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第七講:安規測試儀的使用方法與選型 安規測試儀怎么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常用技術系列培訓第7講-安規測試儀的使用方法與選型中蔡老師將著重介紹安規測試儀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工程師的實際操作帶來幫助! 發表于:7/13/2022 國產EDA驗證調試工具實現破局 助力芯片設計效率提升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如今芯片設計的每個環節已離不開EDA工具的參與,涉及驗證、調試、邏輯綜合、布局布線等全流程。尤其是在關鍵的驗證和調試環節,可謂是打通芯片流片的“任督二脈”,如果在這一環節受阻,那帶來的“次生傷害”將難以想象。 發表于:7/12/2022 意法半導體新款芯片提高消費電子能效,有望在全球節省一百萬億瓦時 2022年7月7日,中國 -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正在通過其新一代的創新技術,增強個人計算產品的可持續性。 發表于:7/11/2022 芯動科技亮相全球半導體頂尖盛會——TSMC歐洲研討會 近期,全球頂尖半導體工藝盛會——TSMC 2022 Technology Symposium歐洲站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芯動科技(INNOSILICON)作為唯一一家大陸參展商,攜一系列高端IP和定制芯片前沿成果,在世界舞臺上一展頂尖創新實力,贏得了全球客戶的關注與好評。 發表于:7/8/2022 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市場指南 人工智能(AI)軟件是中國企業投資和關注的重點。中國的AI軟件市場在持續快速增長,競爭非常激烈。AI軟件企業使用一種或多種AI技術(見圖1),幫助企業解讀事件、完成決策支持和自動化,以及采取相應行動。這些廠商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AI價值鏈部分或整個生命周期的需求,包括構思、用例發現、數據收集、數據增強、AI開發,以及AI部署、監控和校準。 發表于:7/7/2022 第六講:電源的使用與選型 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常用技術系列培訓第6講-電源的使用與選型中蔡老師將著重介紹其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工程師的實際操作帶來幫助! 發表于:7/6/2022 工控領域芯片廠商高附加值的底層邏輯 與非網匯集了多家國內外芯片廠商,就半導體技術在工控領域的作用及發展進行深度探討,從而管中窺豹,發現國產廠商與國外頭部企業在技術、產品及應用上的區別與差距。 發表于:7/6/2022 基于變分自編碼器和三支決策的工控入侵檢測算法 為了更精確地提取工控入侵數據集特征和更精準地分類惡意數據,使得入侵檢測方法滿足當前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變分自編碼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和三支決策理論(Three-way Decisions,TWD)的新型工業控制網絡入侵檢測算法(VAE-TWD)。該算法利用變分自編碼器強大的感知能力對高維數據進行降維映射和特征提取,再對正常和惡意數據利用三支決策理論進行即刻決策,劃分入正向決策域和負向決策域。而對于邊界域內不確定的數據,將通過不同粒度的特征,選擇適當數據構成新的訓練集并擴充到原有數據集中。然后重復決策過程,直至決策域中數據為空,規避盲目決策的風險。實驗結果表明VAE-TWD算法提升了對工控入侵檢測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分類能力,且在準確率、檢出率、誤報率、F1得分等指標上均優于對比算法,有效提高了工控入侵檢測的性能。 發表于:7/5/2022 鋰電池品質與效率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電化學儲能解決方案中,鋰離子電池占據其中較大的比重。未來,新能源儲能、電動車和5G基站等應用場景將為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貢獻相當規模的增長。 發表于:7/4/2022 自動化在滿足不斷增長的氫氣需求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氫氣正在成為未來的燃料,是實現中國清潔能源轉型目標的關鍵推動因素?!吨袊鴼淠茉醇叭剂想姵禺a業白皮書》數據顯示,至2050年氫能將在交通運輸、儲能、工業 、建筑等領域廣泛使用,氫氣年需求量將提升至6000萬噸,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達10 %,產業產值達到12萬億;至2060年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氫氣年需求量將增加至13億噸左右,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達到20%。 發表于:7/4/2022 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 工業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迫切需要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戰略性的轉變。制造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碳稅、環境合規要求,以及因未能遵守法規而面臨訴訟的風險。能源脫碳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燃料的可用性,為制造企業實現低碳目標提供了重要機會,但這種轉變必須與提高工廠能效和排放控制相一致。然而,在這些領域做出重大改進可能是一項挑戰。在大多數情況下,勞動力已經減少到最低數量,創造額外生產力和效率所獲得的收益已經非常有限,需要尋求新的突破。 發表于:7/4/2022 破解SiC、GaN柵極動態測試難題的魔法棒 — 光隔離探頭 SiC、GaN 作為最新一代功率半導體器件具有遠優于傳統 Si 器件的特性,能夠使得功率變換器獲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系統成本。但同時,SiC、GaN極快的開關速度也給工程師帶來了使用和測量的挑戰,稍有不慎就無法獲得正確的波形,從而嚴重影響到器件評估的準確、電路設計的性能和安全、項目完成的速度。 發表于:7/2/2022 貿澤備貨Analog Devices ADIN2111長距離以太網交換機助力工業自動化 2022年7月1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備貨Analog Devices (ADI) 的ADIN2111雙端口以太網交換機。Analog Devices不斷擴大其10BASE-T1L單對以太網解決方案產品組合,推出ADIN2111為10BASE-T1L線路、環形和菊花鏈網絡提供完整的單芯片解決方案。與分立式解決方案相比,這些交換機的功耗降低高達50%,占板空間減少高達75%。ADIN2111交換機還增加了適用于控制器、傳感器和執行器的長距離以太網連接,可幫助實現更高效且可持續的樓宇管理。 發表于:7/2/2022 基于功放、功分技術的微波信號源擴展方法研究 量子超導計算芯片的測試需要幾十甚至上百路高頻微波信號輸入,普通微波信號源一般只有1~2個通道,遠遠不能滿足測試需求;若集成多個信號源以擴展信號通道,不但體積龐大,成本昂貴,信號源的同步控制也是一個難題。針對上述問題,基于功放及功分技術,提出了對微波信號源的一路輸出進行等功率擴展的方法,設計了集成了衰減器、功放和功分模塊的信號源等幅擴展裝置。利用微波信號源、頻譜儀、網分等測量儀器搭建實驗平臺,對所設計信號源擴展裝置的性能開展實驗研究,同時驗證基于功放、功分技術的微波信號源擴展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保證所擴展信號的中心頻率、功率與源信號高度一致,各擴展通道的信號相位穩定性好,相位長期漂移控制在±1°以內,滿足了量子超導計算芯片測試的需求。 發表于:7/1/2022 基于SiP技術的某分組件及測試系統設計與實現 系統級封裝SiP已成為突破摩爾定律的主要技術路線,是未來武器裝備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依托,在武器裝備研制和應用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和前景。針對區域信號目標識別系統輕量化、小型化、集成化、低功耗等要求,設計一種基于SiP技術的某分組件并為此開發一套自動化測試系統,通過該自動化測試系統對200多套產品進行試驗,得出該產品性能穩定、可靠;輕量化、小型化、低功耗等要求也滿足客戶要求。 發表于:7/1/2022 ?…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