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量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這也是國內首個量子產業領域的發展規劃。
在量子信息產業,濟南的確有一定的積累。自2010年起,濟南開始持續布局量子信息產業,將量子科技發展列入十大千億產業振興計劃。如今擁有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國訊量子芯、國耀量子雷達等機構;成立了世界第三、國內唯一掌握逆向質子交換鈮酸鋰波導的周期極化鈮酸鋰波導芯片研制平臺。濟南更是提出了并發展新型“測量器件無關量子密鑰分發”系列理論,創下404公里的安全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的世界紀錄。
《規劃》提出,到 2022 年,濟南將爭取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20億元;到2030年,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300億元,具備千億級產業發展能力。
打造世界級量子信息科學中心
根據《規劃》,濟南將打造世界級量子信息科學中心、新舊動能轉換輻射帶動極、國內領先的“量子+”應用示范區以及量子信息產業國際品牌高地。
到2022年,打造8到10個國際頂尖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培育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量子企業,爭取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20億元。在遠距離量子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雷達等領域取得創新突破。
到2030年,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成為全球量子技術及產業發展戰略高地,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300億元,具備千億級產業發展能力。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領域實現大規模商用,推動實現小規模、專用量子計算機產業應用,相關技術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高性能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得到深度融合與廣泛應用。
此外,在空間承載地方面,濟南高新區已在中心區規劃占地面積230畝的量子谷,分三期打造。其中,作為一期項目今年開工,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將承載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開展量子信息產業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再加上二期項目的孵化器和三期項目的加速器,預計到2025年,濟南將擁有量子信息技術專業載體6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