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商業注:或許,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芯片產能過剩的內卷時期,接下來芯片企業們將會面臨殘酷的優勝劣汰市場廝殺,一如當年的光伏產業。
一、芯片價格暴跌10倍:全球一年出貨1.15萬億顆
8月12日,海光信息正式登陸科創板。開盤大漲94.44%,最新市值1500億元,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IPO。成立于2014年,海光信息脫胎于中科院,2021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增長,營收近23.1億元,主要產品是中高端處理器(CPU)。
或許海光信息當下的無限風光,就是芯片產業未來幾年最后的余光。
近日,芯片市場出現了降價銷售的現象,部分芯片價格從200元跌至20元。一款電子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曾因市場緊缺而定為3500元一個,現在的售價僅為60元。不僅如此,發光芯片和消費電子類控制芯片的價格也持續走低。
2021 年全球出貨了 1.15 萬億顆芯片。專家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到2024年,總計有25座8英寸與60座12英寸晶圓廠建成,總投資額將近一萬億元。目前,各國的造芯企業不斷擴大,芯片數量不斷增多,價格也開始下降。
而之前兩年因為疫情,芯片行業供應鏈被打亂,導致芯片價格上漲。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造芯中,導致芯片數量過多,出現價格下降的現象。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芯片相關企業達41.6萬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冊企業6.8萬家,新增注冊企業月平均增速達41.6%;從成立時間來看,26.8%的芯片相關企業成立于1年內。
二、泡沫即將破滅?行業內卷,估值虛高,缺乏高度
一位專注硬科技的投資人對和牛商業說:“之前幾年芯片企業估值都炒得很高,只要一個相關科研人員出來創業,估值都5個億起,政府也會給很多補貼....”
VC機構在和牛商業采訪中都表示,現在已經不是投資芯片產業好時機,已經有大量創業期芯片企業出現了融資困難。首先,好的企業和人才已經融了大量的錢,甚至已經IPO成功,開始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其次,如今芯片如今已經產能過剩,中國芯片企業缺乏高端競爭里,在中低端芯片產業里瘋狂內卷。中國大部分中小芯片公司只能滿足LED燈、玩具等芯片領域的需求,同質化競爭嚴重,而手機、電腦、飛機、汽車等高端芯片領域仍然缺乏競爭力。
業內人士表示,供需錯配的行情使得芯片供應在汽車、工業自動化、AI大數據等領域內偏緊。中國芯片產業雖然在資本和政策的助推下發展迅速,但是也“大而不強”。
疫情剛開始時一芯難求,甚至出現因為沒有芯片而無法生產汽車、手機等產品的情況,然而現在芯片已經過多。由于全球經濟不景氣,汽車、手機等產品銷量下滑,再加上芯片產能過剩,芯片巨頭們也再緊急應對這次暴跌。高通正在經歷“砍單行動”,目前已經減少驍龍8系列訂單約15%,并將在年底將兩款旗艦移動芯片降價40%左右。三星電子則表示,手機存儲芯片庫存較高,未來的銷售可能會進一步走弱,公司正在努力去庫存。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