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工業機器人,在我們眼中一直是一些冷冰冰的自動化設備,但隨著計算機視覺的應用,它慢慢變成了一個有感官,有思維,有情感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并推動著現在珠三角、長三角、東北三省那邊轟轟烈烈的機器換人運動。但是工業機器人中的計算機視覺和我們常見的計算機視覺應用有啥不一樣呢?
石金博,李群自動化創始人&CEO,香港科技大學ECE博士,師從世界頂尖機器人專家李澤湘教授,對世界機器人先進技術和產業發展模式有深刻理解與認識。2011年創立李群自動化,致力于小輕量型工業機器人自主研發;2013年研發出全球首臺驅控一體并聯機器人。該機器人高度集成的設計已陸續被國內外廠商效仿;領導研發團隊突破高速實時視覺檢測技術等瓶頸,開發出具備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Apollo系列并聯機器人、Artemis系列SCARA機器人及相關配套產品。
CV在工業機器人上的應用和服務機器人上的應用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其實CV在機器人的應用是從2011年開始,大家逐步在一些電子產品的裝配上會用到機器視覺。像我所知的海康,原來這些公司用的主要的是視頻采集,并沒有加入視覺的算法。
如果說差別,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是應用場景。在工業機器人的環境里,計算機視覺看到的場景是相對單一,比如工業元器件或者材料,或者監控一些操作過程。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就要變化很多,比如生活中的場景,比如辨識人的首飾,表情啊。
在服務機器人里面,比如家用機器人,無人機,視覺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導航的工具,利用CV完成對周邊環境的測算和空間建模,還有一個領域是比較典型的,就是監控領域。第二個是它所起的作用。計算機視覺對機器人來講無非是解決幾個事情,在工業機器人里面,可以通過視覺的導引完成軌跡或者定位的作用。
第三個是精度方面。在工業機器人里面,計算機視覺的辨識精度一定是在毫米級以下的,這里面包括一個靜態的辨識精度,一個動態的辨識精度,靜態指的是相機或者觀測物品相對處在一個靜止的狀態,它這個時候的辨識精度取決于相機的分辨率,包括物品的邊緣是否清晰,差異化是否很明確,這個時候精度甚至可以達到微米級以下,服務機器人據我所知,大部分的精度并不會很高,可能會在厘米級以上。
第四個是在工作空間上的范圍。工業機器人的視覺辨識的空間,一種是把相機固定,視覺(相機)的大小是根據我的安裝空間導致視覺的分辨率有所限制;但服務機器人的工作空間,我的理解它的工作空間限于電池能持續多久。
第五個是安全性。工業機器人上的視覺部分是要求不太會被人所干擾的,盡量避免人和設備的不必要交互,但在服務機器人上,人和設備的地方非常多,這是視覺是人和服務機器人交互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另外一個是生命周期,這里面涉及到我視覺系統里的光源,相機安裝的可靠性。
那總的來講,計算機視覺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最重要的差異,我覺得主要是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然后剩下的就是應用場景的專門的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