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工控領域芯片廠商高附加值的底層邏輯 與非網匯集了多家國內外芯片廠商,就半導體技術在工控領域的作用及發展進行深度探討,從而管中窺豹,發現國產廠商與國外頭部企業在技術、產品及應用上的區別與差距。 發表于:7/6/2022 基于變分自編碼器和三支決策的工控入侵檢測算法 為了更精確地提取工控入侵數據集特征和更精準地分類惡意數據,使得入侵檢測方法滿足當前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變分自編碼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和三支決策理論(Three-way Decisions,TWD)的新型工業控制網絡入侵檢測算法(VAE-TWD)。該算法利用變分自編碼器強大的感知能力對高維數據進行降維映射和特征提取,再對正常和惡意數據利用三支決策理論進行即刻決策,劃分入正向決策域和負向決策域。而對于邊界域內不確定的數據,將通過不同粒度的特征,選擇適當數據構成新的訓練集并擴充到原有數據集中。然后重復決策過程,直至決策域中數據為空,規避盲目決策的風險。實驗結果表明VAE-TWD算法提升了對工控入侵檢測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分類能力,且在準確率、檢出率、誤報率、F1得分等指標上均優于對比算法,有效提高了工控入侵檢測的性能。 發表于:7/5/2022 鋰電池品質與效率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電化學儲能解決方案中,鋰離子電池占據其中較大的比重。未來,新能源儲能、電動車和5G基站等應用場景將為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貢獻相當規模的增長。 發表于:7/4/2022 自動化在滿足不斷增長的氫氣需求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氫氣正在成為未來的燃料,是實現中國清潔能源轉型目標的關鍵推動因素。《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至2050年氫能將在交通運輸、儲能、工業 、建筑等領域廣泛使用,氫氣年需求量將提升至6000萬噸,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達10 %,產業產值達到12萬億;至2060年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氫氣年需求量將增加至13億噸左右,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達到20%。 發表于:7/4/2022 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 工業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迫切需要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戰略性的轉變。制造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碳稅、環境合規要求,以及因未能遵守法規而面臨訴訟的風險。能源脫碳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燃料的可用性,為制造企業實現低碳目標提供了重要機會,但這種轉變必須與提高工廠能效和排放控制相一致。然而,在這些領域做出重大改進可能是一項挑戰。在大多數情況下,勞動力已經減少到最低數量,創造額外生產力和效率所獲得的收益已經非常有限,需要尋求新的突破。 發表于:7/4/2022 破解SiC、GaN柵極動態測試難題的魔法棒 — 光隔離探頭 SiC、GaN 作為最新一代功率半導體器件具有遠優于傳統 Si 器件的特性,能夠使得功率變換器獲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系統成本。但同時,SiC、GaN極快的開關速度也給工程師帶來了使用和測量的挑戰,稍有不慎就無法獲得正確的波形,從而嚴重影響到器件評估的準確、電路設計的性能和安全、項目完成的速度。 發表于:7/2/2022 貿澤備貨Analog Devices ADIN2111長距離以太網交換機助力工業自動化 2022年7月1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備貨Analog Devices (ADI) 的ADIN2111雙端口以太網交換機。Analog Devices不斷擴大其10BASE-T1L單對以太網解決方案產品組合,推出ADIN2111為10BASE-T1L線路、環形和菊花鏈網絡提供完整的單芯片解決方案。與分立式解決方案相比,這些交換機的功耗降低高達50%,占板空間減少高達75%。ADIN2111交換機還增加了適用于控制器、傳感器和執行器的長距離以太網連接,可幫助實現更高效且可持續的樓宇管理。 發表于:7/2/2022 基于功放、功分技術的微波信號源擴展方法研究 量子超導計算芯片的測試需要幾十甚至上百路高頻微波信號輸入,普通微波信號源一般只有1~2個通道,遠遠不能滿足測試需求;若集成多個信號源以擴展信號通道,不但體積龐大,成本昂貴,信號源的同步控制也是一個難題。針對上述問題,基于功放及功分技術,提出了對微波信號源的一路輸出進行等功率擴展的方法,設計了集成了衰減器、功放和功分模塊的信號源等幅擴展裝置。利用微波信號源、頻譜儀、網分等測量儀器搭建實驗平臺,對所設計信號源擴展裝置的性能開展實驗研究,同時驗證基于功放、功分技術的微波信號源擴展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保證所擴展信號的中心頻率、功率與源信號高度一致,各擴展通道的信號相位穩定性好,相位長期漂移控制在±1°以內,滿足了量子超導計算芯片測試的需求。 發表于:7/1/2022 基于SiP技術的某分組件及測試系統設計與實現 系統級封裝SiP已成為突破摩爾定律的主要技術路線,是未來武器裝備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依托,在武器裝備研制和應用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和前景。針對區域信號目標識別系統輕量化、小型化、集成化、低功耗等要求,設計一種基于SiP技術的某分組件并為此開發一套自動化測試系統,通過該自動化測試系統對200多套產品進行試驗,得出該產品性能穩定、可靠;輕量化、小型化、低功耗等要求也滿足客戶要求。 發表于:7/1/2022 是德科技委外研究表明,自動化測試仍然是當今組織面臨的重大挑戰 2022 年 6 月 29 日,北京——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近日發布了該公司委托 Forrester 在全球范圍內得出的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針對測試運營決策者展開調研,從而了解他們采用的測試策略和技術。 發表于:7/1/2022 機器人之眼,讓殘障人士自主出行成為現實 隨著工業自動化發展,激光雷達在工業和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已經愈發廣泛和多樣化。在全球疫情和供應鏈危機等因素影響下,人們對汽車、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的智能化需求進一步提升,可以說,激光雷達作為自動化機器人的“眼睛”,大幅提升了機器的視覺功能。 發表于:7/1/2022 降本增效、守衛安全……看激光雷達賦能智慧安保與數字化工地 隨著各行業需求多樣化與應用場景多元化,也為自動化技術的部署帶來了諸多挑戰: 安保機器人需要在復雜的室內外環境運行,滿足嚴格的運行范圍和速度要求,甚至在無GPS的室內環境下。在繁忙、快節奏的建筑工地,傳統點檢無法實時監管有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而監測的疏漏和延遲則會導致代價高昂的錯誤與返工。 那么,為了應對上述挑戰,Velodyne Lidar與合作伙伴Knightscope、Clearpath Robotics強強聯手,帶來了哪些解決方案呢? 發表于:6/30/2022 昇騰AI的蝴蝶效應,從智能制造開始 在數智時代的技術驅動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翩然而至,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智能經濟時代已經來臨。 發表于:6/30/2022 從昇騰AI助力富士康產線升級,看中國智造的未來之路 數智時代,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的智能制造成為工業制造的核心,“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未來創新的重點在實體經濟,更在制造業。 發表于:6/30/2022 家電制造巨頭卡位工業互聯網:經驗、特色及發力點 在安徽蕪湖,卡奧斯COSMOPlat與奇瑞汽車共建的汽車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3個月時間連接奇瑞上下游375家零部件企業,提高零部件企業不入庫率10%,實現了汽車設計、研發等各環節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快速轉化,使原來相對孤立的產業鏈各方實現共贏。 發表于:6/30/2022 ?…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