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可重構晶體管登場,可用于構建有編程功能的芯片電路 來自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的科研團隊近日開發出新型晶體管技術 -- 可重構場效應晶體管(RFET),可用于構建具有可隨時編程功能的電路。 一顆 CPU 固然擁有數十億個晶體管,但通常情況下是為執行一種特定功能而制造的。 傳統的晶體管開發和生產過程中有一道 " 化學摻雜 " 的步驟,就是為純的本質半導體引入雜質,從而改變電氣屬性的過程。摻雜過程決定了電流的流動方向,一旦晶體管被制造出來就無法改變。 RFET 則是靜電摻雜取代了化學摻雜,這是一種不會永久改變半導體材料化學結構的新方法。 發表于:4/1/2024 華為云與貴州簽約全力打造全球最大智算中心! 3月31日消息,日前華為云官方發布公告稱,與貴州貴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協議指出,華為云將在貴安新區建設華為云智算基地,并以全力打造“全球最大領先的智算中心”為目標。 華為云表示,智算中心作為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對于抓住數字經濟時代機遇,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開展“人工智能 +”行動,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 發表于:4/1/2024 鵬城實驗室牽頭發起世界算力網聯盟 由鵬城實驗室牽頭,聯合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中興及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等近日在深圳前海共同發起“世界算力網聯盟”(World Computing Network Consortium, 簡稱 WCNC),倡議以“推動全球算力網絡一體化,惠及全球企業及個人”為愿景,共建全球科技共同體。 發表于:4/1/2024 俄羅斯自主芯片嚴重受挫:超過50%的都是廢片! 據俄羅斯媒體Vedmosit近日報道,俄羅斯自主芯片企業貝加爾電子(Baikal Electronics)在受到西方制裁之后舉步維艱,其封裝的處理器良品率只有不到50%。 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貝加爾電子)超過一半的芯片都是瑕疵品,原因一是相關設備還需要正確調校,二是芯片封裝工人技能不足。” 消息人士還透露,俄羅斯已經可以小批量封裝處理器,但達到一定規模后,廢片就會大量出現,無法在規模上維持足夠的良率。 發表于:4/1/2024 芯片需求太旺盛!臺積電計劃招聘2.3萬名員工 芯片需求太旺盛!臺積電計劃招聘2.3萬名員工 3月31日消息,據媒體報告,隨著全球對芯片的需求持續攀升,臺積電也開始大量招聘員工。 臺積電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Laura Ho透露,臺積電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其員工隊伍從77000人擴大到100000人。 目前臺積電的員工人數已經從2020年底的56000人迅速增長至77000人。 發表于:4/1/2024 羅克韋爾攜手英偉達拓寬AI 在制造業中的應用規模和范圍 (2024 年 3 月 28 日,中國上海)近日,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之一羅克韋爾自動化 (NYSE: ROK) 宣布攜手英偉達 (NVIDIA) 加快構建新一代工業體系。 發表于:3/31/2024 美施壓盟國收緊對華芯片設備維護服務 美國正在與盟國討論,要求收緊對中國芯片制造設備的維護服務。彭博社報道稱,當地時間27日,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與安全的副部長艾倫?埃斯特韋斯對媒體表示,正在力推對關鍵部件提供維護的限制,并且正與盟友進行討論。 報道稱,2023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推出一款搭載中國制造的7納米芯片的新型5G智能手機。彭博社此前分析稱,華為及其芯片制造合作伙伴中芯國際,仍依賴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和荷蘭阿斯麥的設備。 發表于:3/29/2024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關注6G人工智能 日前,工信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2024—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使標準化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行動計劃》從加強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提升現代化產業標準化水平、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推進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標準化發展、實施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及組織實施八個方面著手制定,其中多項涉及6G、人工智能等領域。 發表于:3/29/2024 從卷算力到拼性價比,智能駕駛的“風向”變了 從卷算力到拼性價比,智能駕駛的“風向”變了 發表于:3/29/2024 特斯拉擬打造私有5G服務為電動汽車及人形機器人提供支持 3 月 28 日消息,特斯拉 IT 制造解決方案工程首席工程師 Pat Ruelke 領英顯示,特斯拉正在開發“私有 5G”基礎設施,以為其電動汽車和 Optimus 人形機器人提供連接。 發表于:3/29/2024 ASML受限光刻機在華維護問題懸而未決 ASML受限光刻機在華維護問題“懸而未決” 發表于:3/29/2024 一萬億晶體管GPU將到來,臺積電董事長撰文解讀 在之前的演講介紹中,臺積電曾多次談到了萬億晶體管的路線圖。今天,在IEEE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署名為《How We’ll Reach a 1 Trillion Transistor GPU》的文章,講述了臺積電是如何達成萬億晶體管芯片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署名作者MARK LIU(劉德音)和H.-S. PHILIP WONG,其中劉德音是臺積電董事長。H.-S Philip Wong則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教授、臺積電首席科學家。 發表于:3/29/2024 AI國力戰爭:GPU是明線,HBM是暗線 隨著英偉達在最新的財報會議中明示,不同的國家都在嘗試建立屬于自己的 AI 算力,這一暗流下的激烈角逐已經完全走向臺前。 在這一場國家級、企業巨頭之間的競爭中,站在最前排的就是大模型和大模型的算力發動機 GPU。 從今年的 Sora、Claude3、GPT5 的態勢來看,大模型的智力涌現并未有絲毫放緩的跡象;這也使得國產大模型的追趕,眼看要縮小的差距又被無情的拉大,但算法的半透明和原理的公開,總歸讓這場競賽不至于被套圈太多。 雖然 GPU 龍頭英偉達股價一飛沖天,但攪局者的動力也有增無減,AMD 作為二供被寄予了厚望,谷歌自研 TPU 也被不少人看好;而國產 GPU 選手華為昇騰、寒武紀、海光、沐熙、壁韌等也在嘗試形成自己的閉環。 但在更為隱秘的戰場,HBM(高帶寬內存)顯然是基本被忽視的關鍵一環。 發表于:3/29/2024 荷蘭預留13億歐元挽留光刻機龍頭ASML 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荷蘭政府正積極行動,力求確保光刻機技術領軍者ASML繼續扎根本土。 根據荷蘭媒體披露的文件草案,該計劃包括恢復對技術移民的稅收減免,并為阿斯麥總部所在地——埃因霍溫地區的發展預留10億至13億歐元資金。 ASML首席執行官溫寧克(Peter Wennink)此前曾警告稱,該公司高度依賴熟練的外國勞工,并擔心荷蘭的商業環境正在惡化。 發表于:3/29/2024 工業GenAI的“軍備競賽”悄然打響 巨頭爭先布局!工業GenAI的“軍備競賽”悄然打響 發表于:3/29/2024 ?…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