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內容創作、醫療診斷、金融分析等領域展現巨大潛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們的生產、生活與認知方式。然而,其迅猛發展也伴隨著復雜嚴峻的安全挑戰,從深度偽造操縱輿論、模型生成內容侵犯知識產權,到數據投毒攻擊誤導決策、隱私泄露引發倫理危機,GenAI的安全問題受到廣泛關注。
為此,《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擬在2025年第11期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主題專欄,旨在匯聚行業智慧,共同應對GenAI發展帶來的安全挑戰,推動安全、可靠、可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誠摯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踴躍投稿!
一、 征文主題: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學術方向:
1. 對抗攻擊與防御;
2. 內容安全與濫用防控;
3. 隱私保護技術;
4. 數據投毒攻擊與防御;
5. 數據溯源與知識產權保護;
6. 模型可靠性研究;
7. 安全評估指標和標準研究;
8. 監管政策與法律規范研究。
二、投稿要求
1.稿件請用word格式錄入,并套用本刊投稿模板。模板下載網址:http://files.chinaaet.com/files/Periodical/pcachina_Templates.doc
2. 投稿文章須未在其他期刊或者出版正式論文集的會議上刊登過,且不在其他刊物或會議的審稿過程中,不存在一稿多投現象。
3. 保證文章的合法性(無抄襲、剽竊、侵權、虛假引用等不良學術行為),且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涉及國家、企業秘密,稿件文責自負。
4. 論文要求觀點鮮明、邏輯嚴謹、論據充分、方法合理,字數在5000~8000字。
5. 請在官方投稿網站(http://www.pcachina.com)注冊、投稿。注冊后請投稿在“人工智能”欄目。稿件經評審合格錄用后,在《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2025年第11期(正刊)以主題專欄形式發表。
三、專欄主編
于靜,中央民族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模型確權、人工智能安全、跨模態人工智能等。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包括TPAMI、TIP、ICML、CVPR、AAAI、WWW、IJCAI等國際期刊和會議,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合著英文教材1部。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課題10余項。
趙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少數民族語言語音處理技術、數據挖掘等。在藏語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音翻譯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國家專利2項。
蓋珂珂,北京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擔任IEEE技術與工程管理學會區塊鏈專委會聯合主席,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常務委員,新工科聯盟區塊鏈工委會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分會常務委員。從事區塊鏈、隱私計算、人工智能安全等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防預研項目等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200余篇。
四、時間安排
截稿日期:2025年9月20日
審稿反饋日期:2025年10月10日
出版日期:2025年11月15日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牟老師
電 話:010-82306116
郵 箱:muyx@chinaaet.com
六、期刊簡介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論壇指導,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科技期刊。該刊獲評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CACJ中國應用型核心期刊等。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編輯部
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