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埃及大使館1月22日消息,1月21日,駐埃及大使宋愛國和埃及高教與科研部長哈立德·加法爾共同出席埃及二號衛星實施協議簽約儀式。使館經商公參韓兵和埃及國家遙感空間科學局主席馬哈茂德分別代表中埃合作單位簽署協議。
中埃雙方合影留念
宋大使指出,航天合作是中埃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中方愿與埃方共同努力,推動埃及二號衛星項目順利落地實施,不斷豐富中埃高新技術合作內涵,推動兩國科技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加法爾部長表示,埃中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進展順利、成果豐碩,期待此次項目的實施能加強埃及航天技術能力建設,為埃中進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奠定基礎。
埃及二號衛星是繼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項目后,中埃在航天領域開展的又一重大合作項目,于去年8月簽署立項換文。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消息,2016年2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環部負責的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簡稱埃及AIT中心)項目合作協議簽署,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履約實施階段。
“埃及AIT中心投資規模約為1.46億元人民幣,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助資金支持建設。這是我國首個援埃航天合作項目,也是我國航天地面設施出口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項目。”五院總環部副部長、該項目的總負責人姚建廷介紹說。
據埃方埃及AIT中心項目主要負責人介紹,目前,埃及正致力于發展遙感衛星產業,AIT中心作為重要地面基礎設施是衛星研制板塊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過,埃方并沒有自己的衛星總裝、集成及測試中心,因而無法擁有初步的衛星研制能力,“只能依靠進口外國整星”。
埃及AIT中心建成之后,將極大程度推動埃及自主研制衛星能力的提升。屆時,埃及將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天基礎設施,具備兩顆600公斤級衛星的并行研制能力。
對于我國而言,此次埃及AIT中心建設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探索。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非洲國家援助主要以食品、藥品等物質幫助為主,而隨著非洲國家的發展,科學技術援助的需求日漸凸現。這一次埃及AIT中心建設,就是我國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所需的高科技援助新模式。這也是繼1970年我國參與建設東非交通動脈——坦贊鐵路之后,與非洲國家科技合作結出的新碩果。時隔55年,匯聚正能量、高科技的中國航天成為鞏固中非關系的新起點。