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技術洞察公司Gartner最新發布的2025中國基礎設施戰略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盡管生成式AI已經并將繼續帶動技術發展,但持續的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將對基礎設施技術產生更為顯著的影響。
Gartner研究總監張吟鈴女士表示:“今年的基礎設施戰略技術涉及四個方面共計29項技術,反映出市場的多樣性,四個方面分別為:加快實施自主可控計劃、提升生成式AI采用的影響、確保基礎設施韌性以及保持運營效率。雖然入選本技術成熟度曲線的創新并未涵蓋基礎設施戰略涉及的所有領域,但均為中國CIO和I&O領導者應優先考慮的關鍵技術趨勢。”
今年,中國基礎設施戰略技術成熟度曲線上有幾項創新被公認為具有顛覆性影響力。分布式混合基礎設施和安全訪問服務邊緣有望在2~5年內成熟。前者使企業能夠利用類云基礎設施,同時保持對部署位置的控制,而后者可以降低成本,并減少IT運營和安全團隊的運營工作量。
盡管AI基礎設施技術預計將在5~10年內成熟,但近年來生成式AI的采用勢頭已顯著增強。 這一創新使得企業機構能夠提高運營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增強數字生產力、降低成本,并創建新的業務模式。
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技術已經成熟;該創新可以顯著降低基礎設施廣域網服務的資本性支出(capex)和運營成本。
AI基礎設施
AI基礎設施是指開發、部署和管理AI和機器學習工作負載所需的綜合技術棧和基礎設施,其中包含了多種組件,這些組件協同工作,可提供運行AI任務所需的必要算力、網絡、存儲、AI工程化工具、中間件和庫。
Gartner研究副總裁周玲女士表示:“AI基礎設施可為各行各業廣泛的數字化轉型計劃提供支持,幫助企業利用數據科學、機器學習和AI來提高運營效率、增強客戶體驗、提高數字生產力、降低成本并創建新的業務模式。”
分布式混合基礎設施
分布式混合基礎設施(DHI)是指能夠提供云原生特性的產品,這些產品可根據客戶的需求在本地、邊緣或公有云部署和運行。DHI可構建基礎設施框架,以在分布式環境中部署應用;同時遵循以云為中心的方法,提升公有云基礎設施范圍以外工作負載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Gartner研究總監張吟鈴女士表示:“DHI解決方案提升了在本地、邊緣和云環境中進行基礎設施配置和資源管理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使企業機構能夠利用類云基礎設施的優勢,同時保留對部署位置的管控。此外, Broadcom對VMware的收購增加了迅速探索替代策略的緊迫性,而DHI已成為主要選擇之一。”
中國的算力即服務
算力即服務(GPUaaS)是一種基于云的消費模式,按需提供對GPU算力的訪問。GPUaaS指的是公有云或專用云模式,而非本地部署或私有云產品。在中國,GPUaaS產品包括主要由中國廠商提供的AI加速卡和美國廠商提供的GPU,對AI推理任務的支持能力強于對訓練任務的支持能力。
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曾劭清表示:“借助GPUaaS,中國的基礎設施和運營(I&O)領導者能夠以只占初始資本性支出一小部分的成本,使用先進的GPU和AI加速卡資源,推動硬件資源的按需付費和高度可擴展的使用模式。對于缺乏數據中心資源來運行應用和AI基礎設施的企業而言,GPUaaS同樣具有重要價值。在中國GPU供應受限的背景下,無法從市場采購GPU基礎設施的企業可以轉而采用 GPUaaS服務。”
生成式人工智能一體機
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一體機是一種專門為運行AI工作負載而設計的集成式計算設備,通常包括圖形處理器(GPU)或AI加速器服務器、基礎設施軟件、模型庫、AI工程化工具或預先設置的AI應用。此產品為各種用戶群組提供了開箱即用的體驗。
Gartner研究總監張吟鈴女士表示:“中國的許多企業機構,特別是缺乏IT知識和技能的政府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和中小型企業,傾向于購買生成式AI一體機來測試和部署生成式AI用例,而硬件、基礎設施軟件和云服務提供商,以及獨立服務供應商和解決方案集成商,則會根據自己的優勢提供產品。”
中國的云原生
云原生旨在最大化地運用或實現云特性。這些特性是云計算最初定義的一部分,包括可擴展性和彈性、共享性、按使用計量、基于服務以及借助互聯網技術而無處不在。中國的云原生可以理解為充分利用供應商的云功能,或是通過容器等技術,使用云計算首創的方法,在需要的領域提供優勢。
Gartner研究副總裁周玲女士表示:“云原生被視為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可以提高生產力和敏捷性,包括加快和簡化應用的生命周期。鑒于這一優勢,該技術有助于實現工作負載在不同環境之間的可移植性,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微服務/現代化架構和敏捷開發需要全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工具,如容器、服務網格、基礎設施自動化、AI增強型持續集成/持續交付(CI/CD),以及專業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