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工業互聯網快速成長期的關鍵一年,為充分反映工業互聯網已經取得的各方面成果,在2021、2022 年 “CITE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安全峰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之上,主辦方正式將峰會更名為“2023中國(大灣區)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安全峰會”,期望在更高水平上匯聚高端智庫資源,聚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打造覆蓋“政產學研用”的高端合作交流平臺,為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峰會主辦方特開展“工業互聯網·百家談”系列采訪報道,邀請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發表真知灼見,借助峰會宣傳平臺講好中國工業互聯網故事,傳遞中國工業互聯網聲音!
亞控科技產品總監張碩在采訪中暢談了很多想法。
張碩
北京亞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中國自動化學會工程設計專委會副秘書長;
北京兩化聯盟智能制造平臺專委會秘書長;
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刊發表論文一篇,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獲全國MBA百優案例1篇,參與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3個,參編國家標準2個,參編國家科研院所和科技聯盟組織的白皮書5篇。
5G+工業互聯網應用要解決幾個痛點才能發揮獨特價值
5G+工業互聯網有其典型的應用場景,但是不是萬能的場景,也就是說很多場合不適用。我們總結5G+工業互聯網應用要解決以下幾個技術痛點可以推進或者說幾個前提條件:
一、成本。5G在醫療、無人駕駛、質量檢測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場景應用,充分發揮了其低延時、大數據的優勢。在工業場景實際推廣過程中,成本高,中小企業不愿意投入,工業設備數字化改造和數據聯網是第一步,這意味著巨額資金的投入且回報不明確,很多企業不愿意在設備數字化改造及“上云上平臺”上增加投入。如果降低5G應用的成本,將是推廣的前提條件;
二、安全問題。“5G+工業互聯網”帶來智能化,同時也帶來潛在的資產與信息安全風險,涉及采集、傳輸、存儲和分析數據的制造生產流程的整個環節。當大量的工業終端設備大規模接入云端之后,機器和設備可能會遭到多種類型的攻擊,生產過程會受到破壞和干擾,甚至停止。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工業環境中保障系統和網絡安全、保證數據的安全可信是巨大的挑戰;
三、人才儲備。發展工業互聯網所需的既精通工業技術又懂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人才極度缺乏,人才缺口如果得不到解決,未來將嚴重阻礙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數據從幕后走到臺前,應該注意三點保障安全
在工業互聯網的環境中,數據從幕后走到臺前,從樣本回歸整體,對現實生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數據-信息-知識-決策”的轉變過程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主要目標,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一定要解決數據演變的過程;
二、閉環管控的落地是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深水區,企業通過數據到決策轉變最主要要應用到具體實踐,持續迭代;
三、組態技術的應用,讓更多的工程師可以深入到轉變過程,持續迭代自己的業務;
數據互聯互通是一把雙刃劍。如今,國家制定了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標準,就是要在數據共享的同時保證企業數據的安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廣泛應用數據安全隔離、單向傳輸等技術手段,并對數據進行分類管理,減少因數據被竊取和篡改給企業帶來的重大損失。
建設獨特的工業互聯網云平臺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工業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它的溯源就是工業,通過工業知識、工具再生產,最后注入工業主作業流程之中,從而提升效率,我們亞控科技就是走了一條獨特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道路,去年9月份我們研發了一款云操作平臺——WellinOS,并且面向廣大工程師創新提出了信息技術時代新“四大發明”,其中的云操作系統,不僅支持一鍵安裝云邊端運行環境,業務工程師在開發應用程序時可做到“三不管”;而且可以解決工業互聯網平臺快速構建、不需要關系型數據庫、開源數據庫,一個時空數據庫就可以完成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存儲;通過元語言還可以解決4000萬業務工程師開發工業app的難題;并且,公司還首創了數字孿生“六法則”,可實現物理工廠生產過程的全生命周期、全業務流程建模,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工廠對物理工廠的感知與控制。
中小企業數字化需要持續優化的平臺支持
國家鼓勵大型企業建平臺筑生態,這樣可以帶動一部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建設。大中小企業是相伴相生的關系,也是逐步轉化的過程。企業依賴工業互聯網的升級實現人機料法環測的閉環管控,這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講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如果能有一種平臺:
讓中小企業在上面快速構建自己的業務系統,并支持持續的后續業務自主迭代,這是很多企業都需要的,也是我們亞控正在做的,他們可能不需要詳細的設計,而是需要快速見效。
大型企業的業務要相對流程化、標準化,不能像中小企業那樣經常修改的,但是也要允許一定的變革,就需要這個平臺的信息系統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頂層設計經驗。
2023中國(大灣區)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安全峰會報名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