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 新能源汽車進入到了高速發展期,但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產物,隨著路上新能源汽車跑越來越多,作為現在汽車的一種發展趨勢,那么制約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瓶頸有待突破,從制約車輛的瓶頸上面來說,有基礎設施、車輛售后服務政策、以及三電技術三大瓶頸仍然有待突破。
從目前新能源汽車車輛售后政策問題上面來說,電池雖然有著車輛8年或者是15萬公里左右的質保周期,但是一旦電池受到人為損壞,按照目前電池的成本來說,以一輛續航在四百公里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單電芯成本就會三萬元。當電動汽車電池出現問題,需要更換時價格太昂貴,無法承受。
其次來說,從三電技術上面來說,以電池充電來說,現階段電池的充電效率低,目前國內主流快充技術一般也是半小時充電到80%,想要充滿差不多要一個小時以上。家用充電設備很少使用快充,充電時間差不多要四小時到八小時。加之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十分重要,若想實現快充,需對電池技術進行提升以外,還需要對于電池的快充技術做進一步的提升,與此同時,安全性能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從基礎建設上面來說,公共充電配套設備覆蓋率和使用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加之一些充電樁的接口并不是完全的統一,目前國內公共充電設備明顯不足,尤其是二線城市以下,一線城市好點。在充電的時候,若使用與自身電壓標準不相匹配的充電設備,即使能夠充電,也會對車的電池壽命造成影響。從使用率上來說,會存在燃油車占位的情況,另外對于充電樁的配置設施而言,一些車企自身參與設計的充電樁,很多的也是限自家的車使用,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和發展策略上的不足成為了限制其發展的瓶頸,對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來說要想打破制約車輛高速發展的瓶頸,還得是從根本入手踏踏實實造車,打造性價比高的車輛。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