展,企業持續優化產品性能,前瞻布局機器人智能應用,全球機器人產業正穩步增長。 發表于:9/19/2019 臺積電靠什么讓摩爾定律再“活”三十年? 如果您認為英特爾是推動并維持摩爾定律的最大貢獻者,那您可能還沒有聽說過Philip Wong對這個問題的觀點。Wong是臺積電的研發副總裁,最近在Hot Chips會議上做了一個演講。他說,摩爾定律不僅現在還在奏效,而且,如果有了正確的技術訣竅,在未來三十年它將繼續適用。 發表于:9/19/2019 ?…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